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和改善农村小学学校管理

2020-07-06 16:42何建功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20年6期
关键词:学校管理农村小学新形势

何建功

【摘要】小学作为一个人开始步入学习的起点,其管理工作是否完善、科学,会影响学生的未来学习道路。小学的管理工作旨在完善学校的具体设施、师资力量、教学制度等,从而为学生学习提供坚实的基础。随着教育形式的转变,管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完善,发挥管理职能,创建全新且科学的管理模式,进而帮助学生获得更佳的发展道路。简要讲述当前农村小学管理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加强和改善农村小学学校管理工作。

【关键词】新形势;农村小学;学校管理;有效性

一、目前农村小学管理所面临的难题

1.缺少人文关怀

农村学校管理人员不仅缺乏对学生的个性化重视,同时也忽略对教师在教学阶段的管理,他们只期望教师做好教学工作,而不建议其参与学校的活动安排,由此导致大多数校园活动并不贴合学生的思想,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双方产生难以消除的隔阂,最终导致学生不愿服从管理,教师的参与积极性也显著下降。

2.管理观念落后

由于传统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大部分农村小学的管理人员只注重学生的成绩,无限制加大学生的压力,但是重压并非提升学习的良好途径,反而适得其反,况且多数课程并不满足学生的學习需求,进而磨灭学生的学习性质,甚至导致个性丧失。上述问题的主导因素是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错误,管理者一味重视眼前的利益,而忽略学生的实际感受,完全违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3.管理者经验不足

据调查得知,大多数农村小学管理者是从教师晋升而来,并非具备足够的管理经验,其管理理念以及模式较为老旧,无法跟随时代潮流。管理水平的欠缺直接导致学校在运营阶段面临诸多状况,管理者无法通过前任管理者的经验来加以修正,进而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4.缺乏心理教育

众所周知,应试教育的弊端在于一味提升学习成绩,不仅缺乏素质教育,更未能深入考虑学生的心理健康。由于学习的负担不断增强,学生的心理或多或少出现偏差,管理人员必须考虑这一因素。

二、加强和改善农村小学学校管理具体策略

1.及时更新管理理念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加快,学生的学习需求在不断提升,进而要求农村小学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及时更新,进而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在此教学形势下,首先,管理人员必须构建与学校和社会相匹配的全新管理制度,确保每位人员承担具体的责任和义务,避免出现漏岗、缺岗的现象,所有可能产生的问题必须落实到相应的责任人。其次,管理人员认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深入教师以及学生层面,了解其内心需求。例如,教师对于所获薪酬以及休息时间的考虑,学生对于教学活动的建议等,只有双方和谐交流,向对方倾诉自己的想法,团结合作,方可保证管理工作得到高效落实。农村小学学校管理人员也必须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不能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命令教师以及学生完成任务,应以朋友的身份和谐相处,倡导为师生服务的核心原则,尊重教师与学生的一切努力和成果,进而促进农村小学学校管理事务持续进行。再次,管理人员必须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成绩提高为基础要求,通过了解学生的个性以及特长,为其打造针对性发展规划,因材施教,同时管理者自身应在工作之余学习管理知识,更新管理理念,摒弃传统的管理手段,构建开放化管理模式,实现家庭、校园与社会的三方合作,信息共享,扩大信息传播范围,保证校园管理工作及时得到纠正。最后,管理人员应积极参与外界人才培训,通过与校外管理人才的交流,吸取社会管理经验,取长补短,保证学校管理工作始终能够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推动小学教育教学及相关工作保质保量顺利开展。

2.优化农村小学管理工作制度

一个国家要想保证秩序,必须构建完善的法律。农村小学校园也是如此,要想平稳、持续的发展,管理人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构建相应的管理制度,要求全体教师和学生严格遵守管理制度,进而维护校园秩序。所以,一套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必须尽快制定的。管理人员应根据学校的规模、设施、教师资源、学生人数、课时等多种因素来构建标准,不仅应落实每位人员的责任,同时要做到工作细化,保证细节正确且合理,方可使制度更具备针对性。本文以农村小学后勤管理为例,所谓后勤,是指校园内提供软硬件设施基础的工作,旨在保障学校正常运营。此时,管理人员应更加细化后勤工作类别,如桌椅板凳、电力维修、水资源管理、环境卫生等,通过细化来分配责任人,进而构建相应的管理制度,推动校园管理工作稳步实施。

3.构建奖惩制度,完善培训体系

教师的工作动力一部分源于薪酬,因此,管理教师的有效手段之一,便是构建严格的奖惩制度。例如,某班级的清洁区域长期符合标准,晨会按时到达等,则给予教师一定物质奖励。反之,扣除薪资。教育部可以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首先,

引导农村小学教师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和教学观;其次,深化他们的职业认同感;最后,应当建立健全农村小学教师保障制度,增加他们的职业归属感和幸福感。保障农村小学经营者及农村小学教师质量能够使学生真正受益。

4.加强监督

与奖惩制度相关联,虽然制度的完善和确立有助于推动管理人员开展工作,但是教师以及学生是否认真遵守制度,必须由管理人员定期监督以及检查。本文建议农村管理人员不定期对教师以及学生事务开展考核,随机抽查相关教师以及班级状况,从校园日常生活中提取素材,进而为被考核人员打分,保证公开、公正和公平,避免监督考核工作流于形式,同时,定期开展讲座以激发全体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及责任心。

5.完善后勤服务制度

农村后勤服务与后勤管理,既没有专业人员配备,也没有专业服务机构和制度。对学校整体工作或教学中心工作上档次上水平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我国大多数农村小学后勤服务制度不够完善。近日,两会期间教育部已经提出了学校应当完善后勤服务制度的政策,解决学生放学后没人接,只能让学生上寄宿的问题。同时,也提出了弹性放学以及学校联合校外教育机构,如少年宫等,共同为学生提供课外教育活动,或者设置课后选修课。让学生放学后采取自愿留校,为家长减负,以避免学生放学后,不得不寄宿从而带来许多的教育问题。此次两会的这些提议说明我国教育部已经认识到寄宿的弊端,从而想通过学校来解决。所以,农村小学学校应当配合政府顺利实施并完善课后服务制度。首先需要明确课后服务应当是非盈利原则。部分学校可以借鉴其他学校课后服务的措施。例如,如果校内教师因日常劳累而不想延长工作时间赚取工资,学校可以聘用一些退休教师或者联系大学生志愿者等来解决课后服务师资的来源。除此之外,学校还应当为学生提供合理的饮食。这样,家长会更愿意将学生安排在校内。

三、结语

小学作为学生成长的起点必须得到妥善管理,本文发现当前农村小学管理工作存在管理观念落后、管理者经验不足、缺乏心理教育以及缺乏人文关怀等问题,进而提出优化工作制度、监督点滴小事、不定期考核校园事务、开展各类讲座等手段,以期加强农村小学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国强,李昌花.如何加强和改善农村小学的教学管理[C]//教育理论研究(第一辑).

[2]高宇乾.关于新时期农村乡镇学区加强和改进教学管理工作的思考[J].中华少年,2013,(2) :371.

[3]田丽霞.浅谈如何加强和改善农村小学学校管理[J].吉林教育,2014,(1) :16.

[4]陈从芳.如何加强和改善农村小学学校管理初探[J].学苑教育,2018,(9) :11.

[5]张璇.农村幼儿园如何在“特色”大潮中蜕变——新建乡镇中心幼儿园的生存与发展的对策性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2,(4).

猜你喜欢
学校管理农村小学新形势
诚朴决策管理学校的探索研究
情感管理是最高效的管理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