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太极路 浓浓桑梓情

2020-07-14 08:41熊志斌
少林与太极 2020年3期
关键词:陈老师太极太极拳

熊志斌

披着冬日的暖阳,穿过自河上的光武大桥,进入华宇创意园,一条曲径通幽的车道把我们带到了此行采访目的地—一座颇有特色的别墅式办公楼,这里就是南阳市武术协会所在地。小楼矗立在占地而积13500多平力一米的绿化园林中。儿棵冠盖如云茁壮挺立的杨树和栋树像披甲戴胃的武士,为武术协会大院平添儿分威武的豪气。一楼接待室宽大的落地窗外是青翠欲滴的竹林,伴着明媚阳光映入的婆娑竹影,我们与南阳武术协会执行主席高东祥开始了一场亲切的交流访谈。

身为河南省太极拳协会副主席、南阳市武术协会执行主席的高东祥,中国武术七段,想象中一定是位威风凛凛的武者,而此时,我们却分明从他身上看到文雅和武威兼具的气质和风范。与他交谈,一见如故,很快就进入他的内心世界,深切感受到他是一个富有的贫者。

1962年出生十南阳的高东祥,义务传扬太极拳武术文化,桃李满天下,这是他积累的最大财富。经他培训的学员毕业后开办武馆的大有人在,但他却没有开设一家自己的经营性武馆。

他是太极拳十一代嫡宗传人陈正雷的首批入室弟了。一次天作之合的邂逅,一辆载着传承使命的自行车,一连串看似不可思议的偶然和幸运,开启并见证了他们师生之间至今已30多年的深厚情谊。

他是一个智勇双全的武者。虽然不懂外语,但他不仅跟从陈止雷老师多次出国传扬中华武术文化,多次主持陈止雷国外弟了的拜师大礼,而且只身远渡重洋播撒太极拳的阳光雨露,赢得海外弟了的由衷敬佩。

他是一个不求闻达的奉献者。他领导下的南阳市武术协会,连续两届 (八年)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集体;他本人亦获河南武术改革开放四十年突出贡献人物殊荣,成为南阳武术界的骄傲。

于偶然中见必然

高东祥与武术结缘要从他的舅爷说起。他的舅爷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方城威震一方的知名拳师,每次到他家来,说起参加武术比赛的经过都是眉飞色舞,兴高采烈。老人家对武术的那种痴迷,无形中在高东祥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热爱武术的种子。

后来,步入少年的高东祥开始跟着表叔学习武术中的一招两式,不仅从中体会到更大的习武乐趣,而且打下了一定的武术基础。

1979年参军入伍的高东祥,首次参加通讯连十公里越野长跑竞赛,就取得了第七名的好成绩。严格的军事体能训练,为他后来练习武术打下了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

真正开始不间断的学习武术,还是在他1981年从部队复员之后。当时,他的父亲是南阳人民公园的一名园艺师,家就在公园里,为他接触武术提供了便利的环境条件。在公园众多习武者中,赵万顺是他太极拳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后来发现王卫泽老师习练的陈式太极拳,外形舒展大方,下盘沉稳扎实,高东祥深深为之吸引,又拜他为师。但是,真正开启高东祥太极人生之路的还是一辆富有传奇色彩的自行车。

1983年,高东祥在体育场练拳时与参加南阳市民族武馆成立庆典活动的陈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陈正雷邂逅出于对偶像的敬仰,20出头的高东祥怀着忐忑的心情邀请陈正雷老师到家中吃饭,没想到他竟慨然应允。激动不己的高东祥随即用自行车把陈老师带到家,而后又把他在南阳的几个太极拳老师和拳友邀到家中。当时,他们众口一词地夸赞高东祥练拳认真刻苦,希望陈老师能对他亲自指导,陈老师满口答应。就是这一句轻轻的口头承诺,成就了他们之间至今己长达30多年的深厚师生情谊。

