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病症的临床探讨

2020-07-09 02:15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0年7期
关键词:国药准字乙组甲组

杜 艳 梅

(商丘市中心血站 商丘 476000)

恶心呕吐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恶心以胃部不适、胃脘部胀满为主要表现,且多伴有流涎和反复的吞咽动作,通常是呕吐的前奏[1];呕吐是胃部反射性强力收缩,并在食管、膈肌、腹肌及口腔等部位的共同作用下,导致胃内容物从口腔排除体外的动作,二者可或不相互伴随[2]。恶心呕吐病症的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严重者可使患者出现发热、脱水、体液失衡及新陈代谢障碍,因此需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改善患者的症状[3]。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消化内科收治的315例恶心呕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治疗方法,旨在为恶心呕吐病症的处理提供经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对2018年2月~2019年2月消化内科收治的315例恶心呕吐病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56例予以常规止吐治疗者为甲组,159例根据病因予以针对性治疗为乙组。甲组中男80例,女76例;年龄18~80岁,平均(45.5±15.6)岁;病程3h~6d,平均(2.0±0.5)d。乙组中男81例,女78例;年龄18~82岁,平均(46.0±15.0)岁;病程2h~6d,平均(2.0±0.6)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纳入标准:消化内科就诊;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症状;年龄≥18岁;有完整的病历资料。

排除标准:妊娠期、哺乳期女性;药物中毒患者;伴有精神疾病及意识障碍者。

1.2 方法

甲组予以常规的止吐治疗:以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江苏金丝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3768)4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混合后静滴,静滴时间应≥30min,1次/d;甲氧氯普胺片(开封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1142)5mg/次,1次/d;维生素B6片(广东恒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0622)口服,50mg/次,3次/d。

乙组根据病因予以针对性治疗:胃肠炎症及溃疡者,以抗生素治疗可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国药准字H23020932)口服500mg/次,3次/d,甲硝唑片(华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0388)200mg/次,3次/d,奥美拉唑钠肠溶胶囊(海南海灵化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20092)口服20mg/次,2次/d;胃肠道痉挛者,予以山莨菪碱注射液(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889)5mg肌肉注射,1次/d;胃肠动力障碍者予以莫沙必利(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317)口服5mg/次,3次/d;肝脏、胰腺及胆道疾病者则分别予以保肝、抑制胰液与胰酶分泌、胃肠减压等治疗;心理及精神因素者,予以心理疏导,并配合抗抑郁、镇静类药物治疗。

两组连续治疗3d的结果。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的症状好转时间。

(2)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效果。显效:恶心呕吐症状消失,精神、饮食恢复正常;有效:恶心呕吐症状明显好转,精神、饮食有所恢复;无效:恶心呕吐症状及精神、饮食状态较治疗前比较无明显改善。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症状好转时间

两组的恶心呕吐好转时间比较乙组短于甲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组别n恶心呕吐好转时间甲组15622.32±8.52乙组15918.45±6.12t值4.644P值0.000

2.2 治疗效果比较

甲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9.10%,乙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60%,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比较乙组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效果比较(%)

组别n显效有效无效治疗有效率甲组15685(54.49)54(34.62)17(10.90)139(89.10)乙组159100(62.89)52(32.70)7(4.40)152(95.60)χ2值4.719P值0.030

3 讨论

恶心呕吐是消化内科疾病的常见症状和典型症状,是胃肠道遭受刺激性损害后的反射性、保护性动作,多与消化道疾病及身体功能的异常有关,患者不仅伴有主观的不适感受,还可对其正常的饮食造成影响,阻碍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严重者可引发脱水、电解质紊乱及新陈代谢障碍,对机体健康造成损害,因此对于存在恶心呕吐的患者,需及时予以有效的干预,以促进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4~5]。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的恶心呕吐好转时间比较乙组更短,两组差异显著(P<0.05),说明对消化内科恶心呕吐病症患者予以针对性病因治疗,更利于促进患者的恢复;乙组的治疗有效率低于甲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针对性治疗可提高对消化内科恶心呕吐病症的治疗效果。临床常规对于恶心呕吐的治疗,多以采用对症的止吐处理,并予以补充体液和维生素,以促进机体的稳定,缓解恶心呕吐症状,该方法虽可一定程度上缓解恶心呕吐症状,但患者的病因未达到解决,因此治疗效果有限[6]。由于恶心呕吐病症的病因广泛,几乎涉及各个系统,在临床的治疗过程中,应考虑恶心呕吐为疾病的伴随症状,因明确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7]。一般根据恶心呕吐的发病速度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的恶心呕吐多伴随发热、腹痛等其他不适症状,预示着疾病处于变化之中,此多为急性的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所致,此类型的病因较容易判断,且在解除病因后,患者可较快恢复[8]。慢性的恶心呕吐多病程缓慢,且病机复杂,容易被患者忽视,多病程较长,其病因的判断相对较困难,如慢性的胃炎、胃溃疡、胃轻瘫或肝胆疾病。因此在临床的诊疗过程中,应耐心仔细的询问患者的病史,并配合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寻找被掩盖、忽视的症状,仔细的进行疾病的鉴别诊断,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以促进患者症状的改善,提高治疗效果[9]。

综上所述,对消化内科恶心呕吐病症患者应予以辨别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手段,以促进患者的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国药准字乙组甲组
更正声明
胃溃疡治疗药物的应用及进展分析
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术中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实施及可行性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老人夜尿多隐患大
阻止接球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