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路径研究

2020-07-08 09:44刘利娟
大学教育 2020年7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刘利娟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文章从新时代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学生党建工作与大学生党员成长成才的要求这三个方面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从四个方面提出具体的融入路径。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0)07-0196-0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当前全国高校都聚焦教育根本任务,把努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高等教育的奋斗目标,强化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树立全员全方位大思政工作理念,深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大学生党员作为高校青年大学生中的先进群体,其价值取向具有引领和示范的先天优势。如何结合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自身特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学生党建工作日常,提高学生价值观教育实效性,发挥学生党建工作育人作用,这对于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紧迫性

(一)这是新时代坚持党对教育事业领导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是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觀作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我国高校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强化学生政治方向和思想品德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办学理念,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这是高等教育体现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国家教育意志的内在要求。学生党建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强化党员队伍建设,最重要的是突出政治功能,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出新时代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报效祖国、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工作和学生党建工作在目标追求上是高度统一的。

(二)这是高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的必然要求

2018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强调,要加强高校师生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师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态势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只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才能确保党的基层组织能够有效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保证学生党员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目前学生党建工作存在工作模式单一、党建工作力量薄弱、入党动机的教育引导工作力度不够、学生党支部的思想引领作用不明显、党员发挥先进性效果不突出等实际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新时代大学生提供了价值标准,深入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学生党建活动,能够有效提升新时代大学生党员的思想认识。

(三)这是高校大学生党员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

价值观属于意识形态领域,它是指导人们认知事物和行为实践的主要依据,是否具有稳定的价值取向也是个体成长成熟的主要标志。在当前全球信息化、网络化的大背景下,复杂多变的意识形态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青年人的价值取向,高校开展基本道德规范的教育也呈现出一定的严峻性与复杂性,青年大学生能否在关键成长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至关重要,这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中存在思想政治建设重视程度还不够、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多但实效性却不够强、党员发展把关对于思想入党的考察缺乏有效办法等问题。学生党员队伍整体主流思想积极向上,但存在部分学生党员入党动机不纯、理想信念不坚定、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等突出问题,尤其在面临很多现实冲突时会出现选择困惑,难以坚持正确价值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概括了个体对自身、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意识,强调了个人优秀品格的养成。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内容融入学生党建工作实践中,对于学生树立坚定理想信念、养成共产党人崇高的精神品格有重要价值。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学生党建工作的路径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人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青年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工作重点,学院党委是学生党建工作的主要领导,基层支部书记是学生党建工作的主要策划者和组织者。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日常学生党建工作,首要的就是二级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列为学生党建工作的主要内容,统筹规划、协调组织,营造全院师生党支部、党员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具体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抓好大学生党建工作。