有了陈正雷老师的承诺,身为国企变电站职工的高东祥,轮到倒班大休时,就直奔温县陈家沟那时交通条件很差,一次行程大约要历经十一几个小时的长途颠簸。然而,能够亲自得到陈老师的指导,他一点也不觉得辛苦和劳累。

由于他一有大的空闲时间就去温县学拳,起先,妻子并不在意。后来,有一天碰巧遇上家里搬迁新居,由于他赶着去参与组织温县太极拳年会,匆匆不辞而别。妻子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怒火,把家具往新家一撂,就带着女儿到温县找他算账。可到了那儿一看,丈夫正在为筹备温县太极拳年会的事忙得焦头烂额,便原谅了他。后来,受高东祥的影响,妻子和女儿也都爱上了太极拳,如今妻子也己是中国武术四段,在市武术协会任职。毕业于天津体育学院的女儿,己是中国武术六段,多次参加省内陈式太极拳比赛且成绩不俗。五岁的外孙受家庭武术氛围的熏陶,如今己能有模有样地表演一个小套路。看来,幸福之家不仅是高东祥太极路上憩息的港湾,更是他扬帆远航的起点。

“说来让人难以相信,”说完上段插曲,高东祥起身往我们而前的茶杯里倒满茶水,然后坐下笑着说,“在去温县陈家沟和后来到平顶山、郑州去找陈老师学拳的过程中,因为当时家里没电话,去前无法联系。但是,我每次去都能幸运地见到陈正雷老师,你说奇不奇怪?要知道陈老师那时己经是太极拳界的名人,国内到各地参加武术比赛、讲学,国外武术文化交流的邀请不断,不少人就是事前约好了,也不一定能见到他,看来我真是太幸运了。”

让高东祥感到幸运的还有他和师母路丽丽都是电力系统的员工,无形中又拉进近了他和陈老师之间的距离,为他能在老师家住下,朝夕相处接受老师的传授,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就这样,起初每天在陈老师家二层阳台上,他和老师的孩子一起接受老师的传授。从站桩到缠丝,由动作到发力,从开合到呼吸,从虚实到方向,陈老师手把手地教,一个动作又一个动作地纠正,改变了他以前很多习以为常的错误动作,让他从此找到了步入陈式太极拳大门的感觉。

后来无论是陈老师到平顶山市开办“太极少林武术研习院”,还是调到省武术管理中心,老师走到哪里,高东样就跟着学习到哪里。在跟随陈老师学习的过程中,他认识了郑国瑞老师,王海军、张东武师弟,还有傅能斌、赵志方‘、张喜群、程宝荣等一大批优秀学生,后来他们都共同拜在陈老师门下成为师兄弟,现在他们都活跃在世界各地成为太极拳文化的传播者,成为陈式太极拳传播的中坚力量。

在此期间,他给自己制定了每天练习20遍太极拳套路的目标,一天下来训练时长己达5个小时。就这样,有名师的指点,高手的相伴,长时间的自律训练,为他太极拳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堅实基础。

1996年冬季,陈正雷老师第一次正式收徒。高东祥有幸和当时跟随陈老师练拳最早的党振喜、李务公、崔广博等,还有像王海军、张东武、付能斌、刘勇、郑瑞晨、郑冬霞等一批平顶山学校的学生共六卜人,有的成为陈老师首批入室弟子。至此,步入而立之年的高东祥,从一个太极拳爱好者,成了一个太极拳的继承和传扬者,完成了他太极人生路上的第一次擅变。

“我回顾这段历史往事,不是炫耀自己与陈正雷老师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而是想说明陈老师在传承太极拳文化中的高风亮节,没有他这一代人不遗余力的无私奉献,就没有太极拳运动今天在世界各地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大好局而。”

阳光透过落地窗上的玻璃抛洒在高东祥魁梧的身上,我们望着他,在点头称是的同时,想起他刚才说过的儿件看似偶然发生的幸运之事,脑海里不知不觉想到,这岂不正是“看似偶然乃必然,成如容易却艰辛。武林路上无捷径,功夫不负苦学人。”吗!

