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1)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路径

2020-07-09 10:05湖南省茶叶研究所410126
湖南农业 2020年3期
关键词:茶饼尺蠖病虫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410126)

编者按作者系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副所长、湖南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质量安全与控制岗位专家。自2013年起开始探索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以走访茶企、农户、到茶园了解情况、查阅资料、征集相关信息、专家座谈等形式开展广泛调研,形成第一手资料。结合生产实际,开展技术攻关,总结近几年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成果和全省大面积示范成功经验,形成了以生态调控为基础,以轻控轻防为原则,以应急防控为辅助,以区域统防为技术路径,以茶小绿叶蝉、灰茶尺蠖、茶毛虫、角胸叶甲等8种主要病虫害作为防控主攻对象的湖南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湖南省有茶园面积13.3 万公顷,以山地种植为主。与其他农作物生产和产品相比,茶叶有两大特点。一是茶树为多年生常绿作物,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天敌资源丰富。生产活动如采摘、修剪、冬季封园、台刈等措施虽对生态系统有负面影响,但也可减少病虫基数,科学掌握这些措施是有效的绿色防控手段之一。二是全省茶树普遍发生的主要病虫害比较少且相对固定,主要为茶小绿叶蝉、灰茶尺蠖、茶毛虫、角胸叶甲、茶丽纹象甲、炭疽病、茶饼病和白星病等8 种。全省总体中等程度发生,虫害重于病害,老茶区病虫害重于新茶区。高山区病害以白星病和茶饼病为主,虫害以茶小绿叶蝉、螨类、蓟马等为主;平地丘陵区病害以茶饼病、炭疽病为主,虫害以茶小绿叶蝉、茶毛虫、灰茶尺蠖、茶角胸叶甲、茶丽纹象甲等为主;间歇性、暴发性茶树病虫害以茶毛虫、灰茶尺蠖为主。

以生态调控为基础是依据茶园的良好生态环境,通过种植梯壁护坡植物,茶园间作牧草和绿肥,种植花卉植物、遮荫树木和中药材,保护天敌,充分发挥天敌的控害作用,使害虫虫口基数保持在较低水平,从而实现以生态调控为基础的绿色防控目标。

以轻控轻防为原则是指在生态调控基础上,在种植生产茶叶过程中对病虫害防治不追求防控技术的高杀伤力,而是将病虫发生危害控制在承受范围内,最大限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轻控是指利用人工物理技术来控制茶树病虫害,包括利用灯诱、色诱和性诱技术,有效降低害虫虫口密度。如色板可诱杀茶角胸叶甲、茶丽纹象甲、茶小绿叶蝉、广翅腊蝉等同翅目、鞘翅目及部分鳞翅目、半翅目害虫。灯光诱杀对茶尺蠖、茶毛虫等鳞翅目、鞘翅目等体形大的害虫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及时采茶可大量减少茶小绿叶蝉、螨类害虫,清园的农事操作可减少病害菌源。轻防是指病虫为害达到一定程度,轻控不能解决的情况下,采用微生物、植物源、矿物源农药进行防控,基本达到控害目的。这类农药有病毒、白僵菌、绿僵菌、除虫菊素、印楝素、申嗪霉素、苦参碱、藜芦碱、矿物油等。

应急防控为辅助是指针对间歇性、暴发性的病虫害如茶毛虫、茶尺蠖、茶饼病等,在轻防不能控制的情况下,使用化学农药防治,但所选化学农药必须符合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用药标准。

区域统防为手段是指充分利用统防统治方式,组织实施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以生产者所辖地域地貌为标准,以同类病虫发生区域确定采用相关技术,分区域开展统防统治,提高绿色防控技术使用效果。(待续)

猜你喜欢
茶饼尺蠖病虫
保压时间对白茶饼物理特性和感官品质及化学成分的影响
果园病虫无公害防治助农提质增效
山西省果树中后期病虫预报
玉米中后期病虫防控技术
两个EoNPV毒株对茶尺蠖和灰茶尺蠖的毒力差异
云南主产茶区茶树茶饼病发生时空研究
EoNPV对茶尺蠖两近缘种的毒力差异
茶园害虫“双胞胎”
——茶尺蠖和灰茶尺蠖的识别
泡茶品茗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