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国有企业党建“四化”问题的思考

2020-07-14 19:36仲昭鸿
青年时代 2020年10期
关键词:解决途径四化国有企业

仲昭鸿

摘 要: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支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国有企业的规模有了“大跨步”式的扩大,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侧面讲,我国“战天斗地”的发展建设历史,就是国企从无到有,从小规模发展到大规模的发展史。国有企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国内工业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四化”问题;解决途径

一、目前国有企业出现的问题

“弱化”问题,主要是指部分的国企内部党建工作不完善。还有部分国企内部党组织管理混乱,不能很好的履行职能,无法承担该有职责,使得有些对企业来讲是重大问题的决策得不到很好的贯彻实施。“三重一大”事项很多不是企业党委讨论决定的,而是由企业管理层通过一些会议讨论决定的。甚至有些国有企业变为了“一言堂”,成为了个别人士的“后花园”,企业的发展规划和策略由一个人进行决定,企业的资金也全凭个人安排。对“一岗双责”等完全不在意,只在意权利,不履行责任。还有的部分是“两面派”,这些都属于是典型的“弱化”问题。

“淡化”问题,主要是指部分企业不重视党建工作,只注重业务、轻视党建,对党的任务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基本上将所有的资源都用到公司的实际生产活动中,不重视甚至是忽略党建任务,没有明确党政是第一要务,治党责任是公司发展“牛鼻子”,没有坚持将党建工作和经营业务同谋划、同落实、同研究。这就无法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无法实现政治核心作用。

“虚化”问题,主要是指部分企业对党的规章制度贯彻不充分。部分国企把企业党建制度当成是“配角”、有名无实,党组织工作涣散。对“三会一课”等生活制度贯彻不到位,对中央八项规定的精神贯彻不认真,对各种制度精神执行打折扣,对各级党支部和个人没有将从严治党的要求进行全面落实。

“边缘化”问题,主要指的是部分企业将党建放到整个公司的边缘位置。没有确立党组织建设的引领地位,不能充分实现和发挥党组织的带头领导作用,进而无法进一步巩固党的领导地位。

二、“四化”问题解决的意义

就我国而言,国有企业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经济组织,它是具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属性的一种经济组织,它是我党科学建设和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政治和经济基础,是我国推动国家建设的主要力量。所以,我们需要解决“四化”问题,加强国企的党组织建设,这也是国企顺应时代和国家发展的要求。

解决“四化”问题,是现阶段巩固我党执政和阶级基础的要求。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工人阶级是我党执政的最牢固、最根本的基础,我国国有企业有超过千万的党员先锋,他们是国家进行重大民生工程、抗震救灾、科技创新、改善民生政策设施、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要想站得稳,基础必须牢。如果基础出现问题,必定会带来很多的消极影响。

解决“四化”问题,是我党在新形势下取得斗争胜利的需要。“十九大”上党中央明确了未来国内特色社会主义中心思想。现如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会面临很多之前从没有出现的新问题和挑战。在全面贯彻和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重大方针的使命下,在全面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下,在国际竞争的参与和合作下,要努力保证国家朝着健康、长远的方向发展,要积极推动“走出去”的战略,努力建设现代化强国。在这些任务中,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可依靠的最靠谱、能力最强的力量,企业一定要抓住机遇,找到方向,努力发展自己,发展国家经济,向世界展现我国的精神面貌。我们必须要促进国有企业的党政建设,将党的带头核心作用彻底展现,这样才能够促进企业向着科学的方向发展,才能够不断扩大规模,才能够充分实施其管理国有资产,促进资产升值的责任,并最终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解决“四化”问题,是国有企业不断努力发展,扩大规模,提升竞争力的需求。从第一家国企出现,一直到現在发展到如此规模,能取得这么优异的成绩,离不开党的领导。纵观国有企业发展历程,我们能够看到国企要想发展就必须要坚持党的正确领导,这也是相比其他企业来说国企所具备的特殊优势。解决“四化”问题,党就可以形成更科学的领导,更好地发挥党员干部和优秀人才的带头优势,更好地集聚整个企业的力量,进而实现党的政治优势逐渐转变为经济和市场优势,实现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四化”问题的相关思考和解决建议

(一)提高站位,以党建为中心

企业内部应该始终坚持“以党为中心,以党促发展”的思想观念,要对党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充分认识。要让党的领导作用在企业内充分发挥,要切实搞好党建工作,严格执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组织也应该积极领导企业进行改革,在改革的同时加强党建工作,加强党组织和相关工作机构共同建设。党组织领导者和其他人员同步配备,争取实现制度对接、体制对接和工作对接。

