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移动终端健康信息搜寻行为调查结果分析

2020-07-14 20:47李红
青年时代 2020年10期
关键词:移动终端大学生

摘 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现如今几乎所有人的生活都离不开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设备,利用移动终端进行信息搜寻更是逐年递增。本文以大学生群体为对象,研究其在移动终端下的健康信息搜寻行为。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存在健康信息搜寻动机,在搜寻过程中偏向于利用移动终端自带浏览器,对于健康信息的关注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同时,搜寻方式更偏向于用自然的语言去描述,缺乏专业的医学知识。当然,正因为如此,再加上移动终端健康信息的混杂,大学生移动终端健康信息搜寻体验感有待进一步提升和优化。

关键词:大学生;移动终端;健康信息搜寻行为

一、问题的提出

2019年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与五年前相比,移动宽带平均下载速率提升约6倍,手机上网流量资费水平降幅超90%。“提速降费”推动移动互联网流量大幅增长,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移动信息搜寻。2018年第一季度的《中国网民科普需求搜索行为报告》显示,中国网民移动端的科普搜索指数为16.17亿,是PC端的3.38倍。而且在信息搜寻过程中,“健康与医疗”越来越受广大网民的关注,在八大主题的搜寻指数中环比增长30%,位居第二。由此可见,网民的搜索更倾向于移动端,大学生作为中国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设备更是他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基于移动终端的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研究是值得且应予以关注的一大研究领域。

大学生作为特殊群体,是移动终端使用者的重要组成部分,且越来越留意和关注健康方面的信息。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大学生移动终端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有助于大学生移动终端健康信息搜寻体验的提升,同时也可以为健康信息服务提供方优化健康信息、提升服务质量等提供参考。

二、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一)调查问卷设计

为了深入了解移动终端环境下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现状,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数据收集。问卷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如表1所示):第一部分共8道题,为基本情况调查,包括人口统计特征、检索经验、健康状况、移动终端使用情况等;第二部分共23道题,为移动终端健康信息搜寻行为调查,包括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动机、搜寻渠道、搜寻内容、搜寻策略、搜寻体验等。

(二)调查问卷发放与回收

问卷发放时间为2019年10月至2019年11月。主要采用的是问卷星等电子问卷投放形式,截止到2019年12月初共回收问卷150份,剔除无效问卷11份,共得有效问卷139份,问卷有效率92.67%。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样本基本信息

本次共有139名被调查者,从性别构成来讲,男生占比45.83%,女生占比54.17%;从年龄构成来讲,主要集中在20岁以下和21~25岁两个年龄段;从学历构成来讲,以本科生为主,占比88.49%;从专业构成来讲,主要涉及文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从检索经验来讲,超过53.96%的学生都没有学习过信息检索相关课程;从身体状况来讲,仅有12.23%的学生觉得自己的身体状况一般,2.16%的学生表示自己处于患病状态;从移动终端、移动互联网使用情况来看,87.77%的学生手机使用年限都在3年以上,91.37%的学生平均每天使用的时间都在3小时以上。由此可见,所调查学生基本没有专业的医学、检索知识,身体状况良好,对移动终端设备、移动网络有很大的依赖性。

(二)大学生移动终端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分析

1.搜寻动机分析

根据调查问卷分析,可发现大学生移动终端健康信息搜寻动机呈现出多样性特征,主要可分为客观和主观动机。从客观层面讲,因为移动终端设备具有搜索时间地点不受限制(72.66%)、操作方便(71.94%)、信息量大(73.38%)等优势,大学生愿意选择移动终端进行健康信息搜寻。从主观层次讲,大学生有潜在的健康信息搜寻需求。据统计,有81.29%的大学生认为他们会在自己对某方面健康信息感兴趣的情况下进行健康信息搜集,74.82%的大学生会在自己或家人身体不舒服的情况下通过移动终端搜寻相关信息,68.35%的大学生会通过移动健康信息的搜寻来为自己改善生活方式提供建议和指导。