于坚守中见操守

陈正雷老师首批入室弟子的身份,对高东祥而言,不仅是荣誉和自豪,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不仅为他提高陈式太极拳武术水平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且为他伴随陈正雷老师,在国内外传播中华武术文化提供了良好机遇。

伴随陈正雷老师到祖国各地巡回讲学传播太极拳文化,他作为先行联络员,陈正雷老师和所有随行人员的衣食住行安排,安全保障,都要考虑周全。正是由于他的周密安排,确保了陈正雷老师的出行讲学交流都能顺顺利利。

国际陈式太极拳高级培训班,是陈正雷老师领衔挂帅的培训太极拳高级人才的传录机构,迄今为止己连续开办20届。高东祥由学员代表、陈正雷总教练的助理教练到主教练,职务在变,但他作为一名亲力亲为的操办者的身份始终未变。20年来,培训班累计培训太极拳高级人才一1万余名。其中不乏世界各地名震一方的太极拳高手或武馆馆主,他们从这里深造后,继续走向社会,成为太极拳运动在世界各地推广普及的中坚力量听了这段介绍,我们对他说:“国际培训班看来就是陈式太极拳的黄埔军校,你作为历届培训班的组织策划者,自然功不可没”高东祥连忙站起身来纠正道:“是参与组织策划者之一。”好像生怕我们夸大了他的作用,急切之情溢于言表。直到我们笑着点点头说:“好,是之一,我们记住了。”他才放心地坐下。

走出国门到世界各地传播中华武术文化,20多年来,他先后伴随陈正雷老师出访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并多次为陈正雷老师在国外按中国传统主持洋弟子的拜师仪式。

高东祥动情地说:“每当在国外为陈正雷老师主持收徒仪式时,看到那些不同肤色、不同而孔、操不同口音的外国弟子,身着中国的太极服,按照中国的传统进行拜师礼,那种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真是用任何语言都难以表达的。那时,我分明感到,这些洋弟子拜的不是陈正雷老师一人,而是我们整个伟大民族;让他们折服的也不仅仅是太极拳,而是中华灿烂文明的结晶。”说到这里,高东祥情不自禁地站起来,转身走到宽敞明亮的落地窗前,目光落在窗外那片青翠的竹林里,借以平复内心瞬时泛起的滚滚春潮。此时,虽然他而朝窗外,我们却分明感受到他眼里闪烁着品莹的泪花—这是激动的泪花,自豪的泪花。

透过这闪烁的泪花,随着他的讲述,我们眼前又出现了他只身在国外武术交流中发生的同样令人感动的一幕。

有一年,他应邀到美国旧金山全美螳螂拳比赛现场表演太极拳,与会者并不满足于欣赏他灵动飘逸、外柔内刚的套路表演,更要在他身上领略和体验中国太极拳功夫的实战功能。说穿了,就是要用他们擅长的散打搏击向中国的传统武术发起挑战。

“那时,我心里明自,这是一场不可回避的挑战。这不仅是双方武力的碰撞,而且是一场智慧的较量。”说到这里,高东祥呷了一口茶,缓了一口气,似乎又问到20多年前那热血沸腾的竞赛现场,有意放松下绷紧的神经,然后接着说,“此时我如果头脑一热,立即答应他们的要求,按照他们的竞赛规则,来一场硬对硬的散扫一对抗,迎来的必将是一场不可避免的惨败;或者我稍有迟疑不敢接受他们的挑战,那将使太极拳的威名一败涂地,同样蒙受一场无可挽回的奇耻大辱。在这紧要关头,我毫不迟疑地接受挑战,但是又紧接着表不,要按照太极拳的传统规则进行。而对我的合理要求,自信胜券在握的对方满口答应,十是一场太极功夫与竞技功力的较量,就这样拉开了序幕。当时,我伸展活动一下四肢,然后稳稳地站定在赛台中央,一接受那些外国身强力壮小伙了的挑战,只要他们中的任何一人,能让我挪动一下脚步,即算我的失败。起先,他们并没有把我放在眼里,当第一个上来挑战的小伙子以失败告退时,台下的人还认为是一个意外。直到经过一个比一个自恃很有功力的挑战者用尽九牛一_虎之力仍无功而返时,他们力一如梦初醒-般,发出阵阵惊叹。当接下来,我用太极推手的内在功力,让一个一个挑战者瞬间按我导引的方向一扑倒在地时,全场开始像炸了锅一样沸腾起来。”他用自己的实力,捍衛了中华武术的尊严,同时赢得了外国人的由衷佩服。

