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2020-07-14 20:47蔡爽刘柏汐王黎光刘春松
青年时代 2020年10期
关键词:研究生心理健康

蔡爽 刘柏汐 王黎光 刘春松

摘 要:为了解河北某综合类高校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给高校开展心理辅导及研究提供参考,本文通过网络问卷的形式对河北某综合类高校研究生进行调查,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定,回收有效问卷1 730份。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一般;各因子阳性检出率方面以强迫、饮食睡眠、人际敏感检出率最高,分别为6.8%、1.3%和1.2%;大部分研究生心理问题的产生没有明显的性别倾向;不同专业类别的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强迫维度存在明显差异,文科研究生得分最高、医科研究生最低。这表明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一般,强迫、饮食睡眠和人际敏感是主要表现问题,强迫问题需重点关注。

关键词: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研究生

现如今,作为教育系统中一个较高层次群体,硕士研究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在学业、择业、生活等多方面的压力,从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自心理卫生运动开展以来,国内外心理学界、医学界等就一直十分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1],研究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所以本文将通过调查研究河北某高校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现状进行初步了解,探究研究生在心理健康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基本情况

本研究通过网络问卷的形式对河北某综合类高校研究生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 730份,问卷回收率为92.7%,样本的基本构成情况:男生707人(40.9%),女生1 023人(50.1%);研一902人(52.1%),研二555人(32.1%),研三273人(15.8%);专业类型为工科类的学生422人(24.4%),医科类学生689人(39.8%),理科类327人(18.9%),文科类292人(16.9%)。

本研究采用一般调查资料表和症状自评量表。一般调查资料表包括性别、年级、专业等。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量表)[2]采用1986年吴文源修订版对研究生心理状况进行评定,包含90个项目的自陈症状量表,量表共有9个因子,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该量表主要是针对当前一段时间心理症状的测量,分数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

二、结果

(一)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情况

SCL-90与全国常模比较,研究生的SCL-90在躯体化(t=-6.059**)、人际敏感(t=-8.618**)、敵对性(t=2.931*)、偏执(t=-3.716**)均分上低于全国常模,强迫(t=8.428**)、焦虑(t=4.947**)、恐怖(t=4.579**)、精神病性(t=6.583**)抑郁上高于全国常模,但均分、抑郁结果不存在明显差异,(t抑郁=0.014、t均分=0.475)。

(二)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SCL-90)阳性症状情况

在各类阳性症状中,出现强迫症状的硕士研究生人群最多,共118人,比例达6.8%;其次是饮食睡眠24人,比例为1.3%;人际敏感,有22人,比例为1.2%;敌对性16人,比例0.9%;偏执和抑郁均为9人,比例为0.5%;焦虑为3人,比例为0.1%;躯体化和恐怖均为1人,比例为0.05%。

(三)不同性别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笔者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性别研究生间心理健康状况差异,发现不同性别研究生在强迫(t=-2.233*)、抑郁(t=-2.329*)、焦虑(t=-2.573*)、恐怖(t=-3.608*)这些维度上存在明显差异,得分上女生高于男生,其余9项因子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在这一群体中大部分心理问题的产生没有明显的性别倾向,应该普遍关注。

(四)不同专业类别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笔者运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专业类别研究生间心理健康状况差异发现,不同专业类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强迫维度上存在明显差异(F=3.001*),其中文科研究生得分最高、医科研究生最低。

三、讨论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一般,躯体化、人际敏感、敌对性,偏执、上低于全国常模,强迫、焦虑、恐怖、精神病性上高于全国常模。这与毛富强[3]研究结论一致。可能因为研究生较本科生而言,有更大的学业、就业和婚恋压力,如若处理不当,则会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此外,研究生中存在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饮食睡眠、人际敏感这三方面,这部分人群及相应症状将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女性研究生在强迫、抑郁、焦虑、恐怖这些维度上得分高于男生研究生。这可能因为家庭和社会对男女的社会期望不同从而导致的性别差异,并且由于女性特有的心理与生理特点[5],在诸多压力如科研、工作、婚恋等的冲击下易出现紊乱,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的发生。在遇到令人抑郁、焦虑的事件时,男性相对豁达,女性更容易产生相对持久的不良情绪,而男性习惯通过一些体育运动发泄自己,及时克服不良情绪的干扰,从而维护自身心理健康。

医科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优于其他学科类型的学生。这与李建明[6]和张洋[7]研究结果一致,可能与医学研究生本科期间已学习了心理学、生理学等相关知识,对健康概念认识比较深刻,懂得适度的自我调节有关。而文科专业心理健康状况最差,这与史清敏的研究结论一致[8],这可能是因为文科生思维较活跃,感性思维占多数有关。

四、建议

(一)建立个人心理档案,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评估和防护

高校应每年定期开展新生入学的心理普查,初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了解每位新生心理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同时定期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普查,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有全方位了解。

(二)对不同心理困扰研究生采取针对性心理辅导,提升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

针对强迫症、人际交往障碍等进行专题讲授,结合团体心理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防护能力,同时针对问题比较严重的研究生,要做到及时关注,重点关注,定期心理辅导。

(三)健全机构,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服务体系

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交流站,成立“学院—辅导员—班委”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服务体系,使心理健康辅导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引导研究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状况,积累心理健康知识

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使每位研究生对自己的心理有充分的了解,或通过举办“525心理健康节”活动,使研究生参与其中,通过参与趣味活动及时了解自己的内心想法。此外,学校可以建立关于研究生心理健康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心理测评试题和緩解心理压力的心理学常识,让学生积累心理知识。

综上所述,在教育系统中,研究生的教育是较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完备的心理素质是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全力投入科研工作、实现人生和社会价值的重要保障。高校教育工作者应时刻注意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心理档案,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完善心理教育服务体系,预防不良心理问题的产生,从根本上提升研究生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黄艳苹,李玲.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Meta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5):366-371.

[2]金华,吴文源,张明园.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12(5):260-262.

[3]毛富强.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特征及生活事件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10):663-665.

[4]杜婷.286例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23(4):87-91.

[5]张永,王津雨,武学玲.医学研究生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2):112-113.

[6]李建明,张小远.军队医科大学学员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5):571-573.

[7]张洋,李莎莎.初始学历为专科的护理硕士研究生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3,28(6):83-85.

[8]史清敏,王增起,王永丽.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2(3):27-29.

基金项目:课题名称:华北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我校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多维度评估与筛查研究》课题项目编号:Q1707。

作者简介:蔡爽(1990—),女,汉族,河北唐山人,博士研究生在读,讲师职称,教师,研究方向:研究生教育工作。

通讯作者:王黎光(1989—),男,汉族,河北唐山人,博士研究生在读,讲师职称,教师,研究方向:本科教育工作。

猜你喜欢
研究生心理健康
研究生美术作品欣赏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跌宕起伏的心理健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