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削痂合湿性护创敷料在小儿烧伤创面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0-07-10 06:30杨焕纳田社民魏莹查新建李允谢江帆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6期
关键词:湿性换药瘢痕

杨焕纳 田社民 魏莹 查新建 李允 谢江帆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郑州450004)

小儿烧伤是临床常见急症,是由各种热力因素导致的皮肤损伤,皮肤结构可遭到破坏,进而失去防御功能,临床表现为疼痛、肿胀、表皮损伤等。目前治疗方式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但由于患儿年龄较小,治疗依从性较差,非手术治疗不易完全清除坏死组织,加重创面程度,且需多次换药,易增加患儿疼痛程度,形成较严重的瘢痕,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1~2]。因此,选择合理有效的治疗方式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湿性护创敷料在烧伤治疗中广泛应用[3]。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湿性护创敷料在小儿烧伤创面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8 年4 月~2019 年11 月收治的106 例烧伤患儿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 例。观察组男28 例,女25 例;年龄1~8 岁,平均年龄(4.15±1.03)岁;烧伤面积10%~25%。对照组男26 例,女27 例;年龄2~8 岁,平均年龄(4.33±1.10)岁;烧伤面积11%~26%。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组标准 (1)纳入标准:均于烧伤后24 h 内入院治疗;患儿无精神障碍;对研究使用的敷料无过敏现象;临床资料完整。(2)排除标准:烧伤创面被异物染色,无法判别创面深度;创面严重感染;合并心、肝、肾等重要器官严重受损;近期使用过相关糖皮质激素治疗。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治疗。使用高效碘对烧伤创面进行消毒,双氧水棉球轻拭创面,去除创面坏死组织物、脓性痂物,生理盐水清洗创面;随后使用磺胺嘧啶银霜涂抹至创面处,涂抹范围超过创面1 cm,涂抹厚度2 mm 左右,使药物完全浸润至创面,先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再用无菌纱布加压包扎处理,包扎厚度约1.5 cm,根据患儿具体创面渗出情况,换药频率为1~3 d 更换1 次,直至患儿创面愈合。

1.3.2 观察组 对患儿行手术削痂后,使用异种皮覆盖创面方式治疗。具体方式如下:于患儿烧伤后2~5 d 实施手术,根据肉眼评估烧伤创面坏死组织、脓性痂物,并用滚轴刀将其去除,削痂术后对异种皮进行网状打洞,覆盖于削痂后的创面处,并行缝合固定处理,采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再用无菌纱布加压包扎厚度为1.5 cm,根据患儿具体情况3~5 d 换药1 次,直至患儿创面愈合。

1.4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患儿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等指标。(2)于治疗前、末次治疗后,应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4]评估两组患儿创面瘢痕情况,量表包含皮肤色泽、血管分布、厚度、柔软度4 个维度,分值0~15 分,分数越高表示瘢痕越严重。(3)于末次治疗后,观察两组患儿创面敷料二次创伤评分。1 分:敷料不粘结创面,无创面出血症状;2 分:敷料轻度粘结创面,需浸润后,清除敷料,稍微存在渗血症状;3 分:敷料与创面粘结严重,需浸润去除,有严重渗血症状,出现片状的二次创伤。应用儿童面部表情疼痛量表(Wong-baker Faces 量表)[5]评估两组患儿疼痛水平,量表评分为0~10 分,分数越高,表示患儿疼痛程度越严重。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以率表示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比较 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比较

表1 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比较

组别 n 创面愈合时间(d) 换药次数(次)观察组对照组53 53 t P 12.60±1.97 15.78±2.01 8.226 0.000 11.64±2.31 16.85±2.10 12.150 0.000

2.2 两组瘢痕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VSS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VS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瘢痕情况比较

表2 两组瘢痕情况比较

组别 n观察组对照组53 53治疗前 治疗后 t P 12.15±0.42 12.21±0.37 0.780 0.437 4.39±0.27 6.58±0.32 39.859 0.000 116.786 76.797 0.000 0.000 t P

2.3 两组二次创伤、疼痛评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二次创伤评分、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二次创伤、疼痛评分比较

表3 两组二次创伤、疼痛评分比较

组别 n 二次创伤评分 疼痛评分观察组对照组53 53 t P 1.67±0.58 2.15±0.70 3.844 0.000 3.36±1.39 4.07±1.81 2.265 0.026

3 讨论

小儿烧伤是临床常见疾病,烧伤后患儿烧伤创面的坏死组织、渗液较多,真皮细胞、表皮细胞均严重受损,治疗较为困难。临床多采用非手术方式治疗,但由于患儿治疗配合度较差,稍有不慎,可能会出现创面感染,引发高热、惊厥、病情加重等症状,不利于患儿预后[6]。因此,选择能够快速促进创面愈合,减少创面感染,恢复皮肤外观及功能,减轻疼痛程度,促进生活能力恢复的治疗措施是关键所在。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VSS 评分、二次创伤评分、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提示湿性护创敷料能有效促进小儿烧伤创面愈合,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患儿疼痛程度,改善创面愈合情况,减轻创面瘢痕增生。分析原因在于,对照组采用磺胺嘧啶银霜治疗,是在一个干性环境中治疗,虽能一定程度改善创面愈合情况,但创面恢复较慢,且不能有效阻止渗液渗出,易发生感染,与纱布粘结严重,换药时痛感明显,易产生二次创伤,不利于创面上皮化过程,影响患儿预后。

湿性敷料具有维持创面湿润环境、预防细菌侵犯创面、避免感染的作用,其中异种皮是临床较为常用生物敷料,是由猪皮经过脱细胞处理制成,与人体结构类似,具有较好的生物屏障作用,且黏附性较好,移植后易成活,不会阻碍微粒皮生长,可加速创面的封闭[7]。对小儿烧伤患者先行削痂手术,目的是去除创面坏死组织,尽可能保留创面间生态组织,减轻创面炎症反应,利于后续治疗。随后行异种皮覆盖,能有效保护创面组织,且透水性、透气性较好,具有一定的湿度[8]。且湿润环境能有效避免形成干痂,较快溶解坏死组织,创面封闭性较好,利于提高创面愈合情况,有效缩小创面组织,增加肉芽组织,促进创面上皮化,且异种皮治疗取材方便、价格便宜,患者接受度较高,能有效促进创面愈合,且其生物相容性较好,不良反应较少,应用前景较广[9~10]。

综上所述,湿性护创敷料能有效促进小儿烧伤创面愈合,减少换药次数,改善创面瘢痕及二次创伤情况,减轻疼痛程度,利于患儿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湿性换药瘢痕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哀牢山自然保护区楚雄州辖区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比较
舒适护理干预对中度烧伤患者创面换药过程中疼痛的影响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舒适护理在外科门诊换药患者应用效果体会
湿性愈合法在慢性伤口愈合护理中的运用分析
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湿性黄斑变性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舒适护理对中度烧伤患者创面换药过程中的影响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