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能力培训对肛裂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作用研究

2020-07-03 05:13刘红敏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肛裂肛门护理人员

刘红敏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肛肠科,河南郑州 450000)

肛裂就是指消化道出口从齿状线到肛缘最窄的肛管组织表面裂开,形成小面积溃疡,方向主要是与肛管纵轴平行,呈现出椭圆形或梭形,长度约为0.5~1.0 cm,该疾病会引发患者出现强烈的肛周剧痛。临床中肛裂的常见部位就是肛门前后正中位置,以后正中为多。 根据临床医学研究表明,当下肛裂疾病的发病率占据整个肛肠疾病的20.0%左右, 大部分以年轻人为主,其中女性发病率较多。 临床中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法就是手术,但是患者术后的康复效果对其自身生活质量会形成较大影响。 由于部分患者对肛裂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较低, 从而使得患者康复依从性较差,故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能力培训至关重要[1-2]。 基于此,该文对健康教育能力培训对肛裂患者的术后康复形成的影响进行详细分析, 以2017 年7 月—2019 年6 月为研究时段,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利用随机分组研究法对该院收治的80 例患者进行研究,每组患者均40 例。 其中对比组患者行常规教育,该组共有男性患者15 例,女性患者25 例,年龄范围在20~58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58±1.86)岁。

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教育基础上行健康教育能力培训,该组共有男性患者17 例,女性患者23 例,年龄范围在20~60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94±2.19)岁。注:该次研究排除合并心、肝、肾脏等重大器官性疾病患者;排除患有精神类疾病患者;排除患有语言功能障碍患者,且所有患者均无肿瘤疾病或传染病。 所有患者均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且该次实验已经通过该院伦理委员会认可。 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对比组患者行常规教育,医护人员告知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同时叮嘱患者围术期相关注意事项。

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教育基础上行健康教育能力培训。 (1)护理人员在科室内每周开展两次健康教育能力培训讲座,同时积极鼓励肛裂患者能够参与其中,同时还可以邀请患者家属共同参与。 在讲座中,有高年资护士以及意识讲解肛裂疾病相关知识,同时针对患者所提出的疑问进行及时有效解答。 针对参与积极性较低的患者,护理人员可对其进行一对一健康宣教,指导患者术后进行正确科学的康复训练,强化对患者饮食干预,从而确保其大小便通畅。

(2)针对出现疼痛严重的患者来说,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行适当镇痛药物;针对出现疼痛情况较轻的患者来说,护理人员可告知患者家属加强与患者聊天,同时还可告知患者适当听音乐,从而转移其注意力,降低其疼痛感觉。 在患者病情得到稳定后,护理人员可适当辅助其进行运动, 告知其多饮水,保持饮食清淡。

(3)护理人员还需要为患者制订针对性康复锻炼计划,术后让患者尽量散步。 随着患者病情好转,护理人员可安排患者进行多项运动例如打太极拳和慢跑,告知患者运动锻炼对其疾病好转的作用。 叮嘱患者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切记操之过急适得其反。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教育后疼痛情况,包括患者如厕时、术后换药和休息时3 个时间段;对比两组患者肛门失禁情况,包括正常、部分失禁和完全失禁,总失禁率=(部分失禁+完全失禁)/总人数×100%;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教育后生活质量,主要从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4 方面分析。

1.4 统计方法

该次实验研究使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其中使用(±s)进行计量资料两组患者接受教育后疼痛情况以及两组患者接受教育后生活质量对比, 结果用t检验;用[n(%)]进行计数资料两组患者肛门失禁情况对比,结果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接受教育后疼痛情况对比

研究组患者接受教育后疼痛情况明显好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教育后疼痛情况(±s)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教育后疼痛情况(±s)

组别术后换药时如厕时 休息时研究组(n=40)对比组(n=40)t 值P 值3.84±1.32 5.95±1.47 6.754 5 0.000 0 4.73±1.85 6.99±1.64 5.781 5 0.000 0 2.69±1.07 4.96±1.44 8.002 5 0.000 0

2.2 两组患者肛门失禁情况对比

研究组患者肛门失禁率7.5%明显低于对比组患者肛门失禁率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肛门失禁情况[n(%)]

2.3 两组患者接受教育后生活质量对比

研究组患者接受教育后生活质量明显好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教育后生活质量[(±s),分]

表3 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教育后生活质量[(±s),分]

组别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 社会功能研究组(n=40)对比组(n=40)t 值P 值75.66±15.64 64.27±13.46 3.491 0 0.000 8 74.47±10.33 63.69±10.85 4.551 0 0.000 0 77.69±12.46 61.38±11.87 5.994 1 0.000 0 75.45±16.39 62.38±14.97 3.723 9 0.000 4

3 讨论

肛裂是当今临床医学中一种常见的肛肠科疾病,该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会造成极大影响。 另外,便秘患者更加容易出现肛裂,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法就是手术治疗。 肛裂疾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就是便血、疼痛和便秘[3]。

首先,疼痛是该疾病的主要症状,疼痛程度和持续时间越长说明该疾病程度越重。 一次典型的肛裂疼痛周期就是:疼痛—缓解—高峰—缓解—再疼痛。 患者排便时粪便刺激溃疡面的神经末梢,从而导致遍后出现严重的刀割样疼痛,该疼痛类型能够放射到患者臀部以及会阴部等多个部位。 便后数分钟疼痛得到缓解,这一时期称之为疼痛间歇期。 之后由于内括约肌痉挛形成剧烈疼痛,会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患者坐立不安,待患者再次排便时疼痛会再次发生[4-5]。

其次,便血,主要以患者排便后滴血或变厚纸上擦血为主。 血色鲜红,血量与患者裂口深浅和大小存在密切关系,但与痔疮喷血不同。 另外,肛裂便血也会存在周期性的反复发作。 最后,便秘,大部分肛裂患者本身就存在便秘现象,一些患者在患有该疾病后由于肛门疼痛而恐惧排便, 长此以往就会导致粪便干硬化,便秘又会加重肛裂程度,形成恶性循环[6]。

临床中治疗肛裂疾病的主要方法就是手术治疗,但是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对其生活质量会形成极大影响。 由此可见,对患者行积极的健康教育能力培训十分重要。 健康教育培训主要就是指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疾病的相关知识培训,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帮助患者掌握该疾病情况, 了解疾病发病原因和治疗手段,从而提升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 降低患者自身疼痛程度,促进其尽快恢复健康[7]。

通过该文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接受教育后疼痛情况明显好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肛门失禁率7.5%明显低于对比组患者肛门失禁率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接受教育后生活质量明显好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杨晶[8](2019)对100 例患者研究中实验组患者接受教育后疼痛情况明显好于对比组;实验组患者肛门失禁率明显低于对比组患者肛门失禁率;实验组患者接受教育后生活质量明显好于对比组的结果类似。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能力培训能够促进肛裂患者的术后康复,患者接受教育后肛门括约肌功能恢复良好,且护理质量得到极大提升,这对于促进当下医患关系来说有着积极作用,故值得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猜你喜欢
肛裂肛门护理人员
肛门瘙痒如何治疗
肛裂可以自愈吗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改良肛门镜治疗妊娠合并尖锐湿疣的效果评价
肛门瘙痒不能挠
卫生纸也能治疗肛肠病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30例肛裂手术临床治疗分析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