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的绿化植物配置方法研究

2020-07-04 03:09廖盼
装饰装修天地 2020年11期
关键词:绿化植物市政道路

廖盼

摘    要:近年来,城市化建设逐步朝着绿色化和生态化的方向发展,而市政道路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内容,其施工理念和发展方向也需要加以调整。市政道路的绿化建设成为施工内容的主导方向,这就需要加强对绿化植物配置方法的研究,以更好的促进城市生态化建设,并为市政道路的植物绿化配置方面提供重要的支撑依据。

关键词:市政道路;绿化植物;配置方法

1  引言

城市建设过程中,市政道路承担着城市的主要交通运输工作。而绿色、生态战略发展背景下,市政道路的建设方向也需要向绿化功能体系转变,不再单纯发挥交通枢纽的作用,也需要承担起城市绿化的社会作用。施工单位需要根据市政道路的建设规模、施工要求和环境特点等优化植物配置方法,以确保绿化工作科学有效。

2  市政道路环境特点

市政道路由于地处城市内部,所承载的车流量和人流量都相对较大,因此,市政道路环境大多数情况下存在噪音强、污染严重等问题。因此,市政道路可以借助道路两旁的绿化带来实现绿化环境和净化空气的目的。同时,绿化植物的配置需要遵循相应的绿化标准和配置要求,在实现基础隔离功能的同时也能够满足环境净化要求,以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1]。因此,市政单位需要明确认识到绿化植物配置工作的重要性,并加强配置方法研究工作,提高市政道路绿化植物配置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3  市政道路绿化植物选择原则

3.1  适地适树原则

市政道路绿化植物类型的选择,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来决定,以确保绿化植物能够适应生长环境,正常生长。同时,鉴于市政道路的环境特点,最好选用一些耐瘠薄、耐污染的树种。所以,针对市政道路空间环境的各自特点,应该选用与之相匹配的树种,在适地适树的原则下进行绿化植物的栽植。

3.2   满足道路交通功能

市政道路承担交通枢纽的作用,其绿化植物的栽植配置也需要首先满足道路交通功能。因此,对于交通岛和导向岛区域,可以借助绿化植物的栽植形成相应的分离带,实现车流和人流的分离,有效提高交通安全的和通行效率。有些绿化植物还能够对夜晚车辆强光起到一定的阻挡作用,降低因车辆炫目而出现交通事故的频率。同时,市政道路绿化植物需要严格按照交通规范来配置,不能阻挡交通道路的视野,确保路侧植物净空满足标准要求[2]。

3.3  科学生态、合理配置

市政道路绿化植物配置是以科学生态为基本导向,合理选择栽植树种,并尽量选择用乔木、灌木、草本等植物实现综合性多层次搭配,使得市政道路景观具有层次分明的立体效果。同时,绿化植物的多样性也能够提高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和经济性,更易于维护。

3.4   乡土物种为主,外来物种为辅

市政道路绿化植物主要选择乡土物种,这是因为乡土物种的经济性能较高,植物的运输种植和后期的补植维护费用都相对较低,有利于对绿化施工成本控制,同时乡土植物對于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的适应能力更强,能够显著增加成活率。当然,也需要适量引入部分外来物种,使两者合理搭配,更有利于打造地域性特色的绿化景观。

4  市政道路植物选择

4.1   乔木选择

通常情况下,乔木是市政道路绿化选用的主要物种。市政道路存在灰尘较多,空气污染物较多且高温气候下路面热辐射严重等问题,而乔木具有美化街景、遮阴纳凉和除尘降噪等多种作用。乔木的种类类型相对较多,在进行绿化植物配置时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一般情况下,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乔木的冠幅要尽量大且枝繁叶茂,具有分枝点高的特点,其伸张角度最好与地面保持在30度以上;其次,乔木要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能够适应高污染、寒冷、炎热、高路面辐射等环境条件。同时,还应该具备较强的生命力,降低因病虫害造成的死亡概率。因此,应该尽量选用根系较深的乔木,这样也能够减少乔木生长对市政道路路基的影响[3];最后,乔木后期维护管理过程中,要耐修剪,方便定期控制生长形态,而且乔木的花、果、叶等要具有无毒性,避免对周围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

