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背景下“微思政”模式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分析

2020-07-14 21:35王亚联
青年时代 2020年10期
关键词:学习强国网络舆情

摘 要:在网络塑造的虚拟生活空间中,各种热点话题被人们广泛讨论交流,从而形成纷繁复杂的网络舆情。网络舆情是以网络为载体,以事件为核心,广大网民情感、态度、意见、观点的表达、传播与互动,以及后续影响力的集合。大学生容易受到各种信息的视觉冲击,但网络舆情内容复杂,情况多变,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是双重性的。微思政模式旨在发挥思想政治质教育实效,有效降低网络舆情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学习强国APP天然具有微思政特征,在影响网络舆情下的大学生价值观上具有优势。

关键词:网络舆情;微思政;学习强国

一、网络舆情下大学生价值观现状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价值观呈现的特点

1.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多元化

当前是提倡文化交流的时代,各种文化思想相互交流碰撞,这样的时代状况使得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多元化。大学生思想活跃,将封闭的思想转变为开放的思想。大学生在思想认知、构建价值观等方面呈现出多元兼容的趋势。

2.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重视个性化表达

大数据时代,信息获取的便捷化、多样化使得大学生主体意识、开放意识以及民主意识更加强烈。他们的视野逐渐开阔,注重张扬自我,喜欢标新立异,强调自我价值的体现。在看重国家和社会发展对个人发展影响的同时,更加关注自身的价值利益选择以及个性化表达。

3.大学生较以前更为关注现实价值目标的实现

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更加倾向于满足当前实际需要。这样的消费观也促使他们的价值观世俗化,相较于追求精神层面,更为关注物质利益和现实价值目标的实现。大学生对个人的发展和实际生活更加看重,在价值取向上具有一定的功利性,甚至是信奉“金钱至上”。

(二)网络舆情对大学生价值观双重影响

在网络所塑造的虚拟生活空间中,各种热点话题被人们广泛讨论交流,从而形成纷繁复杂的网络舆情。在如今这个网络风靡的时代,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取各类信息资源。大学生或主动、或被动地成为网络舆情的重要制造者和传播者的同时,也深受网络舆情的影响。尤其是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网络舆情对大学生价值观有着不可忽视的双重影响。

1.积极影响

首先,网络舆情能帮助大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网络中各类有益的信息资源能提供给大学生多样的价值内容选择,对人生价值观有正面影响;其次,网络舆情能促使大学生站在社会主流价值层面。网络舆情促使大学生在对事件的道德方面做出情感表达和评判的过程中,站在社会主流价值层面,端正自己的价值取向;最后,政治性网络舆情会激发大学生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舆情,依法行使监督权,并作出正确合理的价值评判。

2.消极影响

首先,网络舆情不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网络舆情纷繁复杂,各类价值标准充斥网络。尤其是某些消极的价值观念,如功利主义混杂在正确的价值观念之中,使得部分大学生难以分辨,人生价值目标趋向功利化,个人主义;其次,鱼龙混杂的舆情信息会影响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网络中存在的各种负面的道德行为会导致部分大学生对现实道德要求漠不关心,从而出现道德冷漠现象;最后,政治性网络舆情可能会造成大学生价值困惑。大学生群体容易受到煽动性言论的刺激,这些煽动性的言论不利于大学生把握事情的本质,制定正确的价值标准,不利于大学生将政治热情转变为理性的爱国行为。

二、学习强国微思政特征分析

学习强国是由中宣部建设,是新形势下强化理论武装和思想教育的创新探索,平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要内容,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学习网络,实现有组织、有指导、有管理、有服务的学习,是立足全体党员、面向全社会的优质学习平台。学习强国APP天然具有微思政的相关特征。

(一)学习强国以宣传思想工作为使命任务

学习强国APP抓住了宣传思想工作的中心环节,以宣传思想工作为任务和使命,占领了舆论传播制高点,推进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战略的实施。微思政模式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小落微落实。因此,学习强国APP与微思政模式都是以宣传思想工作为核心,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二)学习强国通过新媒体实现思政育人

