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绿色勘查工作探索与实践

2020-07-09 09:07陈松林刘红亮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0年2期
关键词:湖北省勘查绿色

吴 龙, 陈松林, 刘红亮, 吴 飞, 郭 菲

(1.湖北省地质调查院,湖北 武汉 430034; 2.湖北省地勘基金管理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1; 3.湖北省矿业联合会,湖北 武汉 430022)

编者按:“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地质工作也正是在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接续奋斗中发展壮大的。新形势下推进地质事业改革发展的任务艰巨繁重,“地质强国梦”是当下地质人的梦想,正等待着地质青年工作者为之努力拼搏、奋勇前行。本刊从本期开始开设“地质青年论坛”栏目,旨在为地质青年工作者搭建一个学术交流、沟通对话的平台,欢迎广大地质青年工作者踊跃投稿,放飞青春梦想,书写人生华章。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将中国建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如何处理好“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之间的关系,成为能否达到这一目标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全国地勘行业为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以环境扰动最小的原则,通过更为先进的勘查理念和技术,开始探索绿色勘查之路,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1-2]。湖北省自然资源厅于2018—2019年实施了5个绿色勘查试点项目,探索总结了适合湖北省实际情况的绿色勘查管理办法、管理制度、工作模式、工作程序以及技术标准等,在矿产勘查与环境保护之间寻找平衡。

1 绿色勘查的现状

1.1 国外绿色勘查的现状

国外澳大利亚、加拿大等主要矿业大国的环保意识较强,实行绿色勘查工作也相对较早。澳大利亚联邦政府1999年颁布了《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对可能造成较大环境破坏的投资项目必须在环保方面进行评估。加拿大勘探开发者协会在2003年出台了《勘探工程卓越手册》,手册明确了在地质勘查工作中的环境管理规范要求[3-5]。多数国外矿业大国允许地勘单位、矿山企业在获得矿权开发许可证后,利用绿色勘查手段在生态保护区内进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同时提高地勘单位、矿山企业准入门槛,加大政府监督力度,最终实现生态保护与矿产勘查开发、地方经济协同发展的目标。

1.2 国内绿色勘查的现状

中国的绿色勘查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2016年5月10日发布了绿色勘查行动宣言,倡议在地勘行业大力推行绿色勘查,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协调发展的目标。青海省国土资源厅于2016年率先在青南多彩整装区实施绿色勘查,创造了“多彩模式”的绿色勘查方法[6];贵州省西能集团启动了绿色勘查示范项目建设工作,组织5家地勘单位开展了7个绿色勘查试点项目;甘肃地矿局2018年选取5个基本代表全省自然地理景观特点的绿色勘查示范项目,树立典型示范,积累经验,带动绿色勘查工作的全面展开;山东省2018年部署的52个省级地质勘查项目一律避让各类保护区,在设计、施工等过程中全面贯彻绿色勘查理念,同时,以胶东金矿深部找矿项目为依托,建立“山东胶东金矿绿色勘查示范区”,鼓励地勘单位积极创新,开展绿色勘查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研发。2018年9月28日中国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绿色勘查指南》,这是中国第一个绿色勘查团体标准,标志着该国的绿色勘查工作已开始进入制度化、规范化的新阶段。

2 绿色勘查制度探索研究

2017年以来,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先后开展了《湖北省矿产资源绿色勘查研究》、《湖北省固体矿产绿色勘查技术预可研》和《湖北省固体矿产绿色勘查项目管理体系》等课题研究。通过专题研究和对地质勘查项目的实地调研,在分析湖北省地质勘查工作现状的基础上,开展了湖北省绿色勘查的内容与要求、技术与方法、资源保障与环境保护、推进绿色勘查的对策与措施等方面的研究。重点进行了绿色勘查项目管理制度的研究,形成了绿色勘查实施方案、技术要求、项目管理、补充预算标准等管理制度,初步建立了湖北省绿色勘查项目管理体系,为有序推进绿色勘查提供了制度保障。