2.搜寻渠道分析

问卷分析表明,大学生在利用移动终端设备进行健康信息搜寻时,经常会用到的搜寻渠道有手机自带浏览器(83.45%)、搜索引擎(如百度、谷歌等)(66.91%)、社交平台(如微博)、移社交平台(如微博、微信、QQ等)(43.88%)等。可见,大学生更偏爱使用移动终端自带浏览器作为搜索入口,这主要是因为移动设备自带浏览器的导航功能丰富,囊括了大学生常用的“百度”等搜索引擎,可选择性多、使用便捷。除此之外,研究还发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会选择各种社交平台来搜寻健康信息。例如,通过关注“丁香医生”等微信公众号,来获取健康信息。少有大学生会选择专业类的健康网站、医疗网站、医疗数据库来搜寻健康信息,说明专业类健康信息搜寻平台仍需加强建设,提高吸引力。

3.搜寻内容分析

研究发现,性别因素显著影响大学生搜寻健康信息的内容。男大学生关于健康信息的搜集主要集中在疾病、生活方面(72.73%),疾病方面主要关注的是疾病的预防(77.27%)、诊断(63.64%)和治疗(68.18%),生活方面主要关注的是戒烟戒酒(68.18%)、饮食作息(59.09%)两大方面。女大学生除了对疾病、生活方面的健康信息关注以外,也很注重养生保健。而且,对于疾病方面,除了会关注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等信息,也会关注病因(61.54%)。在生活方面,减肥、健身是女大学生首要关注的,高达86.32%。除此之外,关注度比较高的还有饮食作息(77.78%)、美容(65.81%)、月经(61.54%)等。由此可见,性别的差异性会导致健康信息搜寻内容的差异性。

4.搜寻方式分析

在进行健康信息搜寻时,43.88%的大学生会用自然语言描述进行搜寻,38.85%的大学生会根据搜索框弹出的关键词推薦进行搜索。仅有17.27%的大学生表示会用较为专业的医学词汇去描述。可见,大学生的健康教育仍有待进一步加强。同时,在搜索过程中64.03%的大学生表示会变更关键词1~2次,以期得到更加专业、有效、全面的信息。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超过一大半的学生在健康信息检索过程中,将时间大都花费在健康信息的浏览阶段,鲜有大学生会持续跟踪、采集、验证健康信息。

5.搜寻体验分析

在利用移动终端进行健康搜寻信息的整个过程中,43.88%的大学生表示对于搜寻到的健康信息,不确定是否满意。造成这种现象主要原因是移动终端信息的庞杂混乱,相关结果太多,导致大学生无法准确判断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实性。正如大学生表示在搜寻过程中会出现广告太多(76.98%)、标题与内容严重不符(71.94%)等现象,这都会让其产生厌恶,从而停止搜寻,影响大学生的搜寻体验,降低大学生的搜寻满意度。当然,毋庸置疑,大多数大学生表示自己习惯利用移动终端去进行健康信息的搜寻。所以,我们要做的是优化移动终端健康信息,做好信息的筛查工作,提高健康信息的真实性、新颖性和有效性,提升大学生的搜寻体验感。

四、结论

总的来说,利用移动终端进行健康信息搜寻已成为现代大学生的必然趋势之一。移动终端的便捷性、灵活性让大学生愿意并且习惯使用移动终端搜寻健康信息。在搜寻渠道方面,大学生更偏爱使用移动终端自带浏览器进行搜寻。在搜寻内容方面,存在很大的性别差异。在搜寻方式方面,大学生善于用自然语言去描述。在搜寻体验方面,由于大学生基本缺乏专业的医学背景,再加上移动终端上健康信息的混杂性,让大学生的搜寻体验感较低。因此,今后,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大学生的健康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健康意识,增强大学生的医学知识。另一方面,要做好移动终端健康信息的整顿工作,优化健康信息内容,提升健康信息质量。

参考文献:

[1]刘鑫.大学生从新媒体中获取健康信息行为偏向研究[J].东南传播,2015(12):90-92.

[2]叶凤云,苗向国.大学生移动搜索行为调查研究[J].现代情报,2015,35(11):83-87.

[3]王永霞,杜娟.北京某高校女大学生网络搜寻医疗健康信息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6,37(9):1336-1338.

基金项目:陕西省健康文化中心的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基于移动终端的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研究》(项目编号:JKWH2019-Q22)

作者简介:李红(1989—),女,汉族,陕西安康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经济运行。

猜你喜欢
移动终端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手机APP在学生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