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以京津冀区域为例

2020-06-30 05:41张泽禹高士杰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保险业金融业京津冀

张泽禹,高士杰

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以京津冀区域为例

张泽禹,高士杰

(庆熙大学 技术经营大学院,韩国 龙仁市 17104)

选取京津冀区域2008-2018年金融相关数据,通过实证方法明确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为京津冀区域政府的金融产业布局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金融集聚;经济增长;京津冀一体化

1 引言

金融集聚现象因其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自20世纪70年代国内外学者就开始从集群、金融地理、城市经济学、区位论等方面对金融集聚广泛研究。Kindleberger[1]最早将金融集聚点界定为金融中心,认为金融集聚在某种程度上方便了资金的流动,同时也完善了资金在空间上的收支平衡。白钦先[2]认为金融集聚是资金向一定范围内流动而产生的结果,金融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性资源,金融机构通过大规模的协作、交易与生产,促进了金融机构与市场的互动,从而提高市场流动性,使借贷双方均可获得利益。而且,金融集聚现象能够促进企业与金融机构间的合作,从而提高企业经营效率,降低企业交易成本,使区域内企业共享资源,吸引更多的优质资源集中于此,形成第三产业发展的新助力。

在金融集聚与城市经济发展间关系的研究层面,Gold[3]于1969年首次提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同步性,随后学者们纷纷对此进行了实证研究。Masten[4]以欧洲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金融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还有经济增长三者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表明金融集聚对于经济增长的推动在欧洲低发达地区较为明显,金融发展会受到经济一体化的影响。NareshR[5]通过对英国三大产业聚集比较后,发现金融聚集对经济影响较大,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M. Kabir[6]发现在发展中国家金融聚集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成正比。曾献东[7]以上海为例认为金融聚集对上海以及周边城市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安荣荣[8]引入空间计量经济学对金融聚集影响区域经济作用进行了计量分析。

图1 金融聚集促进经济增长效应路径[9]

如图1所示。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增长发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金融集聚会产生较低的平均生产成本。即在企业生产规模一定时,金融集聚城市中的金融机构会因激烈的竞争而不断调整自身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从而获得内部经济效应。金融业务的整合可以获得规模经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二是通过金融集聚使区域内与金融相关的组织相互协调,刺激个体金融机构效益与报酬倍增,降低成本,依技术创新促生产率提升,进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2 京津冀区域金融业集聚发展现状

2.1 京津冀区域金融业整体情况

京津冀区域的协同发展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重视,多次出台相关政策加快区域范围内的金融业发展。

表1 2009-2018年京津冀区域金融情况(单位:亿元)

注:DG3表示第三产业增加值,DGJ表示金融业增加值,GJ表示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例,G3表示金融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例。

表1显示(数据均来源于2010-2019《中国城市统计年鉴》),近10年来,京津冀区域金融>业发展速度迅猛,取得了突出性成就。在总量方面,金融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和GDP,除2015年外均呈现上涨趋势。2009-2018年GDP提升2.63倍,第三产业増加值提升2.80倍,金融业增加值提升近3.65倍。在占比方面,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例由7.02%增长至11.12%;占第三产业比例方面,除2016年和2017年有所回落外,由13.89%增长至18.13%,金融业发展十分活跃。

2.2 京津冀三大金融业发展现状

选取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三个具有代表性金融行业[10]对京津冀地区各项金融指标按照时间序列进行横向对比,以反映京津冀区域在三大金融行业的现状。

2.2.1 银行业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一定程度可以反映银行业发展情况。选取京津冀区域2009- 2018年本外币存贷款余额,用以说明该区域应银行业发展情况。如表2所示,京津冀地区存贷款余额逐年递增,平均以20%的速度增长,说明京津冀区域银行业发展态势良好[10]。

表2 2009-2018年京津冀区域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

注:“-”表示数据缺失,下同。

2.2.2 保险业

一般,保险业的发展程度通常用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进行衡量。其中,保险密度指的是统计区域内常住人口的平均保费金额;保险深度指的是保费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11]。为更直观地说明该区域保险业发展情况,借鉴现有研究基础,选取保费收入来衡量保险业的发展状况。如表3数据显示,整体上,京津冀区域保费收入呈上升趋势。其中,北京市波动较大,在2011与2018年均出现下降,分别下降145.6亿元、179.9亿元;天津市保险行业缓慢增长,虽然在2016年突破500亿元大关,但对比北京和河北,差距却在扩大;河北省保险业发展态势良好,这与相关政策是密不可分的。