4.2   灌木选择

灌木植物的选择,应该注重美观性。选用枝叶繁茂和株型良好的灌木,如果是观花类的灌木,则尽量选用花期长且花型美观的灌木。同时,选用叶子具有色彩变化特征的灌木,以提高灌木的美观性和观赏性。由于市政道路具有一定的人流量,灌木最好是无刺或者少刺的类型,减少对行人的伤害。此外,市政道路两旁的灌木类型也需要满足耐污染、耐路面辐射、耐修剪以及方便维护管理的要求。

4.3   地被草木选择

地被草木的选择更需要着重考虑种植位置的气候条件、土壤环境和温湿度等因素,以确保地被草木花卉的适应性和生长性。对于草本花卉的选择,通常情况下建议选用多年生草本花卉,或者选用多年生常绿草本,这种草本植物能够与灌木、乔木等合理搭配,构建有层次性的道路景观,而且多年生草木植物更易于维护,经济成本较低。而一、二年生的草本花卉在种植和维护方面的成本都相对较高,因此,其只适用于特殊地段或者特殊时段的种植,起到一定的搭配或者点缀效果,而不能大规模大范围的种植使用。

5  市政道路绿化植物配置策略

5.1  做好市政道路环境调研

市政道路绿化植物配置工作的开展,需要做好全面充分的调研工作。一方面,针对城市所处的区域环境进行有效调研,掌握地区环境的温湿度、季节特征等环境要素,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适宜栽植的绿化植物类型;另一方面,需要对道路周边环境进行调研。根据道路交通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绿化植物的栽植高度和宽度等。同时,也需要对道路两旁的地质情况和温湿度等进行检测分析,以便更加精准的分析植物类型,使道路绿化工作能够真正得以落实[4]。

5.2   合理设计植物配置方案

在市政道路环境全面调研的基础上,需要制定完善的植物配置方案,从配置方案的风险分析、全面审核和信息对接等方面合理设计分析,以确保植物配置方案的科学性和全面性。设计人员根据环境调研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植物类型。然后需要根据道路绿化施工标准来设计植物的整体空间规划布局,使不同类型的植物层次分明,更具有观赏性和美观性。需要着重注意的是,要使各种类型的植被的光照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以保证绿化植物的成活率。最后,市政单位需要组织专业的设计人员对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评估,并指出可能存在的风险加以完善。而在绿化施工之前需要结合设计方案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确保施工和管理工作到位。

5.3   提高人员生态建设意识

市政道路绿化工作的开展,首先需要开展对工作人员进行生态建设意识的培训工作,向工作人员灌输绿色理念和专业性的生态建设知识和技能,并积极组织员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拓展活动,在提升工作人员绿色生态意识的同时,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能够有效遵守市政道路绿化工作要求。与此同时,工作人员需要具备生态系统维护意识,对市政道路绿化植物进行定期的维护,以及时检测植物的生命力和病虫害问题,并定期修剪,以保障绿化植物持续健康稳定的生长,促进城市生态化建设。

6  结语

总而言之,市政道路绿色植物的配置在城市绿色生态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市政单位需要提高工作人员的生态建设意识,并做好市政道路环境调研和配置方案设计工作,以将绿色植物配置工作的积极意义充分发挥到最大。

参考文献:

[1] 张晶月,王富林.市政道路的绿化植物配置方法研究[J].科技资讯,2020(5):84+86.

[2] 谢铭鸿.市政道路的绿化植物配置方法研究[J].河南建材,2019(3):162~164.

[3] 卓妙銮.浅谈市政道路绿化工程实施心得[J].现代园艺,2019(10):177~178.

[4] 叶婷,张申豪.市政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J].现代园艺,2018(6):162.

猜你喜欢
绿化植物市政道路
关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伸缩缝施工技术的浅述
浅析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技术
市政道路下穿高速铁路技术简述及应用
市政道路施工中的伸缩缝施工技术研究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网设计分析
丽水城区绿化植物病虫害防治初探
城市园林工程绿化植物施工技术探讨
关于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