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联网技术下的智慧工地的构建

2020-07-10 13:15熊立财乔保莹
建筑与装饰 2020年7期
关键词:智慧工地构建方式物联网技术

熊立财?乔保莹

摘 要 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建筑施工行业的创新性融合形成了智慧工地系统,智慧工地系统是对传统工地作业的一种革命性创新,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智慧工地的发展给建筑行业提供了更多渠道,更为建筑行业奠定了决策基础,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决策的精准性。在智慧工地的建设活动中,充分结合物联网技术,有助于对资源配置的优化与智能管控平台的建设。

关键词 物联网技术;智慧工地;构建方式

在智慧城市理念的创新下,建筑工程不断地演化成了智慧工地,充分地发挥生命周期的管理理念,主要包括数字化信息管理,以及云计算等。现阶段,在我国很多大城市中,已经出现了智慧工地的实际案例。例如,“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智慧工地的概念不但得到了积极地发展,同时将其应用到了实践建筑活动中,并在实践中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无论在发展速度,还是发展规模上都已买入快车道,其他城市也从试点逐渐走向了实践阶段[1]。

1 智慧工地的概念解读

1.2 物联网技术

自从物联网的诞生以来,冲破了人们固定思维的限制。随着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在工程建筑领域,搭建起了数字化、高效化的智慧工地网络系统平台。物联网是充分发挥红外感应器、射频识别、激光系统等传感装置的作用,同时遵守工程项目的各项要求,科学地规范与连接各项建筑物品、要素,并在云计算背景下,实现资源的共享、交换、数字化,主要系统包含了跟踪定位系统、智能化识别系统,以及视频控制管理系统,让工程建筑以直播的方式充分地展现出来,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工程建筑的管理与控制。

1.2 智慧工地

在物联网智能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智慧工地理念,通过技术不断创新的智能终端采集系统,实现了对各项数据的收集、归纳、分析,以及预先判断,打破传统施工现场的束缚,充分发挥脑力作业,改善了企业总部人员不充足、无法高效远程监管等现状。移动互联网与物联智能是智慧工地的重要组成,任何一个子系统都像是一双双无形的眼睛,将万物互联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时这也是智慧工地的关键所在。

而万物互联充分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实时化采集。发挥移动互联与物联网等多项先进技术,加强对工地数据、视频、画面等元素的实时化采集,并通过对采集信息的科学化分析,完成施工要素的高效感知。其次,在线化服务。采取简单的智能设备与移动终端,为现场的施工人员提供准确、高效、及时的信息服务,改善了传统工地复杂的信息传输模式。再次,透明化监管。在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化采集的基础上,再充分融合专业的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发挥施工现场数据在线采集的作用,让施工现场的管理活动更加透明化。最后,智能化分析。加强对异常因素的有效识别,加强施工整体的关联性分析,最终完成趋势预测[2]。

2 在物联网技术下构建智慧工地

2.1 劳务人员的管理系统

智慧工地系统依据大数据在处理信息内容方面的优势,实现了对人力资源的高效管理,健全施工人员的日常管理,比如,实名登记制度、智能考勤,以及定位识别技术等。在实名制登记方面,为施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奠定基础。在考勤管理方面,要加强人脸识别、指纹收集等先进的信息采集手段,完善施工现场的实名制考勤闸机系统,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与控制,不仅降低了管理成本,还让管理更具合理性与科学性。此外,在智慧工地系统中,实现了手機定位与安全帽定位,能及时发现突发状况,弥补了管理上的漏洞。

2.2 智慧安监管理子系统

(1)加强对脚手架与高支模的监测。在脚手架与高支模的监测系统中,将应力、应变监测仪器安装到脚手架与高支模的重要部位,实现对构建应力的科学采集,并根据构件应力、应变数据的变化,加强对无线通信模块的有效融合,并将数据传输到云服务器,在云计算的辅助下进行自动预警与报警,最终实现了对脚手架与高支模的远程监控,最大限度地提高施工活动的安全性[3]。

(2)加强对基坑的监测。采取多种传输模式与监测仪器,以及无线传感器等物联网手段,加强基坑工程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建设。该技术通过主动、被动的触发形式,自动采集基坑维护结构中竖向、横向位移与切斜程度等构件的应力变化数据,在无线通信模块的辅助下,将自动采集的数据推送到云空间,不仅实现了数据完整性与真实性,还能保证记录数据的实时变化。

(3)加强对起重机械的监测。在起重机械的监测活动中,将传感器安装到起重机械的主要控制结构上,加强对起重机械各类参数的自动采集,进而实现了对起重机械安全运行状态的科学监控。同时,合理控制起重机械的电路结构,能极大程度地提高起重机械操作的安全性。此外,加强起重机械监测系统与司机身份识别系统的有效结合,实现了操作人员的监督管理,避免出现非法作业现象。

2.3 建立远程视频监控系统

在视频监控与计算机网络的高度融合下,逐渐建立了视频监控系统,该显著地提高了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控制,加强了对施工现场各个方面的实施监控,充分地掌握各类施工操作的安全水平,防止出现施工事故,降低施工的整体风险,改善与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与安全控制水平,促进项目施工管理活动的有效创新,进而全方位的上提高管理能力,为高效建筑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慧工地实现了众多先进科学技术的有效融合,特别是云计算技术的运用,为建筑企业搭建了科学的数据库平台。同时,施工现场的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可以利用网络设备实现对数据信息的收集与分析。不仅如此,智慧工地还加强了对施工人员的定位与岗位考勤,对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与施工的规范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阎平,周杨,孙中义.基于物联网的电力管廊智慧工地系统设计与应用[J].电子测量技术,2019,(18):14-21.

[2] 丁小虎,李朝智,陆彬.政府推进智慧工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南京市智慧工地试点建设实践为例[J].建筑安全,2019,(6):58-62.

[3] 杨建基,赖伟山,孙宗瑞.基于“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和BIM技术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深度协同[J].广州建筑,2019,(4):38-44.

作者简介

熊立财(1987-),男,湖南娄底人;学历:本科,高级工程师,现就职单位: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研究方向:土木工程,基础设施。

猜你喜欢
智慧工地构建方式物联网技术
互联网+下的建筑工程企业项目管理发展探索
智慧工地概念下如何做好房地产施工管理工作
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系统在高职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基于物联网技术下的高校固定资产清查
关于充满生命活力的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构建研究
基于Arduino的物联网技术下校园路灯控制的实现与应用
简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基于物联网的汽车生产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