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2020-07-06 16:42李玉萍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20年6期
关键词:表达能力课外阅读小学生

李玉萍

【摘要】阅读的重要性对于小学生来讲不言而喻,可以说阅读就是语文学习的半壁江山。教师要贯彻新课标的要求,把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活动,让阅读充满生机和活力。课外阅读作为阅读活动的一种延伸,主要作用在于让学生开阔眼界,提升表达能力以及作文水平,进而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因此,课外阅读也是一种不可缺失的教学资源。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重要性

一、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

1.阅读能扩宽学生知识面

小学生由于长期在学校学习,对于外面的世界和社会没有过多的接触,主要接受的都是间接知识。但是,通过课外阅读可以了解我国的文化历史、可以了解外国的名人轶事等,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学生通过阅读知道的越多,头脑中的知识也就越丰富,以后写作文就有材料可以提取,写作就不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2.转变观念

虽说阅读的量和写作能力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教师不能一味地让学生去阅读,假如只是为了阅读而阅读收到的效果反而不好。阅读一定不是知识的堆砌,而是经过思考后得出的感悟。反之,只是去阅读而不去思考,就会陷入“量”的积累,只是一味地积累阅读量,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就会陷入困惑的地步。因此,阅读的理解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阅读能力提升上去了,阅读的速度自然就會提高。

3.让阅读回归本真

对于小学生而言,让他们进行阅读不是为了向别人炫耀,自己读过多少的书,自己认识多少生字,而是为了饱读诗书,拓宽自己的知识面。阅读本是一件修身养性的事情,不应该掺杂更多的功利心在里面。这也许就是阅读最基本的作用所在。我们阅读只是为了了解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而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思考自己。思考这个世界,感悟其中的道理。让阅读回归到最原始的需要。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就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阅读,不必拘泥于一定的阅读技巧的把握,就是全身心的投入进阅读中去,教师和学生一起去感悟其中的道理。让阅读回归本身,这样的阅读才是有意义的阅读。

二、课外阅读的具体措施

1.课外阅读注重读法的指导

课外阅读相对而言比较轻松,主要起到扩充知识面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教给学生怎么读以及读什么。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是不一样的,课外阅读注重的是读,注重的是量,注重的涉猎范围的广广泛。阅读不仅仅是“读”这样简单,还需要手、脑、心的配合。不仅要读还要在读的过程中,把好词佳句摘抄下来,更要在阅读完毕之后,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的阅读方式是一种不错的阅读方式,长期坚持下来,定会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产生一定的帮助作用。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的学生教授不同的阅读办法,只有适合学生自己的阅读办法才是好的办法,学生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才会从阅读中收益,才会有继续读下去的渴望。

2.对文章进行整体认知,注重阅读的感受

课外阅读最重要的就是要求学生对整篇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注意阅读情感的把握,具体的感悟办法,可以通过“朗诵”“情景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式方法。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去感受文章中体现的思想感情,在体会思想感情的过程中逐渐接受其熏陶和感染,这个过程就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学习起来更为主动。比如,诗歌的教学,要让学生去感受诗歌的美感,而不是单纯地教授诗歌的思想感情,文章的思想感情是学生自己领悟出来的,而不是教师讲解出来的。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思想感情,能够通过自己的阅读,说出自己的体验。

3.培养学生边读边写的习惯

阅读一本书就是在和作者进行谈话的过程,把作者在文章中体现出的观点转化为自身的自觉行为,那么阅读的目的就算是完成了。阅读的目的就算是达到了。但是,仅仅只是阅读还不够,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此,在阅读的过程中用笔记录也是也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我们的记忆是有时间限制的,可能当时记住了但是过不久就会忘记,因此,看到优美的语句要及时记录下来,有了灵感要也要及时记录下来。教师要教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手里拿着一支笔要不断的勾画,或者可以在旁边标注当时的心得体会。教师要求学生这样做,首先教师就要这样做,教师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某些感想可以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师生之间进行阅读感受的切磋,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三、课外阅读的作用

1.写作能力的提升主要靠阅读积累

人物形象的描绘、作文的篇幅结构等都可以在阅读中找到答案。这样的感悟是学生自己体会出的,与教师的讲解比起来学生记忆的更加牢固。阅读的广泛性提高了,课外练笔、阅读笔记自然也就增多了。课外练笔学生可以选择的空间更大了,教师不用为学生规定作文的题目,让学生想到什么就去写什么,可以记录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可以写几句生活中遇到的感悟、可以写一些生活中有趣的人或者是事,总之,没有规定的内容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无拘无束的自由练笔,自由自在的写作形式,充满个性的自由创作。学生的个性不同,观察的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写出来的东西就富有鲜明的个人主义色彩。从生活中发现写作的灵感,这样学生的写作源泉才不会枯竭,想象才会插上翅膀,带领学生飞向更深远的地方。

2.学生学习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

学生只有对某门功课感兴趣才会去想要学习它。在兴趣的牵引下,学生就会主动对这门功课投入诸多的时间和精力,不用教师的督促自然就是认真学习,并且不知疲倦,刻苦努力。不管对于哪一科而言,都是需要在兴趣的指引下进行学习活动的,语文也不例外,学好语文,开展课外阅读都需要在兴趣的指引下进行。教师应该为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找准方式方法,欣赏优美的文章,进行课前阅读活动等。让学生认识到语文的学习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中,生活中也处处充满语文的色彩。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字词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欣赏美,创造美,在愉快学习环境中体会到语文学习的妙处所在。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减轻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冷漠感。

3.阅读是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的基础

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存在一定的欠缺。因为担心自身的表达能力而不愿意在公众的场合说话,因为不愿意在公众的场合说话所以表达能力还是有所欠缺,这样就形成恶性循环。口头表达能力作为一种输出,阅读作为一种输入,只要有了良好的输入才能进行有效的输出,因此良好的表达能力离不开大量的阅读。

阅读材料的选择也不是随便选择的,要选择一些符合社会正能量的阅读材料。学生通过阅读材料中的正确的观点,就会自觉形成正确的三观,潜移默化的形成自身的行动,自觉抵制不良行为的产生,不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督促便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这都是正能量的文学作品在悄悄影响学生。

四、总结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课外阅读应该抓住学生的兴趣所在,广泛地开展阅读活动,不必拘泥于一种形式,不必有太多的条框的约束。良好的阅读材料可以促使他们产生阅读的动力,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引导他们思考自身,向着更好的自己不断迈进。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和教师和同学的交流沟通,通过了解别人的感悟,更加促进学生心灵和行为的改变以及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凡芬.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8,(8).

[2]廖琴.浅谈如何指导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J].教学考试,2017,(20) :182.

[3]朱晓花.探究小学语文中段课内外阅读的有效结合[J].新课程,2018,(10) :11.

猜你喜欢
表达能力课外阅读小学生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加强联想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我是小学生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