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贮饲料制作“十字法”

2020-07-06 07:56白彤
湖北畜牧兽医 2020年4期
关键词:青贮饲料制作

白彤

摘要:通过经验总结出青贮饲料制作的要点,即“窖、料、净、水、碎、快、实、严、查、取”十个字,分别对其内容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青贮饲料;制作;“十字法”

中图分类号:S816.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20)04-0034-02

粮改饲,是近年来我国农业农村部开展的一项产业结构改革,主要引导种植全株青贮玉米,同时因地制宜,在适合种植优质牧草的地区推广牧草种植,将单纯的粮仓变为“粮仓+奶罐+肉库”,也就是将粮食、经济作物的二元结构调整为粮食、经济、饲料作物的三元结构。重点是调整玉米种植结构,大规模发展适应肉牛、肉羊、奶牛、奶山羊等草食畜牧业需求的青贮玉米。随着这项工作的推动实施,人们经过多年的试验和实践,对于青贮饲料的制作方法已得出了成功的经验,但笔者认为还需要注意更多的问题,总结起来有以下十个字,即窖、料、净、水、碎、快、实、严、查、取。现将其分别介绍如下。

(1)窖,是指青贮窖要挖好。窖址应选择在地势较高、土质坚实、地下水位低、背风向阳、距牛舍较近、四周有一定空地且便于运送原料的地方。窖型一般有地下式、地上式及半地下式3种,前者适用于地下水位低、土质较好的地方;后两者则适用于地下水位高、土质较差的地方。窖体积的大小应根据家畜的饲养数量来计算,如每头成年牛需要的青贮饲料大约为12~15 m3。应于青贮前10 d左右将窖挖好,让太阳光照射杀菌。如利用旧窖,则应事先进行清扫和修补,并用生石灰水涂刷一次。为便于青贮和以后取草,青贮窖的形状大多采用地下楔形窖,地上窖深一般为2~3 m,窖宽为4 m。窖壁必须平直光滑,最好窖的上口大于下口,内部窖角呈钝圆形。地上窖和半地上窖多采用长方体形,宽3~4 m,高2~3 m,长一般根据实际情况变化而定,要注意的是地上部分一般要采用外墙加固和保温措施,防止垮塌和青贮质量下降。

(2)料,是指青贮原料要选择好。多年实践证明,玉米秆特别是多穗玉米秆是最好的奶牛青贮原料;其次是优种高粱秆,因为它们含糖分较高,故青贮效果很好。两者可以单贮,也可以混贮。玉米秆和高粱秆均为收获粮食后的秸秆,作为青贮的原料,全株玉米收割的适宜时期是玉米穗长到乳熟期或蜡熟前期(玉米子粒顶部变硬,胚芽部分稍软)较好;青贮收获果穗后的玉米秸秆(裸杆)时,一般在玉米秸秆仅有下部1~2片叶枯黄时立即收割,用于青贮。

(3)净,是指青贮原料要干净,绝不能在原料中混入泥土、粪便、机械油污、地膜塑料、烟头、铁丝和木片等异物,也绝不能让腐败变质的原料进窖。在青贮饲料的制作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止被泥土污染,若泥土进窖一点,青贮饲料则变质一片。玉米和高粱的根系部分也不能用于青贮。如发现带根带土的原料,宁可停贮待料,也绝不能让它混入窖中。

(4)水,是指原料含水量要适当。 通常原料的含水量应为70%左右。检查原料含水量的土办法是:两手用力握住原料,以手指缝露出水珠而不往下滴为宜。若原料过干,就撒一些水,然后立即搅拌踩踏,以达到加水均匀和防止水分再散发的目的;若原料过湿,就将原料在阳光下晾晒后再加工。此外,在加工氨化青贮饲料时,加氨或加尿素可以和加水同步进行。在青贮期间,还要经常检测温度,常用的简易方法是:用手探摸窖内深度为30 cm左右处的原料温度,如超过人体正常体温(37 ℃),应加水降温。需要注意的是加水不可过量,应保持原料的含水量始终在70%左右,否则乳酸菌就不能正常繁殖,影响青贮质量。