作为一个中华武术文化的传承者,高东祥认为,民族的刁是世界的。因此,在太极拳国外的传授过程中,坚持用汉语发令。他不无自豪地说:“每当我在向外国朋友传授太极拳的时候,看到他们随着‘起式——云手——自鹤亮翅的口令,缓缓展开时,那种民族的自豪感、荣誉感,不身临其境是难以体会到的。”

他不仅赢在外国人的心里,更赢得陈止雷老师的赏识和国内无数太极拳爱好者的信赖和爱戴。在20多年不弃不离的伴随中,他不仅从老师身上学到过硬的太极功夫,而且用20多年紧随老师左右矢志不渝的坚守,展现]他为太极拳在国内外普及工作的默默无闻、不图名利的高尚操守。止可谓:东风化雨武林树,祥云紫烟太极路。伴身思师走天涯,一片冰心在玉壶。

于无形处显巨形

张晓东是接受我们采访的高东祥的第一个徒弟。据他讲,他们都是市电业局的职工,起初他刚从部队转业时并不看好高东祥练的太极拳,他自恃武警出身,练过散打搏击又年轻力壮,多次提出要比试比试。起初,高东祥总是腼腆地笑笑,并不应战。终十有一天,高东祥看实在拗不过,就说:“好吧,比就比一次。现在我站在背对墙而一尺的地力,你如果能推动我,让我后背接触墙而,即算你赢,你可以推二次。”张晓东一听,口里说着中、中、中,心里想的是哪能用三次,一次足矣。十是等高东祥站定后,他便发起挑战。第一次,他还担心冲击过猛,伤了对方身体,没敢用尽全身力量,不料对方纹丝不动,他才知道碰上了硬茬儿。第一次,他用尽全身力量,仍然没有成功。第二次,他动个心眼儿,故意打岔分散对手注意,然后,乘其不备,猛然发力。只见对力一脚下一个趔趄,身体向后倾去,不过就在背距墙而还有儿厘米的时候,却稳稳立定,他的挑战也以失败告终。从此,他对高东祥佩服至极,并止式拜其为师。后来,虽然张晓东当]领导,成]高东祥的上级,但他们之间的情谊更加浓厚,他对师父的敬重更有增无减。

付义冲是高东祥一个年轻的得意弟了,在省内陈式太极拳比赛中多次获得一等奖。他受师父影响,公益教拳5000多人,如今在南阳闹市区开了一家武馆。采访中我们特意提问他与老师之间是否有什么感人的故事。他憨厚地笑了笑,直言不讳地说:“那还真没有。”他的回答让我们有点失望。然而,他接下来说的一句话,却让我们眼前一亮。他说,“师父曾对我说要以公益之心办武馆,不能唯利是图或见利忘义,对我影响很大。”此言一出,让我们顿然醒悟:是啊,师父对徒弟的影响看似平淡无奇,实乃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不止和古人说的“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道理相契合吗?

