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时代环境设计教育的发展分析

2020-07-14 21:27王恒
青年时代 2020年10期
关键词:数字媒体环境设计教学模式

王恒

摘 要:本文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数字媒体时代为环境设计教学带来的机遇;第二部分是数字化环境下设计教育方法的转变;第三部分对数字媒体时代的设计教育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希望对环境设计教育相关工作提供合理参考。

关键词:数字媒体;环境设计;教学模式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数字媒体技术融入了设计类教育行业,各种媒体教育平台、教学形式层出不穷。环境设计专业不同于其他传统学科,作为设计学下的二级学科起步较晚,教育体系不够成熟,专业涉及了建筑、规划、景观、室内等方面,具有多学科交叉的复合性特点以及较强的应用性,相对于其他专业,环境设计专业更加依赖于计算机和互联网来进行项目表达、知识拓展、学习完善。因此,数字媒体影响着其未来发展。

二、数字媒体时代为环境设计教育带来的优势

数字媒体时代为环境设计教育带来的优势主要有三点,首先是提高环境设计教育的知识拓展面,环境设计专业需要学生构建美学、建筑、地域文化等各方面的完备知识体系,数字媒体能让学生不受时空的束缚,自主地、有针对性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其次是环境设计课程效果得到了提升,环境设计是一种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的艺术,重视空间形态、推演过程,数字技术能够将教学资源进行图文并茂、立体的展现,将知识直观的传达给学生,将环境设计课程的效果明显提升。最后是推动社会发展,数字媒体时代下的环境设计课程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对教材内容进行设计,教师能利用新媒体将环境设计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推动社会的发展[1]。

三、数字化环境设计教育发展方向

(一)数字化教学演示

传统的环境设计教学依赖教师的示范,该教学模式下,不仅学生难以理解课程内容,教师也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准备示范设计。环境设计的教学效率偏低,学生对设计理念的掌握也不尽如人意。

数字媒体时代的到来使此教学情况得到了改变。在实际的环境设计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使用数字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经典设计案例,直接使用网络资源库中的教学素材。该教学模式一改以往烦琐的示范过程,将经典优秀的设计案例直接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通过研究环境设计实例能够迅速掌握设计精髓。同时教师也不再是根据教材内容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而是利用数字化媒体技术带来的优势,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环境设计教学内容中的核心要点。

例如,某高校环境设计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了当堂学习的设计技巧经典案例,并将练习内容用三维技术展现给学生,将项目空间形态形成的全过程通过动画的形式进行讲解,不仅把环境设计知识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环境设计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数字化技能学习

新媒体时代下,环境设计教学不再是以往的绘图作业,而是在技能练习环节加入了软件的使用,教师会将软件的使用方法教给学生,并在日后的环境设计技能练习时引导学生使用软件操作。此学习方式更具实用性,且社会的变化使传统的设计方式无法适应环境设计及相关工作的需求,教师为了带给学生更好的课堂学习体验,应该鼓励学生多实践,在实践中领悟环境设计的要点。

例如,某高校环境设计课程会在开课之初将侧重点放在环境设计基础理论和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上,待学生完全掌握了设计软件使用方式后再进行后续的环境设计实践。教师利用数字媒体带来的便利,引导学生使用软件简化设计图绘制过程,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设计理念的思考中。

(三)多专业角度共同发展

环境设计教育的复合型、应用型特点使得高校的执教老师大多倾向于多专业方向发展、鼓励学生根据自己本专业再次选择如照明、展示空间、工业设计、规划、植物造景、生态修复等多元化知识来支撑本专业结构。而数字媒体时代的到来加速了此趋势的发展。近几年出现的大量教育新形式,如“爱课程”“学堂在线”“智慧树”等在线学习平台,另外还有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依托互联网发展起来的教学形式。教师应顺应这种变化,积极丰富环境设计的教学内容,利用数字媒体时代的优势提升环境设计的教学质量。

(四)去纸化环境设计教学

以往的环境设计教育需要进行纸上作业,但数字媒体时代到来将去纸化概念引入了环境设计教学当中,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再需要纸作为载体,而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使用环境设计软件,将各种设计素材使用图层整合,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练习效率,也方便学生后期修改。环境设计教育是一种比较强调学生个性的学科,在数字媒体化环境中学生可以在环境设计中充分展现自身设计理念,使用計算机将设计灵感完全展示出来,不再局限于传统环境设计的平面纸上作业。

