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研究分析

2020-07-14 19:36阴蕾
青年时代 2020年10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阴蕾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发展模式的转变,当前农村出现部分劳动力群体转移,由此产生了一批农村留守儿童。虽然近几年在党和国家的关注下,留守儿童的数量呈现下降趋势,但留守儿童的问题依然比较严峻。例如,留守儿童的在成长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长期被忽略,这给留守儿童发展埋下巨大隐患,也导致部分留守儿童成为问题儿童或者受害者群体。因此,需要高度关注当前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这对于留守儿童未来发展、实现自我价值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留守儿童;对策

一、引言

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长期被忽视,导致农村产业发展相对落后,进而农村劳动力留在农村工作所获收入无法满足日常生活所需。而根据托达罗劳动力转移理论可知,城乡收入差距是导致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的主要原因。因此,城市高工资吸引农村劳动力流入,而农村产业薄弱导致农村劳动力流出,两种力量相互作用,从而导致农村劳动力外出现象较为普遍,由此也产生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学术界对其研究较为普遍,但是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当前阶段,农村留守儿童更需要通过自身思想的转变实现未来发展的转变。因此,研究如何提升農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研究,现有研究集中在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其对策分析主要集中在从外部环境着手进行改善。但是,这种外部环境的改善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主要方式还是要靠农村家庭内部教育以及学校引导。因此,本文旨在通过从思想观念、道德与法制规范综合分析出农村留守儿童目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从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同辈群体多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从而能够对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发展。这不仅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提供更加开放的视角,而且也能够进一步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观念相对落后

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农村留守儿童大多数都是由爷爷奶奶代为监护。因此,在思想观念方面,农村留守儿童对于地方传统习俗具有很强的保留性,尤其是在传统的陋习上保留较多,并且会将其延续很长时间。与此同时,农村留守儿童在情感方面也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据学者调查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中有31.2%的孩子性格较为内向、胆小怕事;10%的孩子遇事冷漠、不喜欢与他人交流,不合群,缺少同情心;14.3%的孩子脾气暴躁、遇事好冲动;20.5%的孩子较为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意识;16.7%的孩子比较自卑、对事情比较敏感、多疑。”[1]

(二)道德规范与法律意识薄弱

由于缺少监管以及正确利用手机的知识,农村留守儿童极易陷入网络文化和西方思潮的漩涡。并且,当前的“网红文化”“快手文化”等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形成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规范具有巨大的阻碍作用。尤其是在进行社会实践方面,会形成“知识无用论”的误区,陷入只要愿意在网络上做主播,就能获得巨额的收入等误区,从而忽视社会的道德规范要求。

另外,中国司法大数据统计显示,2016年初至2017年底,全国法院新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农村地区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占比为82.06%,留守家庭的未成年人排名第三[2]。由此可见,农村留守儿童在法律意识和自我行为规范上存在严重缺失。

三、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产生的根源

(一)监护人思想政治教育意识与知识缺失

对于隔代监护人,即主要由爷爷奶奶行使监护人的权利,由于年龄差距较大以及老人对于现代儿童教育理念、知识严重缺失,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并且,大多数监护人只停留在让儿童能够吃饱穿暖的层面上。因此,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家庭教育是缺失的[3]。

对于亲戚监护人或者自我监护,思想政治教育在此时发挥作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尤其是对于自我监护,由于其自身缺少价值判断的意识以及约束自我的能力,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并不能够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对于自我成长的重要性。

(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足

首先,农村教育缺乏多元评价体系,尤其是我国的西部地区,学校教育还是停留在为了考试而学习。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专职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大多是由班主任老师代为实施。另外,一些教师并未将教学重点放置在思想政治教育层面,因此,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还有待进一步提升[4]。最后,学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营造能力有限,在农村,很多学校没有重视安排合理的社会实践培养儿童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和法制观念。

(三)同辈群体的消极效用

同辈群体是指由家庭背景、年龄、爱好、特点等方面比较接近而形成的比较密切的群体[5]。同辈群体在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由于农村留守儿童本来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缺失的群体,很多关于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和法律观念的错误认识来源于同辈群体的传播。其次,农村留守儿童家境差距大,容易在群体中发生攀比心理和自卑心理,从而会有否定自我的意识。最后,同辈群体在正常的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合理的引导。

(四)社会媒体引导有误

当今社会处于信息时代,新闻媒体主体大众化、内容复杂化等原因加重社会媒体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播的难度。这导致社会主流媒体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普及传播的环境,很多有效信息不能到达需要终端,难以引起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并且,由于农村留守儿童本来就处于辨别是非的人生阶段,获得的信息来源有限,最终将这些不良媒体传播的片面新闻认定为真实原因,对社会、对制度产生否定的想法。社会媒体的正确引导,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培养监护人思想政治教育意识

首先,要让留守儿童的家庭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對于留守儿童的人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家长而言,要及时与留守儿童沟通、疏导,以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其次,加强对监护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灌输。从学校和家庭两个层面进行宣传,充分利用案列分析,让监护人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最后,农村干部要关注留守儿童家庭。在日常宣传活动中,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普及专栏,积极传播正确的思想观念、法律规范内容。

(二)提升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力

首先,合理安排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不能以考试为主导而只重视考试分数高的科目、忽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其次,学校要积极引进思想政治教育专职教师,抛弃传统的班主任即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观念,切实制定好符合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特殊性及其成长的需求,形成留守儿童成长档案。最后,学校要积极组织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实践活动,形成专题活动、特色活动、定期活动,补齐农村留守儿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短板。

(三)形成良好的同辈群体氛围

首先,从监护人层面而言,作为监护人应当关注留守儿童的同辈成员、了解最新的动态,与其多交流、多沟通、多疏导。其次,从学校层面而言,学校在组织学生活动时,要有目的培养同辈群体的氛围,用激励机制,实施正向激励促使农村留守儿童能够在活动中参与到不同的群体中去;并且实施有计划、有目的的分组活动和集体活动,促进这些留守儿童与不同群体的同辈接触,为自己选择不同的同辈群体交往提供更多可能空间。最后,作为同辈群体,在交流活动中要以促进自身的发展为目标,加强与监护人和学校教师的沟通,在出现心理问题、思想问题、法律困惑时,不能只单一借助于互联网媒体等网络工具,更不能局限于在同辈群体中互相交流借鉴经验,还是应该向监护人、学校教师或者专业人士表达自己的困境,从而重新回到正确的道路或者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方向。

(四)加强对社会媒体的监管与监督

在新媒体时代,社会媒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从政府职能部门层面,要净化网络空间,对于社会媒体尤其是自媒体发表的文章要严加把关,对于危害儿童思想、腐蚀儿童观念的内容要从源头上杜绝,对于屡次歪曲事实,传播误导信息的媒体进行行政处罚。其次,应当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网络信息素养的教育与培训,区分是否符合法律要求的内容,提升其使用互联网搜寻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并提高其辨别网络信息真假的能力。最后,加强对社会媒体的监督,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各级都应当高度重视监督社会媒体的重要性,防止其滥发毫无实际价值甚至是错误的信息。

参考文献:

[1]安德虎,赵淑琴,张世礼.农村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4):57.

[2]从司法大数据看我国未成年人权益司法保护和未成年人犯罪特点及其预防[EB/OL].(2018-06-01)[2020-02-26],http://www.court.gov.cn/zixun-xiangqing-99402.html.

[3]李艳红.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17(6):73-74.

[4]王秋香.学校环境与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J].学术论坛,2007,030(006):202-封3.

[5]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