学习强国APP是在全媒体传播格局下应运而生的,集合了优势传播力量,形成了载体多样、覆盖广泛、思想权威、渠道畅通的移动传播特色。学习强国APP整合国内包含《人民日报》、新华社在内的中央及地方主流媒体平台资源,推出鲜活、优质的时政内容,满足了人们不断增长的信息需求。而微思政以互联网资源为其信息来源,如各类社会热点、时政焦点以及突然事件等均可作为思政来源,调动学生的兴趣。并且,微思政也以自媒体为其主要载体,两者都借助新媒体发挥其功能。

三、微思政模式在影响网络舆情下的大学生价值观上具有优势——以学习强国APP为例

网络的迅猛发展,使得“万物互联”,网络舆情应运而生。网络影响着人们的方方面面,而网络舆情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但这种影响是两面性的,既有积极的方面,也存在着消极的方面。由网络舆情产生的微思政模式,其目的在于有效降低网络舆情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一)及时把握舆情走向

网络舆情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大,很容易便能迅速在大学生群体之间传播开,造成巨大的影响。而微思政模式本身依托于网络平台,能根据事情的发展及时作出反应,有效控制和引导正面或负面的舆情。对于正面的舆情,微思政可以方便教育者做出肯定的評价,扩大其影响力;对于负面的舆情,教育者可以通过微思政模式及时把握舆情走向,进行干预,阻止不良信息的传播。微思政模式能够有效的帮助大学生正确的认识和分析舆情。在学习强国APP上最能体现舆论导向功能的无疑是政论文章,为此,学习强国平台重视在意见广场上的署名作者文章。例如在中美贸易问题上,平台接连推出以“任仲平”“辛识平”等署名评论文章,把控舆论场,有效塑造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

(二)平等对话,良性互动

微思政模式是一种交互式、渗透性的思政教育方式。网络媒介所具有的交互式体验,使思政教育的主体和客体之间可以进行平等、良性的互动。网络舆情具有主体隐匿性的特点,网络匿名机制使得任何人都能够隐匿自己的身份发表言论。而在依托网络的微思政模式中,大学生可以对部分网络舆情发表自己真实的想法。微思政模式能够使大学生与教育者之间平等对话,教育者准确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为后续思想教育工作做准备。学习强国APP开放新闻评论功能,建立公共表达的空间。这既是鼓励用户积极参与,也是为了更好的收集民意。通过这样的过程,教育者与被教育者良性沟通,可以有效引导大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发展。

(三)短小平快,语言精炼

网络舆情复杂多变,而现代生活节奏以快为特点,微思政模式正是以这一特点为基础,提取舆情的关键内容,突出正確的思想,然后将其精炼的发表出来。这样便符合了学生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大学生能快速掌握舆情的主要内容,理解正确的观点。

微思政碎片化的特点适合当前的网络舆情环境,可以真正达到隐性教育的目的。学习强国APP有“学习”“视频学习”两大板块,共38个频道,聚合了大量可免费阅读的文章、理论、电视剧等资料。这些碎片化的资料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大学生的价值观。

(四)覆盖面广,影响力大

大学生群体获取信息资源主要是通过网络,他们在各种网站、社交平台上进行浏览、发表看法,也在无意中获得了很多信息。微思政模式正是以自媒体为其主要载体,广泛运用在各网站和社交平台上,因此可以说微思政依托网络可以最大程度的覆盖学生群体。学习强国APP不定期推出主题性的活动,以全网征集为手段,包括“我和我的祖国”征文活动等,吸引全网用户的参与,并以这些用户的参赛作品、成果进行新闻内容的生产,让用户体会新闻生产过程,从而进一步促成用户把这些内容对外分享与扩散。如此,从参与到分享到再创作,学习强国平台实现了较高的用户黏合度。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对大学生价值观进行引导。

参考文献:

[1]成敏.网络舆情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5):141-143.

[2]郑晓娜,田克,冯译冉.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2):55-56.

[3]刘燕平.高校“微思政”如何推进[J].人民论坛,2017(25):130-131.

[4]王建军.“微思政”: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0):35-36,39.

[5]周琳.“微时代”高校“微思政”模式构建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04):43-45.

[6]周浒.“学习强国”APP: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实践创新[J].传媒,2019(12):49-51.

基金项目:江苏大学第18批大学生科研课题立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8C539。

作者简介:王亚联(1998—),女,汉族,江苏镇江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学习强国网络舆情
海安市高新区侨联积极推进侨眷侨属安装使用“学习强国”APP
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党支部掀起“学习强国”平台学习高潮
数据挖掘技术在网络舆情管理中的研究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