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护理在老年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0-07-03 05:13姜明娜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胆囊炎结石常规

姜明娜

(山东省海阳市朱吴镇卫生院,山东烟台 265100)

胆囊结石根据结石发生的不同部位分为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也可以根据化学成分不同分为胆固醇结石、混合型结石、胆色素结石,患有胆囊结石的患者临床症状与胆囊结石的大小、部位有一定的关系,若患者有较大的结石则会感觉右上腹涨闷,若患者的胆囊结石较小,则容易滑动阻塞胆囊管,引起胆囊炎,进而出现剧烈绞痛感,也会由于胆囊壁血供障碍引起急性穿孔、坏疽[1]。 该疾病一般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但是由于老年患者均伴有糖尿病等基础性病变,加之身体恢复慢,因此在术后需要一种适应性较强的护理方式,以辅助其恢复身体[2]。 该文就快速康复护理在老年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中的临床价值加以分析,以2015 年1 月—2019 年2 月为在社会上段,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238 例患有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的老年患者,以抽签的形式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119 例。常规组中,男、女分别为59 例、60 例;年龄50~78 岁,平均年龄(61.23±2.55)岁;病程3 个月~5年,平均病程(2.21±0.56)年。 干预组中,男、女分别为55 例、64 例;年龄51~78 岁,平均年龄(61.74±2.51)岁;病程3 个月~5 年,平均(2.21±0.56)年。将两组的基本数据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3]:患者的年龄为50 岁及以上;患者经过临床联合诊断确诊为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患者具有手术适应证; 患者有家属陪同且同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患者为急性胆囊炎发作;患者合并有胆管结石,且既往接受过ERCP 治疗;患者伴有严重的心、肝、肾等脏器的损害;患者耐受力差;患者有认知障碍不能参与研究。

1.2 方法

常规组给予术前、术后、健康指导等常规护理方法。 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

(1)成立快速护理康复小组,小组的成员由护理人员、护士长组成,其中护士长在整个护理过程中起着主导与指挥作用,并定期组织召开小组会议;小组成员先查找相关文献,将最新的护理研究成果整理出来,结合该院自身的医疗条件,结合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结合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结合患者的心理特点、文化背景,制订出相应的护理计划,构成初步的指标体系,再结合医生的指导意见对患者加以实施。

(2)术前护理措施,①患者入院后积极改善其肺部通气状况,加强气道以及吸痰护理,患者可暂时禁饮食,给予胃肠减压,且纠正电解质水平紊乱的情况,给予控制感染、解痉止痛(胆道疾病主要依据该种治疗方法起效, 可以使用止痛剂但是禁止使用吗啡,避免引起Oddis 括约肌痉挛,更加重病情)、全身支持治疗以及辅助护理措施;②对于梗阻性黄疸患者,由于胆汁不能够顺利排入肠道,进而影响了对维生素K 的吸收,也会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因此术前应给予维生素K 的使用;③向患者详细介绍疾病的发生、发展、手术治疗的必要性、 麻醉方式以及手术室的情况,缓解患者的压力、恐惧、焦虑等情绪,并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的护理,避免生理性的生命体征的波动;按照手术的要求为患者备皮,且按照手术要求告知患者相关的注意事项。

(3)术后护理康复护理,患者清醒之后,可以嘱其饮少量温水, 且在术后的第一天便给予流质饮食,术后第二天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普通饮食,以便于恢复胃肠功能,早日恢复患者的体力;术后的第二天停止补充液体,根据患者化验结果,选择抗生素的应用;术后康复护理过程中应该要积极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且使其产生自理的需求,告知患者“T”管放置的目的,以及如何观察;在置管期间在更换引流袋时注意无菌操作,以防胆汁逆流增加感染的机会,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等,该引流液与胆总管下段炎性水肿的发生与否有着直接的关系,也与胆汁是否排入十二指肠有关,若胆汁突然减少则需要报告医生寻找原因,以免发生意外情况;手术第二天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促进肠道蠕动、促进排便。

