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腔内血管成形联合血管内支架术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短期

2020-07-10 06:30李红普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6期
关键词:跛行导丝成形术

李红普

(河南省郑州人民医院普外二科 郑州450003)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是因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导致下肢动脉狭窄、闭塞,形成下肢慢性缺血。随着人口老龄化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ASO 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据统计,我国老年人患ASO 率10%左右[1]。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血管内支架术是治疗ASO 的重要方式。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可压迫粥样斑块,促进斑块破裂,但术后可能发生管壁回缩。血管内支架术是一种新型介入方式,可弥补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的不足,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以我院老年ASO 患者为研究对象,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联合血管内支架术治疗,观察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8 月~2019 年2 月我院收治的84 例老年ASO 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 例。观察组男28 例,女14例;年龄60~76 岁,平均(68.15±3.59)岁;病程1~5年,平均(3.21±0.89)年;动脉闭塞长度3~15 cm,平均(9.05±2.47)cm。对照组男29 例,女13 例;年龄60~77 岁,平均(68.49±3.84)岁;病程1~6 年,平均(3.63±1.03) 年;动脉闭塞长度3~14 cm,平均(8.67±2.16)cm。两组基线资料(性别、病程、年龄、动脉闭塞长度)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入组标准 (1)纳入标准:年龄≥60 岁;符合《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上)》[2]中ASO 诊断标准;经彩超、CTA、MRA 检查确诊;患者及家属知情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下肢动脉手术史;存在手术禁忌;恶性肿瘤;陈旧性血栓;急慢性感染。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1%利多卡因局麻,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按照术前CTA 检查结果,选择穿刺点,穿刺后放置导管鞘,导管、导丝,根据狭窄程度,选择合适球囊沿导丝置入,扩张。扩张后,造影复查,血管通畅后,退出导丝、导管。观察组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联合血管内支架术,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同对照组。扩张后,造影复查,若残余狭窄程度>30%,对伴有内膜撕裂、动脉钙化、夹层者,选择合适支架,长度超过闭塞动脉2 cm,两端各超出1 cm,扩张。再狭窄或支架放置不满意时,行球囊扩张。血管通畅后,退出导丝、导管。两组术后均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国药准字H20060191)4 000 IU/d,疗程1 周;口服氯吡格雷(国药准字H20123116)75 mg/d,疗程1 年;阿司匹林片(国药准字H14024002)100 mg/d,长期服用。两组均随访3 个月。

1.4 疗效判定标准[3]显效:跛行、患肢酸痛等症状明显改善,踝肱指数(ABI)≥0.9,跛行长度增加>2倍;好转:跛行、患肢酸痛等症状有所缓解,ABI 增加≥10%,跛行长度增加1~2 倍;无效:症状未改善,跛行长度<1 倍。总有效=显效+好转。

1.5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临床疗效。(2)对比两组术前、术后1 个月、3 个月ABI。(3)对比两组术前、术后1 个月、3 个月间歇性跛行距离。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86%较对照组76.19%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例(%)]

2.2 两组术前、 术后1 个月、3 个月ABI 对比 术前两组ABI 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个月、3 个月观察组ABI 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前、术后1 个月、3 个月ABI 对比

表2 两组术前、术后1 个月、3 个月ABI 对比

组别 n 术前 术后1 个月 术后3 个月观察组对照组42 42 t P 0.61±0.23 0.57±0.20 0.851 0.398 0.87±0.08 0.78±0.11 4.288<0.001 0.92±0.05 0.86±0.09 3.777<0.001

2.3 两组术前、 术后1 个月、3 个月间歇性跛行距离对比 术前两组间歇性跛行距离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个月、3 个月观察组间歇性跛行距离较对照组长(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前、术后1 个月、3 个月间歇性跛行距离对比

表3 两组术前、术后1 个月、3 个月间歇性跛行距离对比

组别 n 术前 术后1 个月 术后3 个月观察组对照组42 42 t P 125.47±31.56 127.11±32.44 0.235 0.815 549.62±87.59 478.33±72.14 4.072<0.001 735.41±96.82 574.57±89.43 7.909<0.001

3 讨论

ASO 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脂质浸润、平滑肌细胞增殖、血流动力学等因素有关。调查显示,高龄、吸烟、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高凝状态是ASO 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4]。一般ASO患者经常规治疗,症状可明显缓解,而存在溃疡、静息痛、重度间歇性跛行等症状患者则需行手术治疗。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是治疗ASO 的微创术式,通过加压气囊压迫粥样斑块,破坏粥样斑块,从而扩张动脉管腔。动脉中层弹力纤维、胶原纤维、平滑肌细胞等会在压力作用下拉伸,扩大动脉管腔,脉冲血流作用下,动脉管腔可保持畅通。手术穿刺路径、球囊及支架的选择会影响手术效果,术前进行影像学检查,明确闭塞动脉位置及发展程度,选择恰当的穿刺路径、插管方式保证手术成功。但动脉硬化继续发展或过度扩张可引起内膜增生,造成再狭窄。研究指出,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可能引起血管夹层撕裂、弹性回缩等,可联合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5]。为防止狭窄再发生,本研究适当延长动脉扩张时间,选择合适的球囊,尽量减小残存狭窄。同时联合血管内支架,可提高股浅动脉通畅率,防止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发生。血管内支架无生物活性,表面光滑,植入血管后可减轻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6]。李俊霞等[7]研究发现,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联合血管内支架治疗ASO 患者,可减轻炎症反应,对血管内皮功能影响小。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76.19%(P<0.05),说明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联合血管内支架术治疗老年ASO 患者,可提高治疗效果。术后1 个月、3 个月观察组ABI 高于对照组,间歇性跛行距离长于对照组(P<0.05),可见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联合血管内支架术治疗老年ASO 患者,可提高ABI,增加间歇性跛行距离。手术注意事项:(1)导丝需顺利通过闭塞动脉,注意观察导丝走行,防止穿透内膜;(2)所选球囊直径不可超过血管直径,以减轻血管内皮损伤,缩短介入时间,避免血管内膜脱落。综上所述,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联合血管内支架术治疗老年ASO 患者,疗效显著,可提高ABI,增加间歇性跛行距离。

猜你喜欢
跛行导丝成形术
超声内镜引导下近端胰管穿刺反向引导支架植入成功1例
用Guidezilla 延长导管与后扩张球囊联合取出冠状动脉嵌顿导丝1 例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成形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绕行钙化斑块正向内膜下重回真腔技术开通左前降支慢性完全闭塞病变1 例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麻醉方式的现状及展望
间歇性跛行是怎么回事?
Liu limps off to a trail of tears刘翔腿伤退出比赛 众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