(5)碎,是指原料要切碎。用切草机或切草刀将原料切成长度为1~2 cm的小段,如发现切得过长了要更换刀片。原料切得碎,易于装填压实,利于排尽空气,形成乳酸菌的厌氧环境(乳酸菌的代谢类型属异养厌氧型),也可使秸秆中的糖汁渗出,供乳酸菌生长繁殖需要。

(6)快,是指青贮时速度要快。青贮是一项时间性很强的工作,要做到随运、随切、随装和随踩(压),贮满一窖后,应快速封窖,一是避免原料让太阳久晒而损失水分和营养,二是避免青贮过程拉长,原料在有氧条件下在窖内发热变质。对于特别嫩绿的秸秆,割倒后应在阳光下晒1~2 d再进行青贮,这样可以散发少量水分,促进植物细胞的脱水,还可杀死一些寄生微生物,有利于青贮成功。

(7)实,是指原料要装好、压实。要一边切、一边踩压,尤其是窖的四周及四角要特别注意踩实压紧。尽量采用原料装填与压实交替进行的方法,即原料每装填一层压实一次,每次装填厚度不得超过30 cm。装贮原料应填加至高出窖沿大约30~60 cm之后再封窖(参考压实情况而定),待原料下沉后可以自然降到与窖沿持平,也可起到压实作用。在装填大型青贮窖时,可用链轨式拖拉机等车辆来压实。压实的目的主要是排尽空气,挤出糖汁,以利于乳酸菌生长繁殖。总之,原料压得越实在越好。

(8)严,是指青贮窖要封闭严密。要求青贮窖不透气、不渗水。特别是窖顶,应先在原料上铺10~15 cm厚无霉变的麦秸秆(防止较硬或锐利的玉米杆刺破塑料膜),再铺上一层塑料膜,然后再加土封盖或交叉叠放废旧汽车轮胎,盖土厚度为20 cm以上。同时要经常观察,若发现有下陷及裂缝现象,应及时加土封严。要保持窖顶排水良好,防止雨水和空气进入窖内。冬季要扫去窖顶的积雪。总之,青贮窖必须封闭严密,越严越好。

(9)查,是指要随时检查。一般青贮的发酵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即好气性菌活动阶段、乳酸发酵阶段和青贮稳定阶段。青贮草装填密封后,尽管各项工作均按要求处理,窖内仍留有氧气,乳酸菌繁殖受到抑制,其他需氧的杂菌大量繁殖,消耗氧气、产生热量,这时在窖口可感觉到较高的温度,2~5 d后,窖内需氧菌由于环境改变逐步杀灭,如果青貯原料中氧气过多,植物呼吸时间过长,好气性微生物活动旺盛,会使原料内温度升高,有时高达60 ℃左右,因而削弱乳酸菌与其他微生物竞争能力。此阶段后,窖口表面温度稍微下降,接着乳酸菌逐渐活跃起来,窖口温度又逐渐升高,5~7 d后,温度趋于下降,慢慢正常,再经过一段时间青贮后,即可开窖。

(10)取,是指青贮饲料密封贮藏成熟后,可开启取用。贮藏时间宜在30~45 d(具体看环境温度、窖内温度变化等)。取用时应根据饲喂量,保持取用面平整。每次取用厚度不能少于30 cm,如窖口面积大,可根据饲用量在开窖口选择一定的宽度取草,谨防在取草面或饲喂过程中发生二次有氧发酵。青贮饲料的二次发酵是指经过乳酸发酵的青贮饲料,由于开窖或青贮过程密封不严致使空气进入,引起好氧微生物活动,使青贮饲料温度上升、品质变坏的现象。引起二次发酵的微生物主要为霉菌和酵母菌。为防止二次发酵,应增加青贮密度,开窖后饲料及时饲喂,减少空气接触面。

以上几个方面的青贮饲料制作要领,主要依据NY/T2696-2015和笔者在养殖场青贮时经验所得,但只要按此去做,青贮是一定能够成功的。其中,要特别注重“严”和“实”这两个方面。

猜你喜欢
青贮饲料制作
试析畜牧业中青贮饲料的调制与应用
我省实施粮改饲补助政策,每吨补贴最高不超过60元
青贮饲料的制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冬春季养鹅青贮饲料的合理利用
翻转课堂微课的地位及制作要求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设计与制作实践
应用瀑布模型的MOOC制作方法
青贮饲料酸度过高咋控制
青贮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