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寓教于乐对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影响

2020-07-06 16:42敖丽丽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20年6期
关键词:寓教于乐教学效果小学数学

敖丽丽

【摘要】兴趣是人想要认识或者从事某种事物的意愿,是推动人认识世界、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兴趣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想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就要不断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因此,将简要分析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及其对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影响。

【关键词】寓教于乐;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相对来说都比较低。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如果方法用不对,课堂就会显得十分枯燥乏味,为了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一、寓教于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借助游戏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不高,学习能力也比较低,数学学习相对较难,所以应该激发并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但小学生又具有比较强烈的好奇心且自我约束能力很差,心智也还没有成熟,所以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并不一定能完成学习目标。因此,教师应该多和学生沟通、亲近学生,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信任教师;教师也应该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为了达到这些目标,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坚持贯彻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借助游戏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依据教材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小游戏,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在教学“乘法”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先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然后再组织学生进行乘法相关的小游戏。教师先给学生讲清楚游戏规则,等学生弄明白如何玩这个游戏的时候再开始。教师将学生分为两组,让两组的学生轮流向对方提问十以内的乘法题,回答问题的那一组学生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正确回答,那么就要上台表演节目,反之,如果那一组学生回答正确,那么提问的一方就需要表演节目。这样通过游戏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也可以让学生以一种轻松快乐的方式更好地掌握数学的学习技巧,也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加强实践锻炼,体验数学学习价值

数学需要记大量的公式,在做题当中也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所以会有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觉得比较枯燥无趣,甚至有些学生会觉得学数学在生活中没有什么作用,对数学产生抵触心理。这是因为学生没有正确看待数学,也没有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经过不断地探索,可以发现在生活中加强数学实践锻炼,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趣味性,也能够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例如,在学完加减法之后,可以让家长在去超市买东西或者去菜市场买菜的时候带着孩子,让孩子体验一下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比如,买了5元钱的青菜,付给商家10元钱,这时候家长就可以问孩子:“商家应该找回多少钱?”通过这种生活体验的方式,不仅能够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也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3.运用现代科技,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所以教师应不断探求能够提高教学能力的方法。为了更好地实现寓教于乐,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教师不仅要利用游戏教学,加强实践锻炼,也要学会运用现代化科技以丰富讲课的形式。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学及高校都安装了投影设备,为教师上课提供了便利。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最常见例子,就是利用PPT来代替传统的口述和板书,让学生更生动形象地感受到教师所讲的知识内容。例如,在讲解到有关三角形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借助PPT向学生展示各种不同的三角形,也可以利用视频等方式加深学生的印象和理解。

二、寓教于乐对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影響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寓教于乐是指将教育寄予在乐趣中,通过轻松愉悦的方式传递美的一种教育方式。《诗艺》中提到:“一首诗仅仅具有美是不够的,还必须有魅力。”教师在课堂中仅仅传递知识是不够的,还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小学生大都处于7至12岁这个年龄段当中,他们普遍好奇心强,但自控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在课堂中很难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比如,其他同学突然说了一句比较搞笑的话或是突然发出了什么奇怪的声音,甚至是有人从窗边走过,等等,这些都会让小学生走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也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多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此外,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进行教学,有利于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中,让他们真正地爱上学习,也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

2.符合教育的发展要求

现在,我国全面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指的是一种以提高学生多方面素质为教育目标的教学模式。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也重视对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

同时也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如今,我国的教育体制在慢慢地进行改革创新,以寻求最有效、最能培养出高素质人才的教育体制。在目前的教育体制改革中,国家大力提倡以学生作为课堂及学习的主体,要求教师扮演好引导的角色,指引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小学教师应该逐渐摒弃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在课堂中多鼓励和引导学生,发散学生的思维,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和课堂氛围。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自学能力,也有利于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和价值观,符合我国教育的发展要求。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可以以多种形式在课堂中呈现出来。通过小游戏的方式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也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中。在游戏过程中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例如,教师在讲到乘法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结合游戏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小学生普遍具有很强的竞争心理,不愿意输给对方,这时就会和小组内的成员一起协作算出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不但提高了小学生的计算能力,还提高了小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如何提高课堂质量,继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教师不断探索的事情。因此,在应试教育不断转向素质教育的环境下,寓教于乐是一种有效吸引学生的教学方式。教师要想更好地激发和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把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有意义,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教师就要不断创新和尝试各种新的教学方式,根据自己教学经验和实际教学内容,在课堂中加入有益的小游戏或者创设相应的情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主动参与到知识的探究中,使学生能在欢乐的课堂氛围中学到知识,全面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毛建平.寓教于乐,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2017,(2):71.

[2]徐婷.寓教于乐,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J].教师,2018,(3):99.

[3]张月华.谈寓教于乐,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8,(16):138.

猜你喜欢
寓教于乐教学效果小学数学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语文课堂
“寓教于乐”理念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