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环境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的课程质量评价解析

2020-07-08 09:44张海涵黄廷林朱陆莉韩芸
大学教育 2020年7期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张海涵 黄廷林 朱陆莉 韩芸

[摘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有效保障我国工程教育质量、促进高校完善人才培养计划,优化课程体系的重要举措。课程建设是教学质量建设的细胞工程,课程质量评价能全面解析工程专业课程建设的现状与不足。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环境工程专业外语课程为例,采用课程目标达成度对该课程进行系统教学评价,介绍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机制,并对课程目标达成度及完善措施进行探讨,旨在为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及其思路探索提供镜鉴。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环境工程专业外语;课程目标达成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0)07-0037-05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社会各行业愈发需要国际型的高素质人才,高校也以提高人才培养素质为核心。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上通行的有效保障工程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由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联合成立发起的《华盛顿协议》是目前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的基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成果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为三个基本理念。其中成果导向教育(OBE)包括保证教学环节的实践能力培养,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OBE遵循反向设计原则,以需求为基础,决定培养目标,由培养目标确定毕业要求,再由毕业要求构建课程体系。为提高国内工程教育质量,我国开展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并成为《华盛顿协议》的正式会员,这对保证我国工程教育质量与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有着重要意义。

2007年我国成立环境工程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组,并开展相关的专业认证工作。截至2017年,全国共有43所高校的环境工程专业通过认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作为首批国家重点学科,已于2013年通过环境工程专业认证。为更好地推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工作,学校特邀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的资深专家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进行专题讲解。除此之外,学校还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计划,优化课程体系,制定详尽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实现专业认证的真正目的,即保证毕业生达到行业所普遍认可的质量标准要求,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环境工程专业属于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专业,学生在掌握学科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在发达国家率先关注环境保护问题且相关技术已发展成熟的背景下,该专业的人才还需了解、熟悉国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对目前环境工程相关技术具有前瞻性。环境工程课程的质量评价应从多角度、多方面对高级课程进行综合评价川,以准确有效地改善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学生的专业技能,达到环境专业认证的真正目的。我校环境工程专业2013年通过认证(有效期为6年),2019年5月迎来第二次认证。本文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外语为例,在环境工程专业认证的基础上,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的确定、自我教学目标考核、学生成绩考核等方面,对课程质量评价诊断展开讨论,以期为教学模式和思路探索提供镜鉴。

二、大纲规定的毕业要求指标点与教学目标的关系

基于专业认证中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和反向设计原则,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学习能力。其中,毕业要求、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尤为重要。教学目标是课程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最终点,毕业要求是构建课程体系、决定教学目标的基础,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学生达到毕业要求的支撑。以环境工程专业外语为例,该门课程主要教学目标为:使学生熟悉水质参数、水环境历史事件、饮用水安全、水污染特征、污水处理、污泥处理与处置和水的再生利用等专业知识模块的英文表述和翻译(英译汉和汉译英)。同时,培养学生掌握环境工程领域的专业英语词汇、短语,使学生具备运用一定数量的科技词汇及其习惯用法的能力。让学生学会通过关键词进行英文文献检索,初步学会专业英语的Abstract写作方法,提高学生正确、快速地阅读英语科技文獻的能力和环境工程专业领域英文文献的翻译能力,让学生通过外文文献了解环境工程领域的国际进展,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要求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课堂授课、案例教学、阶段测试、课后作业、课后答疑、课程考试等教学手段达到教学目标。同时,加强教学过程实践与创新能力评价,使课程的考核结果更能体现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并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及资源获取有效信息,达到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大纲规定的毕业要求指标点与教学目标的对应关系见表1。

三、课程成绩

教学目标达成度是反映教学活动中设计的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教学目标达成度可有效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是对教师其教学行为达到何种效率的信息反馈。通过对教学目标达成度的了解,可以有效反映教学活动的进展,并确定课程教学的改进之处。为了检验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本课程考核环节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成绩组成包括:学习过程考核(考勤、课堂提问、作业、英文文献小组翻译和讲解等),学习效果考核(期末考试),总评成绩满分100分,试卷考试成绩占70%。

课程考试是检验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主要手段,考试试题题型及章节分布情况见表2,教学目标对应题型及分值统计见表3。

四、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

(一)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结果环境工程专业外语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判定结果见表4。

课程考试试卷平均分83.7。

教学目标1、2、3综合得分由“70%测评得分+30%平时成绩”构成。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得分为85.6(70%测评得分+30%平时成绩)。

由表4判定结果可知,2016级学生环境工程专业外语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为达到预期效果,结果为合格。

(二)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整体评价

基于OBE的课程考核结果,对该门各个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进行汇总分析,根据测评成绩和平时成绩,计算样本总体表现与期望值的吻合度,结果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2016级学生环境工程专业外语试卷课程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2和教学目标3的实际值/目标期望值分别为0.91、0.85和0.82,均高于0.60。由此可知,201 6级学生专业外语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为达到预期效果,结果为合格。

(三)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个体评价

为了掌握每位学生针对各个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以所有参加环境工程专业外语考试的学生为基准,对每位学生对于教学目标l、教学目标2、教学目标3和总教学目标的综合得分达成度进行分析,结果分别见图2、图3、图4和图5。图中每位学生对于各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由“(平时成绩/100x平时成绩占比)+(各教学目标试卷得分/教学目标试卷总分x期末考试成绩占比)”构成。

由图2、图3、图4可知,针对116个样本的学生个体分析的实际值/目标期望值,教学目标1的平均值为0.91,最小值为0.59,最大值为1.00;教学目标2的平均值为0.85,最小值为0.68,最大值为0.96;教学目标3的平均值为0.82,最小值为0.51,最大值为0.99。其中,对于教学目标3的实际值,目标期望值低于0.6的学生人数为8人,这说明这些学生在专业英语的Abstract写作以及阅读英语科技文献的能力和环境工程专业领域英文文献的翻译能力方面还存在一些差距,应对这些方面进行强化。

由图5可知,2016级学生环境工程专业外语总教学目标的实际值/目标期望值平均分为0.86,最小值为0.66,最大值为0.95;这说明修读该课程的所有学生均在规定时间内达成了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

五、改进措施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需对专业英语的Abstract写作采取加强平时训练、课后辅导等改进措施,同时在此基础上与时俱进,紧密结合专业前沿研究(资料来自WaterResearch,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等专业Top期刊)更新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强化训练,进而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后续可以进一步结合专业需要及支撑课程要求,浓缩课程重点难点,持续提高学生对专业外语课程知识掌握的程度。

六、总结

工程教育專业认证能有效保障工程教育质量的提高,基于环境工程专业认证,通过改革课程教学体系,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针对地方行业高校而言,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于专业发展和一流专业建设至关重要。结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特色,本文以环境工程专业英语为例,通过教学目标达成度的情况对课程质量评价进行诊断,可以有效反映教学活动的进展,并确定课程教学需要改进的地方,为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猜你喜欢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弹性力学教改实践探讨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的专业应用能力实践教学研究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光电专业物理光学教学探讨
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网络m程专业培养方案探索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多媒体信息处理》课程改革
信息类专业硬件基础实践的项目沉浸式教学模式
面向学习全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要求的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修订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建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下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