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治学方法

2020-07-14 21:27张蓉
青年时代 2020年10期
关键词:基本功问题意识创新思维

摘 要:历史治学方法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功。历史治学的基本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夯实基础,开阔视野;二是要勤问善思,治学中要有问题意识和發散性思维;三是要眼光独到,创新是治学的灵魂,具有创新点才能体现出治学的研究价值。掌握历史治学方法是治学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因此探讨历史治学方法对于指导我们今后的治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历史治学方法;基本功;问题意识;创新思维

历史治学,需了解历史学习方略,即进行历史学习与研究的方法和策略,这是进行历史研究的门径。历史治学有着必需的基本功。历史治学的基本功,大概有三个方面:第一,要有扎实的史学知识;第二,要有问题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要做到眼光独到,善于创新。这三个方面大概对应刘知几在《史通》中所说的史识、史学、史才三方面素养。对一个历史研究者来说,这是基本的,同时也是必须具备的素养。

一、夯实基础,开阔视野

关于治学的基本功,胡适曾说过:“为学要如金字塔,要能广大要能高。”徐教授对其解释是“金字塔的根基太小的话,是建不高的,它要倒塌。金字塔的根基牢固,才可能达到一定的高度”①,所以治学就应该像建造金字塔一样,夯实基础,牢牢掌握基本功,才能厚积薄发。

(一)掌握基本知识,夯实基础

作为研究者,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就像金字塔的根基,要想融会贯通,必须扎实掌握基本知识,即所谓的“欲求活学问,须下死功夫”。历史研究者对本专业知识的掌握,不仅仅局限在了解的层次,而是要理清历史发展的脉络,整合框架,形成系统的知识理论。基本知识如果不能准确掌握,容易出现“硬伤”。出现不应有的“硬伤”,那么研究就失去其应有的价值。

(二)会读书和多读书

历史治学,必须要有比较广泛的阅读面。广泛的阅读面并不意味着什么书都要读,成为一个“全才”,而是要学会“精读”和“泛读”。

所谓泛读就是博览群书,广泛涉猎。泛读具有很大的意义。首先,我们掌握的数据越多,我们对问题的认识也就越全面越正确。其次,具有广博的知识,可以为我们从事专门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泛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我们的知识面,就读书治学而言,精读应当说更重要。章学诚也说:“大抵学问文章,须成家数,博以聚之,约以收之,载籍浩博难穷而吾力所能有限,非有专精致力之处,则如钱之散积于地,不可绳以贯也。”

所谓精读,就是认真地读,扎扎实实地读。精读的意义是可以加深对书的理解。更重要的是精读能够为治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关于读书,朱熹在他的《朱子语类》中有一个形象的见解,他说读书像煮东西,先要“大火煮滚”,然后“细火文煨”,就是烧开后要用文火、慢火来煨,而不能一直用猛火烧。具体地落实到读书上面,就是第一步要猛读一阵,要比较广、多、快地读;第二步从中间挑出一些最重要的典籍,尤其是跟研究方向有关的那些重要的书,慢慢地咀嚼、体会。这两步缺一不可。没有第一步,读书太少;没有第二步,没有一本书是读得精的,对治学都是不利的②。

泛读精读相辅相成,二者其实是博与专的问题。陈垣认为:“只博不专,难于有成;只专不博,学则不通。要博而后约,才能使学识成为金字塔形。”

二、勤问善思,提高理解和分析能力

读书要想有所得,关键在于勤思考。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提高理解和分析能力,是治学的重要环节。

(一)要有问题意识

胡适曾说过:“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做学问,必须要有问题意识,善于提出疑问,要有怀疑的眼光,能从字里行间看出问题,提出疑问,进而解决问题,这才是治学的根本之道。

许多研究者认为治学难,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他们对所有书或文章都信以为真,奉为圭臬,这样很难提出质疑,发现不了问题,不经一番“好学深思”,难以发现问题,也就不可能开展任何学术研究。

(二)要具有发散性思维

研究历史,必须要做到“论从史出”。研究历史要发议论,但一切议论都只能从看到的史料出发。看史料和思考、分析是同步的。史学文章的理论性不是靠搬用现成的概念,而是靠反复看许多史料后在脑子中出现的飞跃,有了新的概括、产生新的认识,这才有理论创新。