表3 2009-2018年京津冀区域保费收入(单位:亿元)

2.2.3 证券业

区域内上市公司数量与证券市场发行情况可以反映该区域内证券业发展状况[12]。对比近几年数据可以得知,北京市上市公司最多,天津和河北较少。河北省上市公司数据缓慢上升,2014年总数达到了51个。2014年末北京上市公司达到了235家。其次,证券市场发行情况可以反映该地区证券市场的市场规模。

如表4所示,按照北京与天津两地的证劵市场交易情况,可知两地2015年证劵行业发展迅猛,2016年间呈下降趋势。总体看,京津冀地区证券行业态势向好。

表4 2009-2018年北京与天津证券市场发行情况

3 京津冀区域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3.1 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3.1.1 指标选取

借鉴文献臧志彭[13]章屹祯[14]等对金融集聚的研究方法,采用区位熵来计算京津翼地区的金融集聚度,参考2009年到2018年京津翼地区各大小城市金融业以及第三产业从业人数进行计算,主要数据来源于2010-2018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公式如下:

其中,ij代表京津冀区域行业所有就业人数的标准,j代表京津冀区域城镇就业人数的标准,i代表京津冀地区就业人数的标准,代表京津冀地区城镇就业人数的标准。

被解释变量:京津冀区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PGDP)。

解释变量:金融业集聚度(LQ)。其中包括银行业集聚度(LQB),保险业集聚度(LQS),证券业集聚度(LQI)[15-16]。

控制变量:资本投入(K),人力投入(L),政府行为(GOV),对外贸易水平(TRA)[17-18]。

3.1.2 数据处理

实证分析涉及对象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其主要数据来源于2010-2019年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通过对上述五个变量进行对数处理,消除自身和异方差对方程的影响。采取的计量软件为Eviews11.0。

3.2 数据检验

为了判断所选取的数据是否平稳,将截面数据通过LLC检验与PP-Fisher检验。对相关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结果

通过以上检验,各个变量P值均在0.05显著水平以下,说明不存在单位根,可以进行回归分析。

3.3 回归分析

3.3.1 金融业回归分析

通过2009-2018年相关金融行业截面数据,验证金融集聚(LQ)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建立回归模型,得到如下数据,通过表6数据可以得知,金融集聚(LQ)对京津冀区域城市经济增长有正向关系,且关系比例为1%:0.126 7%。即金融集聚程度每提升1%,经济增长0.126 7%,结果与前文理论部分相符。

表6 金融业集聚对经济增长影响回归结果

3.3.2 金融子行业回归分析

上文已经确定金融集聚(LQ)与经济增长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下文将确定三大金融子行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由表7回归结果可以得知,资本投入(K)、人力投入(L)、政府行为(GOV)对外贸易水平(TRA)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很小。

银行业集聚(LQB)在5%水平下对京津冀区域城市经济增长存在正向作用,回归系数为0.757,说明银行业可以通过集聚将资金应用到需要的部门,有利于扩大企业规模,提高效益。证券业集聚(LQS)在5%水平下对京津冀区域城市经济增长存在正向作用,回归系数为0.054 2,这也说明发达的证券基金市场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使资源合理化配置,进而促进经济增长。保险业集聚(LQI)在1%水平下对京津冀区域城市经济增长存在正向作用,回归系数为0.245 6,说明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带动产业自身,对经济增长可以做出贡献。保险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大于银行业和证券业,其原因在于,近十年来,京津冀保险规模增长迅速,加快了银行业和证券业的扩张,同时也对城市经济增长做出突出贡献。

表7 金融子行业集聚对经济增长影响回归结果

4 促进京津冀金融集聚的发展建议

对近10年京津冀区域金融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金融集聚水平提高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因此,京津冀区域的协同发展,需要尊重市场客观规律。

4.1 优化金融环境

京津冀区域金融发展仍不均衡,北京市、天津市、石家庄市、唐山市等主要金融区域城市,应积吸纳国内外英才,制定可持续的人才引进政策,促使其与周边地区人才配置均衡。其次,应重视金融环境创新,借助大数据平台对传统金融业改造,开发多样化金融服务,刺激金融需求,优化金融基础设施,开拓市场。合理利用移动互联网的空间与时间便利,减少交通成本和时间成本。同时,优化社会信用环境,加强企业诚信宣传,营造良好公平竞争、相互合作的金融环境。

