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背景下西部高校教育扶贫路径探究

2020-07-04 02:09李戬谢海山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14期
关键词:路径研究精准扶贫

李戬 谢海山

【摘要】“精准扶贫”是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为进一步有效的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所提出的指导性方针。脱贫致富是我国近代以来国家建设最为重要的建设任务,也是社会大众所承担的共同责任。基于此,在精准扶贫时代背景之下就高等院校教育扶贫路径进行全面的研究和探讨,希望能够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精准扶贫  高等院校教育扶贫  路径研究

【基金项目】青海大学2017年度“教学名师”培养计划项目,项目编号:QDMSJH2017005。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4-0248-02

“十三五”规划理念的提出和计划的实施,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精准扶贫的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直是全国人民最大的希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脱贫攻坚能够为其从根本层面上改善国内民生现状,让偏远山区的居民也能够发家致富。作为贫困致富,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扶贫帮扶在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俗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扶贫先治愚”,由此可见,在新的形势之下进行高等院校教育扶贫路径的全面研究是具有一定时代意义的。能够有效将高等院校教育资源与社会生产力发展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开创出一种全新的“人才新国”路径,在高素质、高教育水平的人才带领之下,不断地开展扶贫攻坚活动,促进当地经济的全面发展。

1.精准扶贫下进行高等院校教育扶贫的意义

国家领导人曾经提出,为进一步有效的促进小康社会建设发展,需要在原有的教育体系基础上进行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并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其目的在于能够让更多的社会大众接受教育,提高国民教育水平的同时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于一些地理位置较为特殊的山区来说,受教育的人群比例较小,从而制约了乡村的快速发展。因此,为扎实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帮助贫困家庭脱贫致富的长远计划在于培养出新时代下的知识成员,摆脱环境的束缚,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为社会发展创造出更高的价值。

2.精准扶贫背景下高等院校教育扶贫路径研究

2.1制定精准扶贫专项产业发展计划

西部高等院校在进行精准扶贫背景下高等院校教育扶贫路径研究时,要根据当地的发展现状以及实际情况来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从而制定出该区域的精准扶贫专项产业发展计划。例如:青海省某县城,其地理位置极为特殊,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日照强度较高且充足,其土壤较薄,缺氮少磷但是其中含有丰富的钾元素,适宜种植马铃薯、小麦等食材。因此,在对当地气候进行系统的分析以后,可以结合县城发展情况制定出科学的农作物培育计划。可以由农学专业的大学生组成专业的考察队,在老师的带领之下对当地所产的马铃薯进行有效的成分检测,并在现有的培育基础上研究出全新的农作物种植工艺,以提高农作物的实际收成和口感,促进农作物经济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此外,青海省地区地理环境与南方相比较为贫瘠,为进一步推动经济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地方企业可以与省内众所高校建立起联系,在战略上达成一致,将高效资源与地方资源进行有机的整合,研发并培育出适应当地生长气候的农产品,并在政府的扶持之下大面积投入生产,相信在上述措施施行的情况下,一定会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脱贫攻坚的建设目标,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2.2整合高校教学资源,就地开展帮扶活动

2.2.1高校各项专业资源的利用

我国高校为全面满足经济市场的需求,在其内部开设许多的专业,将人文自然、建筑、工业生产、电子应用、生物医疗等多领域都包含在一起。因此,为进一步有效促进地方经济的全面发展,需要就高校所具备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有针对性的开展扶贫攻坚的活动,以科学的方法来解决存在的问题,真正意义上实现教育扶贫的建设目标。许多地方高校在开展帮扶活动时,会选择与地方企业建立起合作关系,并在地方企业的配合下为贫困地区提供一系列的智力支持。例如,大力提倡建设有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在进行项目建设时,便可以将当地高效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相关专业的学生可以以该项目的建设为实训项目,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项目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设计,将有亮点的建议和意见收集在一起为生态旅游区的系统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还可以通过在校举办,“建设美丽乡村”的系列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乡村建设中去。

2.2.2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帮扶

为进一步有效的实现小康社会,需要在全社会中形成扶贫攻坚的氛围,高校学生是我国接受科学知识教育的群体之一,更加应该担负起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使命。因此,就高校教育体系而言,在对地方贫困地区进行扶贫活动时,要加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力度,以增强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本领。在“两学一做”指导思想的帮助下,积极开展扶贫攻坚的活动,为贫困户送去慰问品的同时,提供更多的就业渠道和帮助。

2.2.3加强脱贫攻坚教育实践活动建设

对于贫困地区的孩子来说,能够接受教育的机会较少且教育资源也极度匮乏,要想进一步有效的促进扶贫攻坚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需要加强对于贫困山区孩子的教育。高校大学生就是一项很好的资源,他们接受着系统的科学知识教育,也有着过硬的自然学科教学实力。因此,高校在进行精准扶贫背景下教育扶贫路径的研究时,可将该方面作为建设的核心点。例如:师范专业的学生鼓励并奖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贫困山区教育普及和改革中,让更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能够在能力承受范围之内,实现自我价值,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做出应有的贡献。

2.2.4开设专业技能教学活动

利用暑期或寒假来开设专业技能培训基地,并以科学知识以及生产技能教学免费普及的方式,来提高贫困地区居民的素质水平,让他们不用走出家门都能系统的学习到有关农业科学种植、工业生产以及机械设备的操控的相关知识。让更多的人都能学习到科学的理论知识,并应用到日常生产生活中。高校在开展该项扶贫攻坚活动时,可以以招募志愿者的形式,在全校范围内招募人才,并成立扶贫攻坚小组,到所在的城市以“科技下乡”、“科学知识普及”为主题展开系列的教学活动。

2.3注重文化引导,提高贫困群脱贫意识

对贫困居民进行精准的定位,并将该部分的人群进行脱贫致富思想教育,鼓励并帮助他们发展农创事业,真正意义上实现脱贫致富。只有不断地让贫困群体树立起坚定的脱贫信心,才能带动他们的积极性,更好的配合地方政府的相关扶持政策。

3.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但是离全面小康社会仍旧存在一定的差距,而教育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能够从基本层面上有效的提高我国公民的教育水平。因此,本文主要就精准扶贫背景下高等院校教育扶贫路径的相关研究展开了系统的分析,希望能够进一步有效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参考文献:

[1]陈佳.“精准扶贫”背景下艺术类高校学生资助政策执行有效性的研究[J].艺术教育,2019(06):275-276.

[2]冯祥,王红松,方悦,张博.精准扶贫背景下高校學生精准资助工作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9(03):138-141.

猜你喜欢
路径研究精准扶贫
哈尔滨新区对外开放路径研究
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及培育路径研究
保定市基于PPP模式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