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思考

2020-07-09 10:37向少红
新纪实 2020年1期
关键词:精神文明建设改革开放农村

向少红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和小康社会的建设,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给广大农民带来了实惠,但也给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精神文明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指导思想上仍存在“一手硬,一手軟”的倾向,精神文明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很多不良现象和问题急需解决。要想扭转和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新机制;其二要在工作中选好突破点;其三要把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来抓;其四要处理好精神文明建设与农村传统文化习俗的关系;其五要有一定的物质保障,增加财政投入;其六要加强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稳定干部队伍;其七还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营造精神文明建设良好氛围。

【关键词】改革开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农村各项改革,它触及人们的灵魂,并对社会生活各个层面产生深刻影响,引起农民思想观念的变化。期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及时地在农民思想活动的众多个性中找出存在的东西,在纷繁的特殊性中把握普遍性,实施有效指导。

改革开放,建设小康社会,给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不少优良传统被丢掉抛弃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被削弱,得不到系统教育的农民思想混乱,具体表现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存在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

一、指导思想上仍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倾向

一些人对建设小康社会是农村工作的最根本目标存在理解偏差,认为物质文明工作是“硬任务”,精神文明工作是“软任务”,甚至认为精神文明工作是有投入无产出,是得不偿失。因此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上往往有计划,无措施,有布置,无检查。同时,指导思想的偏离也导致基层干部积极性不高,甚至有抵触情绪。

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各种创建活动投入严重不足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薄弱环节很多,但投入不足是一个重点。多年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占主导地位,部分农村干部只顾搞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上舍不得投入,导致经费少,设施差,阵地无的状况普遍存在。缺乏人员、精力投入,导致精神文明建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陷入了尴尬境地。

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亟需解决的问题

首先,农民整体素质与时代要求存一定差距。一些农民文化水平较低,思想观念落后,不易接受先进的新生事物,理想信念淡化,精神支柱不牢,国家集体观念不强,只顾自已利益,不顾国家和集体利益,甚至损公肥私,见利忘义,抗、逃、拖国家税费。其次,封建迷信活动有抬头蔓延的趋势,由于一些地方没有用健康、文明的活动占领文化阵地,丰富、活跃农民的文化生活,封建迷信死灰复燃,许多地方修庙、造坟、建祠堂,宗族观念抬头,宗教活动蔓延,出现“不听村长听教会,不信医生信巫婆,不进文化站进赌场”的不正常现象。第三,作为承担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重任的主阵地一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由于投入严重不足,导致文化站室名存实亡,大多数无站址,无设施,无人员,无经费,无活动。即使部分乡镇有文化站干部,也是有人无“庙”,无经费,处于“半瘫痪”状态。第四,社会治安问题严峻。由于部分农民法制观念不强,投机致富思想作祟,加之黄、赌、毒丑恶现象沉渣泛起,农民家族势力抬头等等,由此诱发的社会治安案件、刑事犯罪案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乡村的安定团结和社会秩序。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思考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对于确保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须提高认识,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并积极开拓新思路,探索新途径。

四、建立健全与社会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机制

首先要加强领导机制,结合基层班子建设,建立一把手负责的村镇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健全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网络组织,加大领导工作力度,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其次,要健全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村(社区)文化室、宣传、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综合职能,做到各条战线职能定位,任务具体,责任明确。第三,要完善考核机制,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考核必须与目标责任制考核有机结合起来,与经济利益挂钩,量化、硬化各项考核指标,通过考核不断推进工作。

五、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选好突破点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千头万绪,要想全面推进,必须选好突破点。这个突破点,笔者认为应是乡镇文化站的“四基”建设,即文化站址、文体活动场地建设;文化活动场所设施设备、演出、影视放映、培训、图书、报刊、文体活动器材建设;文化干部队伍建设;文体活动的基本内容、方式建设。农村文化站办的好坏对广大农民群众思想道德有着重大的影响,搞好文化站的建设和发展,对用先进文化影响、教育群众有着明显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农村文化站的四基建设,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思想阵地。搞好基层文化工作,对于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全社会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样,就能满足农民求富、求知、求乐的愿望,形成健康文化氛围,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六、要把农民政治思想教育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来抓

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由于农民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也影响到改革开放的成败,因此,抓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经济建设同步、同力度,这决不是危言耸听和杞人忧天,我们必须尽快抓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正确处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农村传统文化习俗的关系,建立一种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长期目标。由于历史、传统、民族、地域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文化习俗,这些文化习俗长期积淀在农民思想观念中,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处理好传统文化习俗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对于那些属于民族的优良传统,符合乡规民俗的文化习俗,就应当肯定、保留、发扬光大,充分发挥它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对那些封建、落后甚至违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原则的东西,就要剔除、摒弃,加以批判。其次,在批判地吸收发展优良文化习俗的同时,要注重创新,大力倡导树立与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相适应的文明新风尚,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七、切实加强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物质保障

真正做到增加财政投入,动员社会投入,引导家庭投入。增加财政投入就是县镇两级财政每年应安排一定数量的经费,保证精神文明建设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和文化设施进行建设和投放;引导家庭投入就是动员有条件的家庭投资购买影视放映、图书、体育器材,开展健康向上的家庭文化活动。要突出阵地建设这个重点,充分利用既有的现代化传播工具,采取形象、直观、活泼的方式,有形有声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调动人们的听觉、视觉、感觉功能,寓教于理,寓教于乐,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效果,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牢牢占领农村思想阵地。

八、加强宣传文化干部队伍建设

要采取各种措施,稳定宣传文化干部队伍,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有人来干,有事可干,防止将宣传文化干部随意抽调,不务主业的现象发生。要加强宣传文化干部队伍的教育、培养、管理和使用,关心他们的成长,注意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困难,给他们应有的地位和待遇。抓载体重实效,坚持理直气壮地正面灌输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方针和先进文化,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用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去进行,去创新;要同关心群众切身利益,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要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作用,形成全社会人人抓精神文明建设的良好局面。

九、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疏导调解民事纠纷,制止赌博活动,破除封建迷信,强化书刋及音像制品管理,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猜你喜欢
精神文明建设改革开放农村
改革开放40年民族影像志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因改革开放而生 因改革开放而兴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时期工人文化宫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发展与创新
谈谈国有企业精神文明建设
少先队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对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的几点思考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