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式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患者的运用有效性分析

2020-07-03 05:13王莹莹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负面腰椎间盘微创

王莹莹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疼痛科,河南郑州 450000)

作为常见骨科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发群体为中壮年,其发生多是在外力作用下,腰椎纤维出现破裂,导致髓核突出,压迫到神经根及附近组织所致,临床症状为下肢麻木、放射性腰腿疼及坐骨神经痛等[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是病程长、反复性,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而微创手术能减轻患者创伤及疼痛度,可缩短预后恢复时间,易于患者接受,临床应用广泛[2]。但相关研究发现,微创手术无法保证临床疗效,需辅以相应的康复护理,让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继而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性[3]。 故该研究抽取2018年11 月—2019 年11 月该院82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旨在分析联合式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患者的运用有效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该院82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均行微创手术治疗,后将护理方案作为依据分组,联合组(n=41):男性24 例,女性17 例,年龄37~68 岁,平均年龄(51.49±6.72)岁;病程1.5~7 年,平均病程(3.84±0.96)年。一般组(n=41):男性25 例,女性16 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3.18±6.37)岁;病程0.5~7 年,平均病程(3.58±0.77)年。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经影像学检查,被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进行知情同意书签署的患者;无手术禁忌证,且已进行微创手术治疗的患者;研究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被确诊为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依从性较差的患者;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患者。

1.2 方法

一般组:普通护理,即伤口检查、并发症预防等。联合组:联合式康复护理,内容如下:(1)情绪护理:①术后评估患者情绪状态,进行综合性判断,可讲解手术恢复良好的案例,增强其治疗信心,促进负面情绪的缓解,还可适当增加陪伴患者的时间,提高医患信任度。 ②若患者负面情绪较为明显,护理人员可讲解情绪控制小技巧,如注意力转移法等,指导患者控制情绪, 提高患者的情绪控制意识, 以改善手术效果。(2)疼痛护理:①收集患者疼痛史,评估其疼痛程度,深入了解患者的疼痛耐受度,若疼痛程度轻微,可给予语言鼓励、注意力转移等护理;若疼痛感无法忍受,可在遵医嘱前提下实施镇痛药物干预。 ②护理人员可向患者讲解疼痛缓解小技巧,如放松疗效、深呼吸疗法等,此外还要让病房内保持安静,提高患者舒适度,减轻心理压力,以达到缓解疼痛感的效果。 (3)康复护理:①将患者手术情况作为依据,由康复师、主治医师、护理人员制订定康复计划,在手术当日麻醉药效过后,可指导患者进行抬腿训练,避免肢体僵硬、肌肉萎缩。②术后一周内,应加强站姿、行走训练,适当延长训练时间,给予患者一个适应过程。后期可加强腰背肌训练及腰背肌静力收缩,以促进腰椎功能的恢复。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疼痛情况、负面情绪及恢复情况。 疼痛情况依据为VAS 量表, 负面情绪依据为SAS、SDS 量表。 恢复情况则依据JOA 评分及ODI 评分,观察患者脊髓神经功能及腰椎功能。

1.4 统计方法

实验以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n(%)]表示,使用χ2进行统计学检验,计量资料以(±s) 表示, 使用t值进行统计学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两组疼痛情况及负面情绪

护理前, 两组VAS、SAS、SD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联合组VAS、SAS、SDS 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观察两组疼痛情况及负面情绪[(±s),分]

表1 观察两组疼痛情况及负面情绪[(±s),分]

组别VAS护理前 护理后SAS护理前 护理后SD护理前 护理后联合组(n=41)一般组(n=41)t 值P 值9.15±1.84 3.52±0.18 25.59±3.76 10.13±2.84 23.19±3.88 9.74±2.58 9.07±1.96 5.94±1.72 25.51±3.92 16.27±2.91 23.05±3.62 14.26±2.17 0.1905 0.8494 8.9601 0.0000 0.0943 0.9251 9.6689 0.0000 0.1689 0.8663 8.5850 0.0000

2.2 观察两组恢复情况

护理前, 两组JOA、ODI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联合组JOA 评分更高,ODI 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观察两组恢复情况[(±s),分]

组别JOA护理前 护理后ODI护理前 护理后联合组(n=41)一般组(n=41)t 值P 值9.41±0.87 9.24±0.93 0.854 8 0.395 2 27.38±1.51 20.64±1.33 21.447 6 0.000 0 46.39±4.18 46.71±4.33 0.340 5 0.734 4 14.01±1.47 18.95±1.82 13.520 5 0.000 0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部常见疾病,多发群体为中壮年男性,其原因多是男性工作强度较大,易出现腰肌劳损等症状。 临床多通过微创手术治疗,但作为有创性操作,会增加患者心理负担,导致多种负面情绪的出现,继而影响到临床疗效,需辅以适当的护理干预[4]。 在常规术后护理中,多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患者的康复训练作为重点,较少关注患者疼痛感及负面情绪,不利于患者预后恢复[5]。 该研究中,疼痛护理将患者个体差异性作为依据, 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可显著减轻疼痛感,提高患者疼痛耐受度,加之情绪护理的实施,能让患者保持积极的康复心态,以减少负面情绪对临床疗效产生的影响[6]。 此外,疼痛护理与情绪护理的实施,可提升患者自身舒适度,让其保持稳定的情绪状态,实现较高的康复训练依从性。 康复护理的实施则将术后不同时间点作为标准,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采取不同的康复训练,促进预后恢复效果的改善[7]。 该研究中的康复护理由康复师、主管医生及专科护士共同制定,保证了康复护理的计划性、递增性及步骤性, 让患者在循序渐进的锻炼中逐渐适应,提升其恢复信心[8]。该研究中,护理前,两组VAS、SAS、SDS、JOA、ODI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联合组VAS(3.52±0.18)分、SAS(10.13±2.84)分、SDS(9.74±2.58)分、ODI 评分(14.01±1.47)分低于一般组,JOA 评分(27.38±1.51)分高于一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通过联合式康复护理干预,能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患者腰椎功能及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 还能减轻负面情绪及术后疼痛程度,护理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通过联合式康复护理的实施,能显著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疼痛程度,还能促进脊椎神经功能及腰椎功能的恢复,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负面腰椎间盘微创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建议在直销业推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负面清单之后的电改
远离负面情绪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