4.2 优化金融结构

由回归分析结论可以得知,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的集聚均可以拉动区域城市经济增长。故京津冀区域要稳定发展银行业,推动实体企业去杠杆、降低成本,防范金融危险。同时,加快发展证券业,鼓励并帮助企业上市,完善企业证券交易机制,提高资本中介的金融服务水平。从实证结果上看,保险业集聚对经济增长拉动力明显大于银行业和证券业。因此,京津冀区域应该积极发展保险业,找准保险业的着力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保险资金作用,健全保险行业信用评价体系,增强客户购买信心。

4.3 促进河北省金融业协同发展

河北省在京津冀区域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但金融集聚水平却远不如北京市和天津市。河北省应找准自身发展定位,推动京津冀协同。吸取上海、深圳等地成功经验,借助雄安新区的政策优势,支持银行、保险、证券等企业在河北省建立子公司,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1] Kindleberger C P. The Formation Of Financial Centers: A Study In Comparative Eco- nomic History[M].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4:11-13.

[2] 白钦先,郭纲.关于我国政策性金融理论与实践的再探索[J].财贸经济,2000,21(10):21-26.

[3] Golds R. W. Financial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J]. Studies In Comparative Economics, 1969,70(4):18-20.

[4] Masten A B, Coricelli F, Masten I. Non-linear growth effects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Does financial integration matter[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 2008, 27(2): 295-313.

[5] Naresh R. pandit, Gary Cook. The Benefits of Industrial Clustering: Insights from the British Financial Services Industry at Three Locations[J]. 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Marketing, 2003, 7(3): 230-245.

[6] Hassan M K.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New evidence from panel data[J]. The Quarterl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2011, 51(1): 88-104.

[7] 曾献东,谢科进.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的带动效应分析[J].金融发展研究,2011,30(7):31-37.

[8] 安荣荣.我国金融集聚发展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作用分析[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3:40-42.

[9] 陆军,徐杰.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以京津冀地区为例[J].学术交流,2014,30(2):107-113.

[10] 茹乐峰,苗长虹,王海江.我国中心城市金融集聚水平与空间格局研究[J].经济地理,2014,34(2):58-66.

[11] 刘志洋.中国金融业系统性风险分析——基于金融业态关联性视角[J].金融发展研究,2019,38(12):22-29.

[12] 薛丽丽.金融集聚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9:39-40.

[13] 臧志彭,谢铭炀.世界四大湾区传媒产业集聚优势与演化趋势——基于2008-2017年全球上市公司的实证比较[J].南京社会科学,2019,30(8):145-152.

[14] 章屹祯,曹卫东,张宇,等.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制造业空间格局演变及转移态势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9,28(8):1757-1767.

[15] 李帅晓.区位熵,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8:12-44.

[16] 唐雪晴.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18:11-14.

[17] 周安琪.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8:56-58.

[18] 高士杰.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应对策略研究——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6(5):66-69.

An Empirical Study of Financial Agglomeration on Urban Economic Growth by Taking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as an Example

ZHANG Ze-yu, GAO Shi-jie

(Graduate Schoo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Kyung Hee University, Yongin 17104, Korea)

Based o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s financial data from 2008 to 2018, the role of financial agglomeration in promoting economic growth was clarified using empirical methods. The aim is to provide necessary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al government's financial industry layout.

financial agglomeration; economic growth; Beijing-Tianjin-Hebei integration

F061.5

A

1009-9115(2020)03-0129-05

10.3969/j.issn.1009-9115.2020.03.030

2019-09-22

2020-03-31

张泽禹(1994-),女,辽宁葫芦岛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产业管理。

(责任编辑、校对:刘俊萍)

猜你喜欢
保险业金融业京津冀
保险业:为“一带一路”建设护航
2018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3.8万亿元
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向纵深推进
第三方支付平台对我国金融业的促进作用
京津冀协同发展
让保险业回归纯粹
五部门发布“十三五”金融业标准化发展规划
北京金融业享营改增红利
PYRAMID PAINS
京津冀一体化如何实现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