目前大多高校的环境设计课程教师要求学生完全使用设计软件进行练习,一方面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通过新媒体技术将学生的环境设计方案完全展现出来,另一方面强化学生的专业软件操作能力[2]。

四、数字媒体时代环境设计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环境设计发展方向

环境设计的发展方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阐述。

首先是顺应社会发展环境,当今社会的环境问题已经逐渐显现出来,我国针对这些环境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此项战略的实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环境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需要与解决环境问题结合起来,环境设计工作在环境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对教师来讲是机遇,同时也是巨大的挑战。教师需要明确环境设计中的各项要点,并将环境设计工作未来要面对的公共资源分配、人与环境互动等问题传达给学生。且在环境设计工作中经常会面临历史环境与环境设计的碰撞,城市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新旧城市的融合难以实现平衡等情况。环境设计工作要兼顾对古城环境的保护与新城建设的发展,如何在新旧城市之间实现平衡是环境设计工作者要面临的难题。

其次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有关部门表示,在环境设计中不仅需要按照国家要求注意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还应将经济元素融入环境设计当中。这两个要求不是单纯要求环境设计要考虑成本,更深刻的含义在于环境设计时要考虑设计的后续使用效率。因此环境设计应结合各地经济发展情况,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时进行,将两种设计元素重合考虑,在设计初期考虑好环境设计会给社会带来的经济效益,同时使用可持续发展的思维作为设计导向,将环境设计工作达到两者间的平衡。

最后是注重环境和文化的保护,文化是民族的财富和发展底蕴。环境设计中会与地域文化有较多的接触,因此在实际的环境设计工作进行时需要将环境作为文化的载体,在环境设计中融入各地文化。环境设计不是对传统文化进行粉碎再创造新的文化,而是尊重歷史,对传统的地域文化进行传承,在环境设计工作中体现对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二)环境设计教育发展

环境设计的目的是利用其强大的协调性达到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效果。有关报告指出,城市的未来发展由五大系统提供支持,分别是生存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智力支持系统,这几个系统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分别起基础、牵引、约束、组织和支撑的作用。环境设计也可以依靠五个系统进行界定,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环境发展的指导理论,在环境设计教育中也起到稳定、促进的作用,环境设计教育的发展不仅需要完善学科体系的建设,还应巩固师资结构,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科间知识的渗透,通过合理的教学手段为环境设计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环境设计教学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改革,环境设计教学的改革关键在于注重学科特色,对教学内容和形式进行优化。高校可以从环境设计课程体系入手,将环境设计教学改造优化成为更加适合社会发展的形式。在改革过程中要注意对设计教学的使用部分继续深化,利用数字媒体时代带来的优势增加实用教学,使环境设计教学改变以往陈旧枯燥的教学模式,通过数字技术的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际设计机会。同时在课程设计方面,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应构建高效、合理的课程教育体系,可以将数字化技术充分融入教学活动,尝试使用数字媒体技术进行实践教学。

环境设计教育开始重视“微课”,将呆板的环境设计理论知识通过“微课”转化为学生更容易接受的形式,相应的也将作业转化成了数字化作业,教师鼓励学生使用新媒体完成作业,课程成果、毕业设计等发布在自媒体平台上互相评论,引导学生参与作业评价环节。

未来的环境设计教学也需要跟紧时代的步伐,构建全新的教学体系。数字媒体时代下的环境设计教学为顺应时代的发展应积极进行提升,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下高速发展的社会对于环境设计的需求,因此高校教育管理部门应积极转变教育模式,在新媒体环境下尽早实现环境设计教育理论的突破[3]。

五、结语

综上所述,数字媒体时代的到来对环境设计教育有促进作用,为环境设计教育带来了更多机遇和发展的可能。随着时间和时代的发展,设计教育还可以继续提高,因此针对数字媒体环境下的环境设计教学相关问题还需要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黄莉.基于传承地域文化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创新[J].文化产业,2019(24):53-54.

[2]吴萍.浅析智能教育环境设计[J].中外企业家,2019(35):159-160.

[3]蔡健.移动学习环境下儿童教育游戏设计与开发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9(24):94-96.

猜你喜欢
数字媒体环境设计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中数字技术的运用
数字媒体艺术的现状与前景
数字媒体的时代特征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