“高老师,希望今后再收徒弟时,能给我留下一个名额。”说这话的是一个身价不菲的老板,也是一个痴迷的武术爱好者。像这样的商界成功人士,仰慕高东祥的威名,欲拜其为师成为入室弟子者大有人在。但,高东祥收徒更看重的是拜师人的品行操守和武术素养,与钱势没有一毛钱关系。人品不合格,名声不好者,就是有金山银山也不收。闻此,我们眼前再次一亮。

于平凡中见不凡

在跟随陈正雷老师国内、国际传播太极拳武术文化过程中,近10年来,高东祥又把一腔热而倾注于家乡武术文化事业的发展。

2010年10月9日,南阳市武术协会正式成立。以石天源为主席,高东祥、张齐军为执行主席的负责人,带领南阳市的武术运动驰入迅猛发展的快车道。

武术比赛连绵不断。从第一届的“浙川电力杯传统武术节”开始,南阳市武术协会每年举行此类赛事,形成了一个迄今己长达卜年的品牌赛事。

南阳市武术协会工作成绩斐然。南阳市武协连续两届(八年)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集体;执行主席兼秘书长张齐军被评为全国先进个人,并于2013年8月31日参加河南省体育代表团在沈阳受到习主席的亲切接见。

武术群体活动风生水起。在高东祥和南阳市武术协会的努力下,市区拥有87个武术推广中心,100所武术馆校;8所省级武术特色学校,12所市级特色学校;8千名注册会员,习武人数己达30万人。

太极拳进校园蓬勃发展。高东祥以陈式太极拳为基础,结合少儿的特点,特意编选了“六手四象功”“陈式太极少儿太极十三式”,并连续多年举办“小武星”公益暑期夏令营,在当地影响甚广。市多所小學在武术协会的辅导下,将陈式太极拳作为课间操演练,直接惠及数万名学生,极大地推动了太极拳运动在学校的普及和发展。

这一项项看似平凡的工作成绩,无一不渗透着高东祥和市武术协会班了全体成员的智慧、心血和汗水。这一些不起眼的平凡付出,铸就J南阳市武术工作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

“说到武术协会的成绩……”高东祥一脸真诚地表不,“完全离不川,武术协会班了成员和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执行主席张齐军作为一名处级退休领导干部,有丰富的组织领导经验,为武术协会开展各项活动,提供了可靠保证。还有武术协会副主席、产业委员会主任魏锦贤,无偿为协会提供办公和太极拳大讲堂场地,充分展示了他的博大胸襟和对中华武术的无限热爱……”对此,我们置身于这园林景观的办公环境里,感同身受,敬佩不已。

在此次采访活动就要结束之际,我们问高东祥:“以你的资历和名望,如果开办收费武馆,肯定会收入不菲。而你却全身心投入公益性太极拳武术推广工作,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你不感到后悔吗?”他微微一笑说:“我和有些人不一样,我有固定工作,稳定工资,不需要靠教拳谋生。我学拳不仅是为了自己强身健体,也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从练习太极拳中受益。不图名利,是我的本分。传播武术,造福社会,回报家乡,也算是我为实现人生价值而追求的一个目标吧!”他的回答声音不高,语调平静,却如黄钟大吕一般,在我们心头久久轰鸣。

南阳,古称宛。这里钟灵毓秀,鸾翔凤集,名人辈出,灿若星汉。这里山川秀美,楚汉文化底蕴丰厚,先贤文物古迹甚多。回城时,车了带着我们驰过位于自河之畔“淯水邀月”的人文景观时,远望李自举杯邀明月的雕像,想到这儿天的采访收获颇丰,不觉触景生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止是有了他们,一代代的守止、创新,才形成了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润泽着华夏儿女的心灵世界。

(部分图片由贝立果拍摄)

猜你喜欢
陈老师太极太极拳
我的科学老师
小陈老师来上课
我们的“开心果”
把人物写得生动活泼吧
练太极100%安全吗?
太极马扎(三)
太极达摩伏虎棍与太极达摩杖对练(一)
光影视界
太极Ⅱ
42式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