3 绿色勘查方式创新实践

2018—2019年湖北省在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中安排了5个绿色勘查试点项目,根据各勘查区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在创新地质勘查方式方面进行积极探索[7-9]。①“以钻代槽”。湖北省谷城县盛康硅石矿勘查项目,原项目设计施工探槽对硅石矿体进行揭露。由于矿体产状较缓,且矿层围岩为岩溶发育的白云岩,用槽探完全揭露矿层顶底板需要大量剥土和实施爆破施工,对山体、植被、土层破坏较大,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和引发次生地质灾害。项目组在与当地群众沟通后提出了利用浅钻代替槽探的施工方案,最终以1 060 m浅孔钻探替代3 547 m3槽探工作量,既达到了地质目的,又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图1-a)。②“一孔多支”。湖北省大冶市龙角山—付家山矿区山高林密,平整机台与施工修路不仅困难而且对植被破坏较大,项目组通过对矿区地质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修改了原项目设计,决定利用已完工的ZK5401孔位再布设ZK5402斜孔,采用“一孔多支”的方案(图1-b),重复使用同一个钻探平台,省去了钻机拆卸搬迁的时间,既达到了地质目的又降低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还降低了施工成本。③改进物资运输方式。鄂西地区山大林茂,地形地貌条件不利于地质勘查施工,勘探设备进场非常困难。传统的野外钻探设备搬运要么砍树搭桥修便道,采用人工肩挑背扛,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要么修筑简易公路到机场,地表开挖对植被的破坏大(图1-c)。为减少设备及材料运输对勘查区地表植被的破坏和影响,湖北省第七地质大队等地勘单位在保康竹园沟、连三坡、走马岭等矿区钻探施工中,均采用空中轮式滑动索道运输钻探设备和材料。采用这种方式搬运设备与材料,降低了工作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设备搬运过程中的安全系数,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修路对地表植被的破坏,是实施绿色勘查的一种有效方法(图1-d)。

此外,在钻探施工中,选用环保泥浆,并采取措施防止泥浆、油污等化学材料扩散渗漏(图1-e);推行综合勘查、综合评价,避免重复勘查对环境的二次破坏;选择先进的设备和工艺技术,快速勘查、快速评价、缩短工期以及勘查施工后的恢复治理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勘查施工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4 问题与建议

4.1 主要问题

从湖北省绿色勘查推进的情况来看,虽然取得了阶段性工作成果,但还存在认识不到位、管理不规范、创新能力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1) 加强了绿色勘查宣传,提高了思想认识,但尚未形成共识,缺乏自觉性。

(2) 加强了绿色勘查项目管理,制订了部分管理制度,但尚未形成制度体系,管理不规范。

图1 绿色勘查野外施工照片
Fig.1 Photos of green exploration field construction

(3) 加强了新技术新方法的引进与应用,绿色勘查装备水平有所提升,但研发经费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低。

(4) 绿色勘查试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尚未全面推开,发展不平衡。同时,在综合勘查与综合评价、勘查施工与环境恢复治理、技术支撑与经费保障等方面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导致绿色勘查全面推进的动力不足、制度体系的合力不够、技术与经费的保障不力、开拓创新的能力不强,直接影响到绿色勘查的推进与发展。

4.2 体会与建议

在落实绿色勘查的具体措施中,解决地质勘查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实现地质勘查与生态保护的相互协调,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 推进绿色勘查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地质勘查施工与恢复治理,应针对不同地形地貌、不同生态环境区以及破坏程度,采用恰当的恢复治理措施,在有些情况下自然恢复优于人工干预,应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干预为辅。

(2) 勘查方法的选择应以满足地质需要为前提。绿色勘查涉及到技术装备和技术工艺等多个方面,各种不同的勘查技术手段与装备都有其自身特点及适应性。

(3) 加强对绿色勘查宏观指导。中国自然资源部应对全国绿色勘查工作进行总体规划部署,出台类似全国矿产资源绿色勘查工作指导意见的文件,明确绿色勘查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基本原则和相关要求,以指导和规范绿色勘查工作。

(4) 推进绿色勘查标准化管理。目前绿色勘查可参照的管理标准只有《绿色勘查指南》(T/CMAS 0001—2018),应加快制订绿色勘查行业或国家标准,修改完善与绿色勘查不相适应的地质勘查规范,在原《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2010年试用)》基础上增加绿色勘查预算费用标准。

5 结论

(1) 实施绿色勘查既是地质勘查领域贯彻落实中央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地质勘查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实现生态保护环境和保障矿产资源供给“双赢”的有效途径。

(2) 绿色勘查改变了传统的地勘工作模式,运用绿色勘查方法来勘探开发矿产资源,达到资源勘查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地方经济协同高质量发展,在保证生态环境不受影响破坏的前提下,又可以给资源丰富的贫困地区带来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红利。

猜你喜欢
湖北省勘查绿色
绿色低碳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湖北省2016年9月水产品塘边价格
湖北省水产品塘边价格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