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几种方法

2020-07-09 09:04许娟芳
新纪实 2020年1期
关键词:概念教学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许娟芳

【摘 要】数学概念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是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掌握数学技能的钥匙,更是数学知识大厦的基石。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教学方法

数学概念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是数学基本技能形成与提高的必要条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会遇到众多的概念、定律,如果学生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正确完整的数学概念,就有助于掌握各种性质、法则、公式等基础知识,有助于各种数学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但有些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机械方法来记忆这些概念、定律,这样必然带来解答问题中的生搬硬套,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也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概念的教学尤为重要。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方法进行交流和介绍,以期实现共同提高教学效益的目的。

一、生活情境引入法

马克思曾经说过:“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对象的本质力量。”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运用具体事例,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创设乐学的情境。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可以这样进行:“同学们,我们平时所见的车轮都是什么样的?”学生会肯定地回答:“都是圆形的。”“方的行不行?”“那怎么行,方的怎么滚动啊?”“这样的行吗?”教师随手在黑板上画一长方形和一椭圆形问。“也不行,颠得厉害。”教师再问:“为什么圆的就行了呢?”当学生积极思考时,教师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同时板书:圆的认识。这样,一石激起千层浪,短短几句话,就调动起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一上课就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让学生对圆和椭圆的区别有了清晰地认识。

二、基础计算引入法

数学中有的概念,与计算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可通过计算来引入概念。如通过计算9?,1?,55?等发现余数重复出现,商也重复出现,然后引入循環小数的概念;又如通过计算53?而引入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的概念;再如通过计算圆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引入圆周率的概念等。

三、以旧引新法

数学中的许多概念,都与旧知识有着内在的联系,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充分运用旧知识,从中引出新概念来。这样既概括了旧知识,又学了新概念,有利于精讲多练。例如学习“公倍数”时,就可以先复习“倍数”,再引出“公倍数”,进而还可以引出“最小公倍数”的概念。从而达到在复习巩固已学概念的同时,掌握新概念,并能在学习中灵活地运用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

四、直观引入法

感知是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感知所积累的感性材料,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缺乏足够的感性材料,思维就不能进行。让学生借助直观的作用形成充分的表象,才能有助于数学概念的教学。直观引入法适用于几何形体的概念,整数、分数的概念。数学概念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有相邻的,有相反的,有并列的等等。例如教学低段学生认识球体时,教师拿一篮球,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知道这样光光的、滑滑的没有棱角,并且从各个方向看都是一样圆形的,像篮球一样就是球体。继续追问学生鸡蛋是球吗?当然不是,鸡蛋从各方向看到的是不一样的圆。特别是到了小学中高段,随着知识面的不断扩展,概念的不断增多,思维方式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要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来完成。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时,如果教师只凭着书本来讲是很难讲清楚的,学生也很难理解和掌握。只要拿一个长方体让学生观察,他们就能清楚地看到,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的(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让孩子们摸一摸,数一数,很直观地看出长方体有8个顶点,12条棱。从而给学生建立起正确、严谨、完整的棱和面的概念,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区别比较法

在小学数学中,有些概念含义接近,但本质属性又有区别,这类概念学生比较容易混淆,必须把它们加以比较,以避免相互干扰。比较时主要是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看到进行比较对象的内在联系,又看到它们的区别,这样学,概念就更加明确了。如在“等式”和“方程”这一章节的教学中,学生难以理解,也很容易将二者混淆。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两个概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区别比较的教学方法,先从“等式”和“方程”这两个概念入手,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叫等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先找两者的相同点都是等式;再找不同点,方程一定含有未知数,而等式不一定有未知数,进一步理解它们的联系,方程一定是等式,而等式不一定是方程。再如,在进行“质数”与“互质数”的教学时,也可以采用此方法,质数是指根据约数的个数而言的,质数是给某一个数(自然数)下结论。即一个数的约数只有1和它本身,这个数就是质数。而两个数的公约数只有1,这两个数叫互质数。通过区别比较,学生就不会将二者混淆了。

总之,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应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每个数学概念的特征做到充分了解,并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数学概念,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庆余,《小学数学课堂与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徐斌艳,《数学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概念教学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对初中数学课程概念教学的求真与探微
漫谈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