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咽汤配合针灸、康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随机对照研究

2020-07-03 05:13李正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缺血性针灸康复

李正

(高密市大牟家中心卫生院,山东潍坊 261509)

在临床疾病中, 脑卒中属于比较常见脑血管病,呈现较高致残率与病死率,如果病情严重会直接威胁患者生命[1]。 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讲,其并发症相对较多,比较常见为吞咽困难,会导致营养摄取受到阻碍,最终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与此同时,吞咽功能障碍还会造成进食困难,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不利于患者正常进食与进水[2]。 在此基础上,取该院2017 年8月—2019 年8 月期间收治的72 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中36 例患者进行启咽汤与针灸、康复治疗,取得较为理想治疗效果,详细研究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72 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将全部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n=36),全部患者均出现吞咽困难。 在对照组中,20 例为男性,16 例为女性,最小年龄50 岁,最大年龄78 岁,中间值(64±14)岁,患者病程在1~12 d 期间,中间值(6.5±5.5)d。联合组中,19 例为男性,17 例为女性, 最小年龄52岁,最大年龄79 岁,中间值(65.5±13.5)岁,患者病程在2~12 d 期间,中间值(7±5)d。 比较2 组患者性别和年龄、病程等资料,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向联合组进行启咽汤与针灸、康复治疗,主要方法包括:(1)启咽汤药方:20 g 菖蒲,20 g 生地,12 g 桔梗,12 g 赤芍,12 g 当归,10 g 柴胡,10 g 玄参,10 g 郁金,10 g 桃仁,10 g 红花,6 g 甘草。以水煎方式服用,取200 mL,1 剂/d[3]。 (2)针刺,选择穴位包括:风池穴与太阳穴、百会穴以及人中穴等,以提插捻转方法针刺治疗,每日进行1 次治疗。(3)康复治疗:①向患者进行面部训练时,需要重点展开舌部与舌骨等运动, 通过控制运动力量与运动幅度,以达到最佳训练目标,每日进行1 次,每次持续时间10 min[4]。 ②感官刺激,通过气流和并刺激方式,对患者舌根部位进行刺激等, 以提升患者反射性能,每日进行1 次,每次持续时间5 min。 ③电刺激,选择电刺激仪进行舌骨肌刺激处理,此项操作需要根据其要求进行,每日进行1 次,15 min/次,将电流控制在6.4~8.0 mA 标准,如果需要进行调节,应该按照患者实际情况进行。 ④吞咽功能锻炼,重点展开运动协调能力调节,比较常见锻炼项目包括:吞咽法和空吞咽法,此类方法均可以加强其咽缩肌的收缩能力, 每日进行1次,每次持续10 min[5]。

1.3 观察标准

对患者进行FOIS 评分和SSA 评分, 同时比较2组患者ASWAL-QOL 评分,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即显效、有效、无效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方法

该文研究数据均选择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选择(±s)表示,组间t检验,计数资料选择[n(%)]表示,组间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FOIS 评分和SSA 评分

在患者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和联合组相关评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分别治疗后,联合组FOIS 评分和SSA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所示。

2.2 ASWAL-QOL 评分

治疗后, 联合组ASWAL-QOL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所示。

2.3 治疗效果

观察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对照组有效率80.5%,较低于联合组97.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3 所示。

表1 FOIS 评分和SSA 评分对比[(±s),分]

表1 FOIS 评分和SSA 评分对比[(±s),分]

组别FOIS 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SSA 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36)联合组(n=36)t 值P 值2.42±0.89 2.40±0.86 0.096 9 0.923 0 2.68±1.27 3.94±1.01 4.659 0 0.000 0 28.44±8.87 28.34±9.84 0.045 2 0.964 0 24.26±9.24 19.78±8.12 2.185 2 0.032 2

表2 ASWAL-QOL 评分对比[(±s),分]

表2 ASWAL-QOL 评分对比[(±s),分]

组别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36)联合组(n=36)t 值P 值108.06±12.87 106.22±11.21 0.646 8 0.519 8 138.46±11.10 157.14±10.26 7.414 9 0.000 0

表3 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3 讨论

由于脑卒中造成吞咽障碍,通常归属中医“优噎”和“喉痹”等,古代医家发现舌咽和饮食、吞咽等发挥着重要作用。 经《内径》记载发现,咽喉与会厌和饮食、发音存在直接联系[6]。 根据《医学心语·中风不语辩》发现,按照心脾肾分证,其主要发病原因为风、火和瘀阻滞其心肾经络,呈经气不通和气血不畅,病性是本虚标实;伴有吞咽困难和声音嘶哑,主要是因为气血逆乱导致,使瘀血和痰涎积于会厌。

近几年,因为脑卒中发生吞咽困难时,其治疗方案存在较大不同,为了改善预后,避免病情复发成为临床重点研究话题。 近几年,在临床研究持续深入下,经过临床医学调查发现,启咽汤、针灸和康复治疗效果比较理想,但是在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中应用研究较少[7]。 总结近几年中医药发展现状可知,中医药的应用优势日益显著,部分文献报道发现,中医药临床疗效较高于西药,部分疗效无明显差异,但是,因为中医药可以减少血粘度, 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患者整体生活能力, 使其在各疾病中广泛应用,尤其表现为缺血性脑卒中[8]。 现代药理学研究得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通常会出现吞咽困难与声音嘶哑等,主要是因为气血逆乱和瘀血、 痰涎积于会厌所导致,所以,按照活血化瘀原则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该文研究显示, 联合组采取针对性治疗后,其FOIS 评分和SSA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来讲, 常见临床表现:吞咽困难,言语不清与咽反射缓慢等,同时还会伴有情感障碍等。 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为患者进行针刺治疗,需要结合患者病情症状进行,通过缓解患者脑血管痉挛,减少血液黏稠程度,以便于建立侧支循环,强化病损组织细胞代偿功能, 从而改善患者脑组织血液供应,加快神经功能恢复速度。 在康复医学中,如果神经元未完全损伤,轴突与树突、突触觉可以再生,需要对残留部分进行功能重组,以发挥代偿作用。 在整个训练过程, 医护人员应该结合患者病情展开康复训练,通过不断训加强吞咽有关肌群,确保肌群具备较强灵活性和反射性。 结合该文研究显示,患者采取启咽汤、针灸和康复治疗后, 患者临床疗效得到明显提高,即97.2%,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8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此种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可以改善患者预后效果。

综上所述,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启咽汤配合针灸、康复治疗,主要是通过各种治疗方法的相互配合,有效缓解患者吞咽困难,使其呈现较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整体生存质量,具备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缺血性针灸康复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