进行历史研究要有想象力和联想力,遇到问题要善于和自己熟悉的生活事物相联系,充分发挥想象力,使思维具有跳跃性。因此,进行历史研究需要具有问题意识和发散性思维,多问一些为什么,多想多练,切忌就事论事。

三、眼光独到,学贵创新

创新是学术研究的最根本品质之一,学术意义和学术功能就是不断创新。程千帆谈道:“究竟什么叫科学研究,我想,就是从现在已经有的研究成绩,向前发展。如果没有发展,那就不能叫做研究。”③所以创新是科学研究最本质的特征。

许多学者都强调了学术研究应当创新的问题。梁启超先生说,学问之价值,在善疑,在求真,在创获。所谓研究精神者,归著于此点④。“善疑”与“求真”都是为“创获”服务的,做学问应当有新收获。

(一)新的见解

作为学术论文应该提出一些新的见解,只是罗列别人的观点那不是创新。徐有富先生在他的论著中写到,要提出新见解,首先要总结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比如陈寅恪先生厉害之处就在于他在考证的同时总能总结出一些历史规律。其次,对已有观点提出不同看法,同样也具有新意。例如,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将“武”作为会意的代表字。《说文解字》戈部还引用《左传》中楚庄王的话解释道:“止戈为武。”郑樵在《通志·六书略五·论谐声之惑》中谈到武字不是会意字而是形声字,武字中的“止”字实际上读“无”,他反对用后世形成的义理来说解古代早就出现的汉字。应当说他的看法很有道理,因为先民在创造“武”字时,是否具有用战争消灭战争为武这么深刻的思想确实是值得怀疑的⑤。人们的认识是不断提高的,我们应该力求对已有观点提出不同看法,当然这一看法要言之成理。

(二)新的角度和方法

求新还表现在新方法的运用方面。由于运用了新方法,往往也能推动学术研究的进步,并且能得出一些新的结论。例如,胡适、顾颉刚等人运用历史演进的方法,将文史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胡适将这种方法概括为把每一件史事的种种传说,依先后出现的次序,排列起来;研究这件史事在每一个时代有什么样子的传说;研究这件史事的渐渐演进:由简单变为复杂,由陋野变为雅驯,由地方的(局部的)变为全国的,由神变为人,由神话变为史事,由传言变为事实;遇可能时,解释每一次演变的原因⑥。

胡适、顾颉刚等学者就是运用了新的角度和方法,把史学研究上升到了新的高度,我们在治学研究的时候,应该就某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善于运用新方法,这样才能有所创新和突破。

(三)新的材料

在相关的科学研究中,还没有被运用过的材料,均可视为新材料。材料是科学研究的基础,有新的材料往往会得出新的结论,即使新的结论不正确,新的材料本身也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傅斯年曾强调指出,我们要得到前人所得不到的史料,然后可以超越前人;我们要使用新得材料于遗传材料之上,然后可以超越同见这材料的同时人⑦。我们要善于挖掘和使用新材料,特别要注意那些被别人忽略的材料。用新材料论证舊课题,从而提出新的或部分新的观点和看法,能够启发人们重新思考问题。

治学是一件严谨的事情,需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历史治学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多读书,勤思考,善于创新。此外,治学态度也很重要。治学要有恒心和毅力,要认真,只有扎扎实实地做学问,遵循历史研究的方法和策略,才能有所成就。治学如同做人,切忌不能弄虚作假,应严格遵循学术规范,要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只要认认真真肯下功夫,就一定能“化腐朽为神奇”,做出一番成就。

注释:

①徐有富.治学方法与论文写作[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8.

②莫砺锋.功底与眼光——中国古代文学治学漫谈[J].中国研究生,2009(6):68-93.

③程千帆.治学小言[M].济南:齐鲁书社,1986:11.

④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78.

⑤徐有富.治学方法与论文写作[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20-21.

⑥朱正.胡适文集(第3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82.

⑦傅斯年.史料论略及其他[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参考文献:

[1]胡适.书目答问.略例[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2]程千帆.治学小言[M].济南:齐鲁书社,1986.

[3]傅斯年.史料论略及其他[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4]徐有富.治学方法与论文写作[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6]莫砺锋.功底与眼光——中国古代文学治学漫谈[J].中国研究生,2009(6):68-93.

作者简介:张蓉(1995—),女,汉族,山东平度人,硕士,研究方向:学科教学(历史)。

猜你喜欢
基本功问题意识创新思维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练好“四干”基本功 争当人大出彩人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