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探析

2020-07-09 09:04杨礼
新纪实 2020年1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教师学生

杨礼

【摘 要】通过访谈和观察发现,初中教师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工作动力低,成就感差,不能够专注于本职工作。工作负荷过大,身心疲惫,健康状况堪忧。教师热情减退,职业情感枯竭。教师职业倦怠无聊对教师本人还是对学生、对教育事业都有很多危害。要有效缓解初中教师职业倦怠,需要引导社会重教舆论,提升教师社会地位。健全教师保护机制,维护教师正当权益。教师重视自我认识,自我充实,全方位学习,不断提高。

【关键词】教师;学生;职业倦怠

初中教师的教育的对象是12-15岁之间的青少年学生,初中教师的心理是否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这就要求有教师良好稳定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教育。但就目前现状来看,初中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特别是职业倦怠者严重,而且有年轻化的趋势。职业倦怠对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发展危害很大。特别是近年来,因职业倦怠引发的问题,阻碍教学质量提高和师德形象的提升。因此,研究初中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提出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对于促进教师、学生身心健康和教育事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一、初中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与危害

(一)通过访谈和观察发现,初中教师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

一是工作动力低,成就感差,不能够专注于本职工作。认为自己的付出未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和承认,教师中有自卑、失落和抱怨情绪的比较多,很多人表示如果有另外职业的选择,他们马上愿意选择“跳槽”。

二是工作负荷过大,身心疲惫,健康状况堪忧。由于我国的高考录取制度没有改变,为让孩子能上一个好高中,以后考个好大学,现在很多学校和学生家长都从初中阶段就在拼命的“加班加点”,很多农村学校现在每天上课的总时数要达到9-10节以上,九年级周六还要上到7-8节课,甚至有的学校早晨还有在早自习前再上一节自习,晚上还要上晚自习。

三是教师热情减退,职业情感枯竭。目前,不论是社会还是家长,尊师意识普遍不强,甚至鄙视教师,而由于时代的变迁,经济大潮的冲击,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时候不少人能够“重教”但却做不到“尊师”。据相关研究显示,职业倦怠三个维度中的情绪耗竭与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等负性情绪相关最高。而教师一旦出现上面的负面情绪,就会导致其对工作失去热情,削弱投入的质量,厌倦自己的工作,失去从教的热情,在对待学生管理上也会失去耐心和爱心。

(二)初中教师职业倦怠的上述表现会产生很多危害

一是对中学教师自身的危害。职业倦怠使中学教师身体上易疲劳、暴饮暴食或者厌食、胃肠功能紊乱、睡眠质量低、肥胖以及患气质性的疾病;体现在心理上,则会使教师的心理压力增大,精神上变得敏感脆弱,易怒、焦虑,注意力无法集中,性格冷漠,严重的会产生对现在生活的绝望,引发抑郁的情绪。长此以往,教师对教学工作失去热情,容易造成知识点的缺漏,真正的教学水平无法完全展露,缺乏创新,又无力改变现状,这对其自身的职业发展起阻碍作用。

二是对学生的危害。首先,影响学生学业。教师的职业倦怠降低了教学效率,造成了对学生学业的影响。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相对重要的部分,要为学生升学和发展做准备。如果不及时找到改善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就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发展。其次,影响学生心理。产生职业倦怠感的教师,会把不良情绪带到与学生的交往当中,使学生产生厌恶,破坏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不愿意与老师沟通,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而中学生正值青春期,教师的引导对其价值观的形成起关键作用。如果教师不能同学生共同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无法有效沟通,那么导致的青少年问题也就会层出不穷。

三是对学校的危害。高标准的教学质量要求是中学教师壓力产生的首要原因,而教师的工作状态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中学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困扰后,所产生的一系列身心上的不良影响会带到工作当中,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造成学校教学质量下降,这对学校造成的打击是致命的。长期发展下去,家长的质疑便会不断产生,学校的声誉也会因此而衰减。

二、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一)要有效缓解初中教师职业倦怠,需要多管齐下

一是引导社会重教舆论,提升教师社会地位。要继续提高教师经济待遇,让教师真正成为社会尊重和羡慕的职业;发挥媒体的正面效应作用,对个别教师或教育的个别不良现象不能人为地夸大,不能把个别不好的现象报道成为普遍的现象,要客观地反映事实,建立教师在人民群众心中的美好形象。

二是健全教师保护机制,维护教师正当权益。首先,法律对于未成年人及监护人的行为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底线,并且这些底线的要求必须对未成年人及监护人起震慑作用。其次,政府要加大法制宣传力度,督促广大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遵纪守法。对于教师与学生或家长发生的冲突事件,要通过法律的途径维护教师的正当权益,不能让教师受冤。最后,督促学校要强化安全保卫工作,消除老师与家长、学生不必要的误会,防止冲突事件发生,保护教师的人身不受侵害。

三是教师重视自我认识,自我充实。要有效防止或缓解职业倦怠,作为教师个人,应从以下两方面做起,不断自我充实,以促进自我专业发展。首先,端正心态,建立合理期望。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四有好教师”的要求,时时、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及时纠正自己思想认识偏差和价值取向扭曲的问题,摆脱功利主义的裹挟,回归教育的初心。其次,不倦学习,提高综合素质。教师要积极响应新课改要求,通过在职进修、自学提高、教学科研合作等形式,多渠道、全方位虚心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教师学生
职场人职业倦怠扰
教师职业倦怠何时休?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赶不走的学生
秋天在哪里
学生写话
美育教师
城镇普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比乡村教师更严重
气象行业职业倦怠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