(一)融入支部政治生活,强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层面的认同

新时代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全国基层党组织都把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前重要的政治任务。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发挥好学生党支部作为教育培养学生党员的基层组织的作用,严格抓好党内政治生活,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规范化、严肃化、实效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人的有效途径。学生党支部书记要抓好三方面工作:一要坚持把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党内政治学习,充分利用基层党支部统一活动日和党员活动日等支部政治学习机会,以党的最新创新理论成果为指导,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党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让党员清楚认知和感受新时代中国价值,激发党员对国家、社会和个人的责任意识,提高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的主动性。二要创新理论学习方式,采用党员讲党课、参观学习、案例讨论等鲜活方式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如何看待理想和现实、网络舆情、个人利益、人品修养等问题开展党内讨论,请资深党务工作者作党员党性、党员价值观等主题讲座,引导党员正确认识社会现实矛盾,增强党员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解决当前各种问题的自信,对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具体指导。三要加强党内谈心谈话,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紧密联系当代大学生思想实际,以解决当代大学生思想困惑为前提,关心学生党员思想状况,深化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二)融入党员发展教育,注重党员思想政治和个人品德考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做好在高校教师和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使每个党员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发展党员工作是党建工作的源头,从人党申请到正式入党的时间跨度长,因此加强对入党申请人进行思想教育过程管理尤为重要。目前党员发展中重成绩轻思想考察、重结果轻培养的问题依然存在;工作实践中对学生入党动机、个人品德修养缺乏有效考察标准和考察方法,以学业成绩或工作成绩代替对入党动机的考察,对学生思想认识缺乏正确而有效的引导。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发展党员工作中,对学生思想道德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是学院党委要培育重视德育工作的氛围。加强党建工作队伍建设,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大力实施课程思政,强化德育工作。教师党员弘扬优良的师德师风,行为示范,重视个人思想政治建设和优良品德修养,积极担任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人,对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入党申请人谈心谈话落实到位,强化价值观教育引导。二是讨论制定出发展党员工作规范,形成党员成长考核标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融入学生党员发展考核内容当中,把学生在学风班风、宿舍生活、学生工作表现等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思想政治认识不到位、个人品德不过关一票否决。学生党员民主评议工作中重点考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情况,积极鼓励先进分子发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三是要强化党员成长的过程管理,定期谈心谈话、了解群众意见、查阅思想汇报,重点就学生思想认识、个人品德、工作表现进行指导,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社会的不正之风、党内的腐败现象,督促学生修正自己的道德观、是非观,提高思想认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三)融入分党校工作,注重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全面性

党校学习是青年大学生提高自身思想政治水平的主要途径,高校通常是根据学员情况开设入党基础知识培训班、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等不同层面的党课培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必须有效融入分党校工作中,注重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全面性。一方面,二级学院分党校要充分重视分党校建设,做好顶层设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融人教学计划,强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在聘请政治过硬的授课教师、加大党校经费支持力度、保证组织管理的精细化等方面落实、落细。另一方面,加强党校课程建设和研讨,科学规划党校课程,在党史、党性教学中融入价值观元素,结合中国共产党人优秀品格的故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用无数先辈的感人故事使学生明白应该如何正确处理理想和现实的关系、贴近和满足学生合理的思想需求,结合现实生活案例,善于对网络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认识事物的本质,提高对网络信息的判断力和鉴别力,树立正确的是非观,自觉抵御不良信息的腐蚀,达到以情化人的教育效果;丰富学员的实践活动,精心设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为主题的实践活动,积极组织观看《感动中国》《大国崛起》等电视节目、志愿服务活动等,组织优秀学生党员与学员进行交流和互动,发挥党员朋辈领航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理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并将其落实在自身日常行为中。

(四)融入党建创新活动,提高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动性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标准和价值追求,其最终落脚点还是实践。因此,要针对很多学生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和引领方面还不够突出等问题,结合各类党建创新活动来巩固和深化学生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认同,发挥党员的引领作用。一是党委要统一部署,做好设计指导,明确要求党建活动不是为活动而活动,要赋予其教育意义,追求实效,同时给予人、财、物的支持。各支部要结合本院人才培养实际状况,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发挥专业特长,鼓励他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的主题设计,结合国家重大活动、社会热点问题、学校学院重要工作、学校校园活动等专题设计党建创新活动,如演讲比赛、重温入党誓词、公益志愿服务、优秀毕业生党员报告会、科技创新活动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其中。二是党建创新活动要主题立意好、影响范围广,要注重党建带团建,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的范围和影响力。党务工作者和团总支要紧密配合,结合团委工作,鼓励学生党员深入基层,深入学校建设,深入师生群众,在实践活动中感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巨大力量,在广大学生群体中营造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三是要形成党建创新品牌活动,同时强化网络宣传阵地,注重加强开展内容丰富、实效性強、方便推广的实践活动,并通过校、院两级的微信公众号积极做好宣传,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可操作化,持之以恒,加大影响力度,形成带动效应。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支部组织建设、党员发展教育管理等日常工作中落小落细,需要党建工作者全面思考,搭建价值观教育和党建工作之间的联系平台,从而有力有效发挥组织育人效能。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微信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困境与思考
少先队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浅析高职院校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整体合力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