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脱贫攻坚的角度分析农村基层党建的作用

2020-07-14 19:36郝琴
青年时代 2020年10期
关键词:脱贫攻坚精准扶贫

郝琴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积极推动各级党委组织要认真落实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建设农村党支部、巩固党的基层执政能力,获得很大的成效。目前,“三农”建设不断深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新时代农业农村全面振兴,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农村农业建设和改革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关键词:脱贫攻坚;驻村工作;精准扶贫;农村党建

一、脱贫攻坚的新要求

2019年4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的讲话中强调,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直接关系攻坚战质量。总体来看,“两不愁”基本解决,“三保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要摸清底数,聚焦突出问题,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加大工作力度,拿出过硬举措和办法,确保如期完成任务。

“两不愁三保障”是指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石家坡村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着力构建了“三位一体”的内生推动机制。促增收,培育脱贫主导产业。立足石家坡村为典型山区贫困村的地理条件、资源优势及当地传统,工作队把支持在村居住贫困户发展山区养殖、改善人居环境作为帮扶工作的主攻方向;对不在村居住的贫困户,则把帮扶重点放在了支持劳务输出、务工就业等方面。实践证明,这一思路还是比较切合当地实际的,在帮扶工作中也得到了较好落实,并得到了方方面面的认可。

二、农村基层党建的新形势

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连接国家和农村的重要纽带,农村贫困地区党的组织要实现农村的脱贫摘帽,带领农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深入了解农村贫困群众的实际需要。以实地调查为基础,提高农村党组织党的基层服务水平。党的农村基层组织要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提高自身的本领和服务能力,要有带领全村农业贫困人口打赢脱贫攻坚战斗的信心,以发展当地农业特色的经济,提高农业人口收入为主要工作方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提升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要想发挥好精准扶贫的优势,关键在用人。脱贫攻坚的工作能不能搞好,村民脱贫的信念坚不坚定,关键是要看村委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的干部,特别是党员的水平,党员在领导村里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发挥着核心引领作用。党的基层组织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完善党员干部对于脱贫攻坚工作的考核机制。不断吸纳优秀的党员加入脱贫攻坚的队伍,培养一批真心实意帮助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优秀党员,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水平和能力。面对新时代、新思想、新要求,基层党组织是推进基层工作的核心领导,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导向,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精神,完善贫困人口的档案登记,确保不落下一个困难群众。

石家坡驻村工作队用真情,全力解决群众困难,始终把贫困群众的衣食住行、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暖民心、办实事。春节来临之前,多方发动县内旅游企业奉献爱心,捐资捐物,对石家坡村的贫困户展开了节前慰问行动,送去了过节食品、防寒衣物、扶贫政策挂历等慰问品。2019年,石家坡把“助力脱贫”确定为单位主题党日活动主题,6月,组织文旅局党员走进石家坡村访贫问寒,为在村贫困户送去蔬菜等慰问品,让贫困户感受到了党的关怀。10月,组织文旅局党员走进石家坡村访贫问寒,为在村贫困户送去蔬菜等慰问品,让贫困户感受到了党的关怀。第一书记与工作队成员多次为贫困户维修出现故障的家用电器、更换破损的烟道炉筒、为贫困群众义务采购蔬菜药品、动员爱心企业捐资捐物奉献爱心等,这些点滴小事、实事、琐事,贫困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进一步拉近了第一书记、工作队、帮扶责任人与贫困户的距离,贫困户的获得感与满意度明显提升,第一书记、工作队员真正成了贫困户的“家里人”“知心人”。

三、農村基层党建需要脱贫攻坚的助力

农村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相辅相成,是农业农村农民精准扶贫的重要保障。农村基层党建和精准扶贫的首要特色,就是在农村基层党建的领导下实现两者深层次的结合,将党的组织能力转化为精准扶贫能力,两者互为一体,使精准扶贫既有坚强的组织保障,又能切实提高脱贫的效果,实现贫困村的“摘帽”。

按照平遥县脱贫攻坚工作整体部署,石家坡村要于2019年实现整村脱贫目标。石家坡村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坚持问题导向与结果导向,进一步认真审视工作中的差距与不足,落实更加有效的举措,认认真真查缺补漏,扎扎实实整改提升。

