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分析

2020-07-04 02:09郝迎春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14期
关键词:家校合作心理健康小学生

郝迎春

【摘要】繁重的社会压力下,家长因为工作的繁忙日渐对孩子的教育力不从心,更加依赖于学校的教育,将孩子的教育压力全部交给学校。而学校也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下更加注重学习成绩,而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由此忽略了学生的心理波动。学生教育不能仅仅依赖学校的书本知识教学,家庭教育更是孩子健康发展的重点。通过家校合作创造健康积极的成长空间,帮助孩子朝着正确的方向成长。

【关键词】小学生  心理健康  家校合作

【中图分类号】G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4-0017-02

如今经由网络报道得知小学生心理问题层出不穷。校园暴力、自残等各类事件屡见报端,激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题逐渐成为家庭与学校应共同进行研究的重点。学生的教育不仅仅应该由学校来承担,而是需要家庭的参与。当前我国的小学教育普遍是以学校书本知识教学为主,忽略了家庭教育同样重要[1]。

一、小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诱因

第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小学生的心理教育与人生观的树立第一课是由家长带来的。孩子如果在一个和睦友爱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自然而然也会培养一个积极阳光向上的心态。但随着如今社会压力增加,更多的家长将重心放在工作上而忽略了与孩子相互沟通,共同成长的重要性。

第二,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学校及家长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学校的学习生活结束后,随之而来的是课后的兴趣班、补习班,这挤占了学生在课余疏解压力的时间。孩子在过高的学习压力及成绩期待下无法排解内心积郁的压力,而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

第三,网络社会已经不再是成年人的专属。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的使用人群逐渐低龄化。网络世界鱼龙混杂,而小学生还不具有足够的辨别对与错的能力。恶意的模仿是造成校园暴力问题屡见报端的一大诱因,恶性心理活动产生的校园暴力也给受害者的心里刻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痕[2]。

二、家校合作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主导的教育模式仍然是学校占据主导地位。家庭与学校沟通的缺失,导致家长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及生活情况,而学校也无法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及教育方式。家庭与学校间信息交流的建立,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两个学习环境中的状态进行积极沟通,发现孩子在两个环境中产生的行为及心理差异,进而有目标性的进行心理问题的引导,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思考方式,以及培养符合社会道德的行为规范。心理教育不能脱离家庭和学校任何一方而存在。家庭和学校的相互合作,相互补充,相互鼓励,能够更有效的影响学生健康心理的建立,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三、家校合作的策略

(一)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

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的是成绩。在成绩压力下,家长与学校都更注重知识教育而缺失了心理教育。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要求下,家长与学校要求学生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了课业学习上,而放弃了家长与孩子间的沟通时间,也就截断了家长与学校了解学生心理诉求的途径。学生在未能达到家长和学校要求的情况下,得到更多的是一味的批评与指责,而不是沟通、理解与包容。

因此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家长需要对自己的孩子有全面的认知。自己孩子的能力在什么样的层次,自己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又有多少,这需要家长与孩子间的深入沟通。

(二)家庭和学校间建立良好的沟通

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相互分离脱节。学校教授学生课本知识,家庭被动的督促学生完成学校的任务。而对学生的在校状态就仅仅以成绩来进行沟通。家校合作顾名思义就是更加注重家庭与学校的相互合作。通过实际高效的交流,了解孩子的心理活动,发挥家庭和学校双方的作用。例如,定期进行家长开放活动,家长更加亲身体验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了解学校日常教学,更加直接的感受学生在学校的心理状态。

(三)建立科学的体系

学校在校内需要配备专业的心理教育辅导老師,组建专业的心理教育教研组,及时发现孩子的情绪波动与异样,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异常心理活动进行及时疏导。同时,家长也需要接受更为规范化、科学化的心理教育培训。很多家长说,我不知道该如何教育孩子,对孩子行为的矫正就是惩罚,指责和批评。传统的打、罚、骂已经不再适用于新型素质教育。

结束语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是如今新形势下的一大课题。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体系,对小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家长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充分了解孩子,尊重孩子;学校建立科学完整的心理教育体系,做到学校、家长和孩子间三方充分的沟通与了解。良好的心理状态也是确保学生更有效学习的基础,保持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心态,更能为学生广阔的发展清除障碍,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俞国良. 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教育科学研究,2001(7).

[2]田丽.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用指南[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家校合作心理健康小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