政治上,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严格贯彻和落实。在政治、工作以及思想上等都和党中央步调相同,要切实遵循党的政策和方针。

制度上,制定符合国家发展趋势的企业制度,将党组织和企业的管理结构有机融合,相互穿插,明确党在企业管理中的职权和职责。

工作上,根据公司的生产情况,减少和杜绝“工作和业务至上,党建为次”的情况出现。推动党建工作,并发挥其带动作用,引领企业发展壮大。国有企业还应该始终坚持扩大规模提升效益,科学合理管理国有资产并且逐渐增值,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发展的根基和出发点,以企业的发展态势作为党建工作的政绩和成效的体现,验证党建工作的好坏。

(二)固本强基,以建设为根本

全方位促进党建工作,如制度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反腐败廉政建设等等。要大力培养和引进一批具备较高科学素养的企业管理者,加强党组织在选人用人工作中的指导责任,始终坚持党领带干部,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企业管理制度和人才的选用和任用机制。在组织方面,要坚持“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制度,实行董事长和党组书记一肩挑。秉承董事会科学合理安排管理干部、党领导干部的原则,实际企业管理者应该依法履行管理职责。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治党,依法管理企业,优化法人管理结构。积极摸索和发现不但能够满足公司管理要求的,又能够满足党组织在企业选人用人工作中领导作用的方法。进一步完善符合市场规律的退出机制,实现“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对那些存在的问题,比如工作人员缺少,待遇较低,管理结构不完善的情况,应该履行“四同步”的原则,也就是党组织和企业管理机制同步,党建工作同步谋划,党政工作同步开始和党组领导和普通工作人员同步配置。在国有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之前,做好党建准备工作。根据不同混合所有制企业的不同优势,制定针对性的适合对应企业的管理方法、责任认定和工作方法。

(三)履职尽责,以责任落实为抓手。

更加深入地确认党组织建设重要意义和责任,将党建工作的效果作为主要成绩,来评定工作的好坏。坚持抓好党建是应该、不抓党建是失误、抓不好党建是失责的原则,努力建成书记抓、抓书记的管理机制。纪委工作人员也应该坚持原则,积极履行自身职责,要主动作为、执法必严、制度和原则至上、加强监督。党组织责任人也应该切实履行“一岗双责”,细化党组织建设工作,监督和领导相关工作。对那些违法乱纪、违背党建原则和纪律、“四化”问题严重的、出现大面积或者区域腐败问题的国有企业,不仅要对主体责任依法追责,对监督责任依法追责,还应该从严追求领导人员的失职失责问题。党组织还应该制定各级党组织的工作和生活制度,提升组织生活会、“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等活动水平,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批评。不断推进党员的教育,立足发展实际和社会大环境,推行颇有成效的教育方法,提升党员素质。不仅要对党员加强工作日工作时间的教育和管理,还要逐渐拓展到下班后的时间。加强对党员的考核,对那些出现问题、党性不足的人员,及时进行批评改正;对存在违法乱纪行为的,要从严依法进行处理,从根本上落实党建职责。

(四)齐抓共管,以融合发展为纽带

开展各项工作,必须要自身有足够能力。对“边缘化”问题的解决,必须要积极发挥党组织自身的作用,也就是党组织的政治和领导核心作用、党员的带头作用。国有企业党组织要以服务为本,在服务工作过程中来思考、批评、改进和发展。国有企业应该明文规定,对党建工作的总体要求进行明确阐述,明确党组机构设置,责任划分,工作任务分配等工作。要确立党组织在企业生产、决策、销售、监督等环节的责任、权力、工作方法等内容,让党组织科学融入企业的管理结构中。要严格执行分级责任,明确各级工作,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

四、结语

国有企业必须重视“四化”问题的解决,要发挥好党组织在国企中的政治核心以及战斗堡垒作用,才能促进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安平.探讨如何解决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四化现象[J].现代国企研究,2017(22):267-268.

[2]姚桂艳.当前国企基层党建增强四个意识重点的探讨[J].中国建材,2016(12):113—115.

[3]王蓓.關于做好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J].大庆社会科学,2018(2):41—44.

猜你喜欢
解决途径四化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新常态下高校会计监督与会计服务关系探究
电网规划设计与改造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探讨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