一是把握工作重点。坚决贯彻、执行县乡两级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从脱贫政策宣贯、特色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实施、基础资料提升完善等方面入手,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各项扶贫工作任务,确保帮扶对象、责任人、任务、措施、效果“五落实”。二是推进项目建设。立足帮扶单位的职能特点和石家坡村的基础条件,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进一步坚定产业脱贫的信心,实施好黑山羊养殖脱贫项目。三是全力维护稳定。乡村两级全力维护好石家坡村安定团结的发展大局,严格遵守乡村干部驻村结对帮扶的各项工作纪律,妥善处理好乡干部、帮扶工作队、支村两委干部、第一书记、工作队员之间的关系,尽心竭力维护石家坡村安定团结的发展大局。

石家坡村通过乡村两级、帮扶单位和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石家坡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明显增强,党建统领下的脱贫攻坚取得了良好工作成效。面对晋中市提出的“一稳定、两不愁、三保障、四连通、五洁净、六要六有”的更高要求,全体工作队员狠抓实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石家坡村集体经济提升稳步推进,脱贫攻坚档案资料的整理日益完善,脱贫项目对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的作用明显提升。

四、脱贫攻坚能增强农村基层党建的凝聚力

对于农村基层党建和精准扶贫,农村基层党建是基础,重视基础党建就是重视扶贫,抓好扶贫有助于基层党建水平的提升。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的决胜之年,“冲锋号已经吹响”。脱贫任务艰巨而繁重,剩下的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难啃的硬骨头。脱贫工作要继续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精准施策,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

夯实党建基础,筑牢基层战斗堡垒。始终把基层党建工作作为脱贫攻坚第一要务,建强支部堡垒,使党支部成为村里脱贫摘帽的主心骨。石家坡村扶贫养殖场,实行“村集体+贫困户”的运行机制,彻底告别村集体多少年“手中无米”的历史,支部带领群众脱贫增收能力的增强,树起了支部的威信,让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群众对班子和干部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得到了极大提高。同时,把支部标准化建设作为破解“党员难集中、活动不经常”的有效抓手,坚持每月组织召开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开通“石家坡先锋群”,随时推送党建信息,定期发布学习内容。支部党员开展集中讨论议事,对支部活动室进行了扩建维修,配套了电视、阅览室、文化图书、户外音响等设施。支部战斗力、凝聚力的提升筑牢了干群关系“连心桥”,党员干部真正成为了脱贫致富的“领头雁”。

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石家坡村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因地制宜,出实招,改善群众人居环境。贯彻落实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的工作部署,在2018年完成室内工程的基础上,今年又全面完成了石家坡村的室外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石家坡村在村居住贫困户的人居环境、村容村貌、户容户貌得到彻底改善,受到了贫困群众的广泛好评。村民就医条件得到改善,石家坡实现旅游厕所革命,内部配套洗澡淋浴设施,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卫生条件。在包村县领导关注下,村内移动信号、互联网实现全覆盖,第二水源地完成通水入户,通村道路硬化完成基本建设。这一系列措施的实行,不仅改善了农村贫困人口的居住环境,更是增强了农村基层党建的凝聚力。

五、结语

农村基层党建作为党群组织的基础,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内在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好农村基层党建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经验,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同样,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还指出,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在新时代、新思想、新条件下,石家坡村将农村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互为一体,以“抓党建、促脱贫”的理念,实现該村人口全部脱贫。

参考文献:

[1]崔乃红.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耦合新模式——以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为例[J].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理论学习),2019(11):50-52.

[2]贺卫,李亮.农村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研究初探[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6(1)64-69.

[3]黄丽沙.浅析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8,27(19):183-184.

[4]陈秋贵.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J].紫光阁,2016.21(6):94.

[5]董鹏鹏,李庄.基层党建助力脱贫攻坚问题研究——以毕节市为核心的考察[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8,11(12):96-100.

[6]赵慧杰.打赢脱贫攻坚战对河北省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拓展研究——以张家口为例[J].改革与开放,2016,14(23):38-39.

猜你喜欢
脱贫攻坚精准扶贫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天柱县整合涉农资金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