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言文翻译中“把”字句的使用

2020-07-09 10:37曾绪安
新纪实 2020年1期
关键词:补语项王现代汉语

曾绪安

把文言文译成白话文,借用严复翻译西方文学的经验来说,就是要做到“信”“达”“雅”。其中“达”的要求是翻译出的现代文表意要明确、语言要通畅、语气不走样。这就要求译得准确、顺达,合乎现代汉语的句法特点和习惯。但有些中学生对下面两个文言句子的翻译就显得别扭,不合现代汉语的句法特点和语言习惯。

(1)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鸿门宴》)——项王就接受了璧,放它在座位上。

(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镇上的人觉得仲永很奇特,渐渐地以他的父亲为宾客了。

以上两句读起来皆有拗口不畅之感,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是不善于使用现代汉语的“把”字句。如果把这两个句子改成“把”字句,那就顺当、规范多了:

(1)——……把它放在座位上。

(2)——……渐渐地把他的父亲当作宾客看待了。

“把”字句是现代汉语的一种特殊句式,使用频率很高,应用也很普遍。“把”字句的基本特征是:谓语动词是表处置的。“把”字句是一种特殊句式,文言文中是没有用“把”字句表处置的句式的。但文言文中却有大量的表处置性的句子,这些句子中谓语动词是对宾语表处置的,要将这些句子翻译成白话文,就必须用现代汉语的“把”字句,下面就将文言文中表处置性的而又必须用“把”字句翻译的句子结构类型,大致归类如下:

一、主语+处置性动词+宾语+补语

这类句子除了上述(1)之外,还有:

(3)舍相如广成传舍。(《廉颇蔺相如列传》)

(4)成妻纳钱案上。(《促织》)

(5)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

(6)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梅花岭记》)

二、部分含有意动用法的句子

有意动用法词语的句子,通常有两种译法:一是译为“以……为……”,一是译为“把……当作(看作)……”,后一种是“把”字句。这类文言文句子除了上述(2)之外,还有:

(7)孟尝君客我。(《冯谖客孟尝君传》)

(8)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9)粪土当年万户侯。(《沁园春·长沙》)

三、主语+以+宾语+处置性动词+补语(间接宾语)

这类句子的“以”是介词,起着将宾语提前的作用,相当于“把”,所以必须译为“把”字句。

这类文言句子有:

(10)今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石钟山记》)

(11)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12)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活板》)

(13)此天以君授孤也。(《赤壁之战》)

(14)具以沛公言报项王。(《鸿门宴》)

(15)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上各句,(10)(11)(12)为后接补语式,(13)(14)(15)为后接间接宾语式(“以君授孤”即“授孤君”,为双宾语结构,用“以”将直接宾语提前了)。翻译时,后接补语的,要加介词“在”“到”(原句补语前省略了介词“于”):

(10)——现在把钟罄放“在”水里……

(11)——……曹操会把我送回(到)乡里。

(12)——要印刷,便把一个铁框子放在鐵板上。

后接间接宾语的,翻译时,语序可以不动:

(13)——这是天把你交给我。

(14)——(项伯)把沛公的话全部报告了项王。

(15)秦国也没有把城池划给赵国,赵国也终究没有把和氏璧给秦国。

这类句子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即介词“以”及其介词宾语放在动词或“动词+宾语”之后,充当句子的补语,构成“主语 + 处置性动词(+宾语)+ 以 + 介词宾语”的介词结构后置的句式格式。如:

(16)屠惧,投以骨。(《狼》)(“投”后省略“之”)

(17)申之以孝悌之义。(《齐桓晋文之事》)

(18)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19)王语暴以好乐。(《庄暴见孟子》)

这种句子“以”的作用同(10)~(15),相当于“把”,翻译时需将“以……”放在处置性动词之前作状语。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以”字结构后置的句子,“以”字多作“用”、“拿”讲,不可一概译为“把”。

四、部分“以……为……” “以为……”式

这两种句式,通常有两种译法:一是译为“用……作……”一是译为“把……看作(当作)……”后一种便是“把”字句,如:

(20)亦不复以儿为念。(《促织》)

(21)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

(22)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过秦论》)

(23)铸以为金人十二。(《过秦论》)

“以……为……”的句式和“以为……”的句式是一样的,后者“以”后省去代词“之”,可以补出来。这类句子用“把”字句翻译时,语序也可不变。

对中学生来说,应要求他们了解“把”字句的基本特征,在翻译文言句子时,注意有意识地运用“把”字句,不可将那些本该用“把”字句翻译的文言句子用了其它类型的句子,以致于弄得别别扭扭,不够顺达,不合规范。

猜你喜欢
补语项王现代汉语
一起来吹牛
“大力士”纸片人
汉语、达翰尔语补语句之比较分析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补语的翻译
对外汉语教学中状态补语与程度补语的对比研究
《史记·项羽本纪》(节选)
四面楚歌
亚父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