(4)出院健康指导,嘱患者在2~3 个月忌食油腻、油炸类食物,戒烟、戒酒不饮浓茶、咖啡等,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 术后一个月尽量避免碳酸类的食物,避免胀气;带“T”管出院的患者嘱其定时更换辅料,保护伤口周围的皮肤,根据情况及时拔管;术后在保护好“T”管的情况下适当锻炼,促进胆道的疏通,且降低胆固醇;护理人员定期电话随访了解患者恢复的情况。

1.3 观察指标

(1)分析干预后的效果。 护理效果的内容包含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排便时间。

(2)对比两组干预后护理满意度,采用该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评分表, 总分为100 分,90 分以上为非常满意,对比两组出院后的护理满意度评分。

1.4 统计方法

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基本资料)、计量资料(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n(%)]、(±s),行χ2、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分析两组干预后的护理效果

干预后,干预组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对比分析两组干预后的护理效果(±s)

表1 对比分析两组干预后的护理效果(±s)

组别肛门排气时间(h)排便时间(h) 住院时间(d)常规组(n=119)干预组(n=119)t 值P 值25.11±3.56 18.13±3.44 15.381 0.000 39.66±4.12 26.11±2.10 29.605 0.000 7.77±1.23 5.12±0.68 24.330 0.000

2.2 对比两组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

干预组119 例患者中护理满意度评分为 (95.63±2.11) 分, 常规组119 例患者中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9.63±2.44)分。 经比较,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652,P=0.000<0.05)。

3 讨论

快速康复护理指的是在外科中采用有证可循的医学证据,结合患者的病情、心理特点等,进行围手术期的优化护理,目的是减少患者心理以及生理的创伤应激,从而使患者身体可到快速恢复。 在快速康复护理中以提高护理质量为主,参与护理质量管理的参与者为患者、护理人员以及护理管理者,以“结构-过程-结果”为理论基础,将“护理安全质量评价”作为实践的基础,依据胃肠外科的指南、共识等,对患者进行有效护理。

慢性结石性是胆囊炎的反复发作形成的,与急性胆囊炎的发作类似,发作后的表现是急性、慢性胆囊炎的不同阶段的表现。 腹腔镜手术是新型的手术方式,也是一种适应于现代社会发展的微创手术,首先从切口的大小便有了改观,患者切口明显缩小,且在气腹压的支持下在腹腔中建立了足够视野的操作空间,将胆囊情况显示在电脑屏幕上,且通过腹腔镜的指引下进行操作, 具有操作简单、 伤口小、 出血量减少、污染情况轻、住院时间少的特点,尤其也会术后患者的护理提供便利, 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也少。 有研究指出[4],选择38 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 且在康复护理干预后, 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26%, 相比于对照组的10.50%明显低, 研究中还指出,对老年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可以降低生理性生命体征波动情况, 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也因此减少,住院时间也有了明显的缩短,更减轻了经济负担。快速护理在老年慢性胆囊炎患者的中的效果较为显著,研究结果显示[5]:干预后,干预组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排便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快速护理方式相比于传统的护理干预而言,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更加重视,且改变了术前禁食、禁水,术后进食、进水的时间,该种改变有利于患者的身体恢复,原因与患者的饥饿感、口渴感减轻,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应激反应较轻,患者术后进食、进水的时间缩短,可以有效避免水电解质紊乱的情况,也可以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肠道水肿的发生;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提前也可以较少肺部感染的发生,术后补液时间的缩短,也有效减少了心肺负担,避免了心肺功能不全的发生,由此可知,患者经过康复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少,身体恢复较快,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与常规组相比,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经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后,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的患者身体恢复快。

猜你喜欢
胆囊炎结石常规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常规之外
如何预防泌尿系结石
如何降低泌尿系结石的生成率?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别受限于常规
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疗效观察
多处肝切除术在复杂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