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高专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

2020-07-14 19:36熊鑫
青年时代 2020年10期
关键词:高职高专就业思政课

熊鑫

摘 要:高职高专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应该积极迎合时代的需求,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将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和相应的专业理论教学有效结合。高职高专院校通过整合教学资源、培养优质教师队伍等方法,来满足社会对于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教学要求。本文先说明就业为导向下高职高专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的必然性,然后说明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高专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策略。

关键词:就业;导向;高职高专;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

我国相关教育部门已经明确规定对于高职高专院校来说,需要以就业为其导向来开展相应的教学。那么在这样情况下,如何满足就业导向需求,就成为当前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重点。当前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教学并不适用于自身发展,所以就应该根据高职高专院校的实际情况来开展教学,这样才能够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相应人才。

一、就业为导向下高职高专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的必然性

(一)受到高职高专教育办学方向影响

在我国教育不断改革的背景下,人们对于高职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划分越来越明确。与此同时,国家也在这其中提出更加适合高职院校发展的相关策略。相关政策中明确指出,对于高职高专院校来说,应该培养出能够适用于当前一线需要的应用性人才,而高职高专教育又不同于传统教育,只有真正贴合市场才能够发挥自身价值[1]。以就业导向为基础来进行创新,能够更好的创造出符合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教学模式,如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等。

(二)改变当前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教学现状

在高职高专教学过程中,学生认为专业课较为重要,对于思政课并没有过多的重视。在这样思想的影响下,他们就会排斥思政课,不能有效激发学习兴趣,进而无法有效取得相应的学习效果。从当前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一些学生虽然觉得对于思政课实践教学有一定作用,但是缺少参与度。所以,就需要让高职高专思政课不流于形式,通过对其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创新,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真正参与到其中。只有让高职高专思政课实践教学能够符合学生的未来发展,才能够发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价值。当前高职高专学生的最大目标就是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所以,高职高专思政课实践教学就要以就业为导向来进行。

(三)高职高专大学生职业发展的要求

相关会议中对于高职高专大学生曾提出职业力的概念,也就是指能够有利于高职高专学生毕业的相应能力,在这其中包括专业技能、人格魅力等[2]。思政课实践教学就是提升学生道德素养的一种方法,如果思政课实践教学没有以就业为导向,那么就会导致思政课实践课程失去实效性,无法满足高职高专学生未来的发展需求。

二、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高专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原则

(一)与专业课积极融合

当前,很多高职高专学生不能真正认识到思政课和专业课之间的联系,在学习过程中沒有将思政课作为重点。想要改变当前的这种情况,就应该积极将思政课和专业课有效结合,了解在这其中能够符合高职高专学生实际情况的相应策略,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方法,让思政课更加能够符合学生未来的发展。

(二)与行业实现有效合作

高职高专院校主要就是为社会输送一线实用性人才,这些人才自身不仅需要具备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高素质、高素养,这样才能让学生满足社会需求。但是,一般实践课程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只有让学生真正深入到实践中才能够获得学生的认可。所以,思政课应及时利用社会、企业资源,积极和相关行业进行合作,设置相应的实践课程,充分提高思政课教学有效性。

(三)与理论教学有效融合

对于思政课的理论部分来说,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让学生能够在实践参与过程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理论,并且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所以,思政课程应该在保证学生理解理论的基础上来开展实践。

三、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高专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策略

(一)健全组织领导保障体系

当前我国越来越重视思政课实践教学,并且为了能够让思政课实践教学顺利进行,要求将思政课实践教学纳入到对高职高专院校办学质量考核中。一方面,这些政策的落实需要高职高专院校的积极帮助,而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较为复杂,需要社会实践和相应的行业需求有效结合,如果只是依靠思政课教学部门是无法有效完成[3]。所以,想要完成这一工作,就应该完善高职高专院校的领导体系,让其各部门之间能够积极沟通,进一步推动高职高专院校教育资源的进一步整合。与此同时,也应该对思政课实践教学加大资金支持,给予相应的政策帮助。

(二)建立职业导向型师资队伍

想要以就业为导向来进行高职高专思政课实践教学,就需要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职业思维的思政教学队伍。当前我国非常重视“双师型”教师,但是没有将思政课教师也纳入到其中。而如果教师不了解行业发展实情,那么就不能正确引导学生来完成思政课实践教学。所以,思政教师队伍也要注重双向发展。并且在这过程中聘请优质企业员工,参与到思政课实践教学中,让学生能够在这其中更好地成长。

(三)加强与企业的联系

在就业为导向的背景下,主要目的就在于建立开放的教学体系,进而来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需要引导社会、行业等多方面人员参与到其中[4]。虽然社会和学校在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始终没有真正建立开放式的社会实践教学模式,无法有效发挥学生自身的专业特点。所以,想要保证基于就业导向下的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能够顺利开展,就应该让院校和相关企业有效联系。要以学生自身专业发展为基础,建立相应的实践基地。还应该以服务为发展目标,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视,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

(四)建立多元化考核模式

对于思政课实践教学而言,考核方式要与其它课程有所不同,要通过考试来推动学生学习,这就需要建立多样化的考核模式。首先,考核方法应该多样化,不能够只通过思政课教师来完成,还应该同辅导员、实践基地教师、相关单位等意见相结合,考核的内容应该更倾向于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表现。其次,在考核过程中,对于高职高专思政课实践考核不能只注重实践报告,更加应该了解学生在实践中自己的感悟和想法,应该以发展的角度来明确社会实践的最终结果。

(五)建立完善的思政课社会实践质量监控体系

在就业导向下的高职高专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否能够顺利发展,需要思政课社会实践质量监控的帮助[5]。因为,就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而言,其内容和过程较为复杂,那也就直接决定着社会实践质量监控体系的复杂。对于高职高专思政课实践教学而言,在就业导向下要让学生能够体验到实际生活,学会自我反思。所以,质量监控体系就应该充分考虑到实践教学对于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通过完善社会实践质量监控体系来充实学生的实践内容。

针对这种情况,要保证社会实践质量监控体系应该是开放性的,也就是要打破学校单一的监控制度,应该将学校、社会和相关部门有效统一,建立更加完善的监控体系[6]。还应该保证社会实践质量监控体系有一定的延展性,不能够将固定时间内的结果作为实践教学的评价标准,应该从发展性的角度来完善社会实践质量监控体系。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社会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高职高专院校应该积极改变教学模式,特别是思政教学。正确的思政教学能够规范学生的行为和思想。因此,高职应该以就业导向为基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社会实践质量监控体系,通过这些方法让思政课社会实践能够真正发挥自身的作用,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史新松.高职高专思政课实践教学有效评价策略的探究[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551-553.

[2]杨柳.提升新时代高职高专思政课实践教学亲和力研究[J].福建茶叶,2019,41(9):100-101.

[3]杨健.就业导向下的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10):124-125.

[4]巩艳君,刘玉玲.关于高职高专“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思考[J].齊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5):106-107.

[5]吴秀平.基于就业导向下高职高专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8,5(15):305-306,317.

[6]李程程,崔艳萍.高职高专思政课“双融合”实践教学模式探析[J].林区教学,2017(9):77-78.

猜你喜欢
高职高专就业思政课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