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绿洲区利用花绒寄甲防治光肩星天牛技术*

2020-07-14 12:37季立荣来锡福吕晓霞朱东虎
甘肃科技 2020年7期
关键词:武威市武威虫口

季立荣,来锡福,吕晓霞,朱东虎

(1.武威市林业综合服务中心,甘肃 武威 733000;2.武威市生态建设有限公司,甘肃 武威 733000)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是我国主要的检疫性害虫,危害杨、柳、榆、槭等阔叶树种,幼虫寄生树干蛀食木质部,造成树木枯梢、死亡。武威市上世纪营造的以杨树为主的防护林网,近年来因光肩星天牛危害衰败退化严重,现存面积14万亩,发生光肩星天牛危害面积8万亩,严重威胁绿洲区的生态安全。为有效防控光肩星天牛危害,武威市引进天牛天敌昆虫花绒寄甲防治光肩星天牛。

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属鞘翅目寄甲科,又名花绒坚曱、花绒穴甲,是天牛类的主要天敌昆虫,具有适应性强、易繁殖特点,广泛应用于多种林木天牛类害虫的野外防治[1]。可寄生光肩星天牛、星天牛、刺角天牛、栗山天牛、锈色粒坚天牛、云斑天牛、桑天牛和松褐天牛等,现防治应用范围包括陕西、宁夏、山西、北京、天津、吉林、辽宁、广东、江苏、安微、河北、河南、山东、浙江、四川、贵州、湖南、湖北、甘肃和新疆等20多个省市,应用面积和数量在不断增加。近年来,我省嘉峪关、武威、酒泉、金昌等市先后开展了花绒寄甲应用试验研究,为花绒寄甲在我省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合理利用花绒寄甲有效控制光肩星天牛的危害,武威市2018年引进花绒寄甲进行防治光肩星天牛试验,通过两年的试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为了总结推广环保安全可持续的生物防治技术,提高光肩星天牛的防治水平,结合当地气候环境特点,总结提出武威绿洲区花绒寄甲林间释放的关键技术。

1 释放区气候特点

武威市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蒙新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地形可分为三带,南部祁连山区,中部平原绿洲区,北部荒漠区,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7.7℃,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7.9℃,极端最低气温-32.0℃;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1.4℃,极端最高气温41.7℃。无霜期年平均171d,最长达212d,最短为118d。年平均日照时数2876.9h,年平均蒸发量2163.6mm,年平均降水量212.2mm,降雨集中在每年7~9月。

2 释放前的准备

2.1 花绒寄甲选购

武威市利用花绒寄甲主要采用成虫释放为主,成虫具有较好的活动性,适应性较强,避免了虫卵释放后因气候干燥无法孵化的现象。在选购花绒寄甲成虫时,应选虫体鲜润、大小均匀、成活率在96%以上的繁育批次,成虫孵化后保存期不超6个月为宜。

2.2 运输保护

花绒寄甲成虫选购后,将按一定数量分装在指形管内,进行运输时,要将花绒寄甲管置于的密闭箱内,在箱内放入冰袋进行降温,确保运输路途中密闭箱内温度在0~12℃之间。

2.3 花绒寄甲的保存

花绒寄甲运到后,将盛花绒寄甲的指形管置于人气候箱内存放,设定温度10℃、湿度70%,存放时间以不超过3个月为宜。

2.4 天牛寄主林的危害调查

花绒寄甲幼虫主要寄生于天牛的老熟幼虫和蛹,成虫以取食树木死组织、天牛排泄物、及天牛尸体等,释放前应先对林木的受害情况和生长状况进行初步调查,统计树木的受害率及危害程度。

3 花绒寄甲释放的关键技术

3.1 释放时间

武威绿洲区于5月下旬至6月初,天牛羽化前期半月左右(日平均气温达22℃以上),进行花绒寄甲成虫释放。一般在晴天下午5时以后释放,花绒寄甲成虫多在傍晚和晚上活动,因此释放尽量选择傍晚时分进行,避免其不活动遭受捕食性天敌的伤害而影响防治效果。

3.2 释放数量

一般片林按亩结合虫口密度进行释放,光肩星天牛危害程度为轻度的每亩投放50~60头,危害程度在中度以上的每亩投放110~220头。单株或林带按株数结合虫口密度进行释放,胸径3~7cm树木每株树木投放2~3头,胸径8~14cm每株树木投放3~4头,胸径15~35m每株树木投放4~5头,胸径35cm以上树木每株投放6头。

3.3 释放方法

进行林间释放时,从贮存的人工气候箱内取出花绒寄甲,一般当天取出当天释放。将取出的花绒寄甲指形管置于放有冰袋的纸箱内运至释放现场。开始释放时,取出盛花绒寄甲的指形管,随着温度的升高,花绒寄甲开始活动,倒出所需数量的花绒寄甲置于手掌中,将活动的花绒寄甲放置于树木上,让其自由爬行,完成释放。

3.4 释放后管理

花绒寄甲释放区域树木避免喷施化学农药,其他按正常抚育管护进行。武威绿洲区冬季较冷,实验室扩繁花绒寄甲自然越冬能力较差,因此,对同一防治区域一般采用连续两年投放花绒寄甲防治,确保形成自然群落,第二年释放时投放数量为第一年释放量的1/3~1/2。

3.5 防治效果调查与评价

防治效果主要通过花绒寄甲的寄生率和光肩星天牛的虫口减退率两个指标来评价[2]。

释放花绒寄甲后2个月时进行寄生率调查,在释放花绒寄甲林地随机选择3株天牛危害树木,进行砍伐解剖检查,记录光肩星天牛总头数和被寄生的光肩星天牛头数,计算花绒寄甲的寄生率,计算公式如下:

10月份进行虫口减退调查,以受害株的排粪孔停止排粪、没有新鲜虫粪排出为被寄生;有新鲜虫粪继续排出为没有被寄生,新的羽化孔计为没被寄生,虫口减退率公式如下:

由于自然界光肩星天牛可能有其他原因导致死亡,为了尽可能准确地统计花绒寄甲的防治效果,因此,释放时在防治林地外设置一个对照区,以对照的数据计算校正虫口减退率,用Pt0表示防治区释放花绒寄甲前的虫口数,Pt1为防治区释放花绒寄甲后的虫口数,CK0表示对照区与防治区释放花绒寄甲前同期的虫口数,CK1为对照区与防治区释放花绒寄甲后同期的虫口数,则校正虫口减退率公式为:

猜你喜欢
武威市武威虫口
虫口夺粮早行动 科学防控保丰收
重任在肩
统防统治“虫口夺粮”保丰收 全省“虫口夺粮”保丰收暨重大病虫统防统治现场观摩会在洪洞召开
山西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
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天津植保在行动
小刺猬的秘密
永不褪色的武威汉简
“三套车”:武威人的骄傲
基于GIS的武威市凉州区甜叶菊种植适宜性评价
武威所出西夏买地券再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