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独立生活能力状况分析与对策

2020-07-14 21:35武洪才
青年时代 2020年10期
关键词:培养途径大学生

武洪才

摘 要:在辅导员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新同学求助各类生活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当前90后大学生思想还不太成熟,处事经验和生活技能不足,独立生活能力弱。培养大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是提升大学生素质的重要方式,是大学生将来顺利融入社会、适应职场的必要准备。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和我校大学新生在独立生活方面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就新生如何更好适应大学独立生活提出建议和指导。

关键词:大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培养途径

对于刚刚跨入大学门槛的新生,学习生活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由父母的“重点保护”对象过渡到独立性较强的集体生活;由老师的“重点培养”对象转变为自主性学习;由过去家——学校活动范围较狭窄的生活环境,到置身于大学这个小社会中等。诸如此类变化,许多大学生一时难以适应。那么大学生怎样才能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早日完成由中学到大学的过渡呢?笔者专门对大学新生独立生活状况进行过调查和访谈。下面就调研及日常工作中发现的一些情况突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一、大学生应掌握的独立生活能力和素养

要适应大学生活和未来社会竞争需要,当代大学生除了要学习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外,还要具备一定的独立生活技能和处事能力。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思想独立,有主见,会理性分析遇到的问题,作出有效判断,找到合理应对办法。二是生活独立,有规律。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师生、同学关系融洽。三是学习独立,有计划。制定科学可行的学习计划和目标,以积极的心态努力完成自己的学业。四是经济独立,有节余。学会理财和理性消费,早日做到自食其力。

二、当前大学生生活能力状况及表现

大部分同学对大学生活还是比较适应的,并在学习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已的独立生活能力,但也有一部分学生情况令人堪忧。

(一)经济不独立

经济不独立,缺少计划性。根据调查,在除学费外的平常生活费来源上,近八成学生生活费来源于家庭供给,只有两成左右的学生靠兼职或奖助学金自己解决全部或部分生活费,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经济上对家庭依赖性强。另一方面,在生活费的支出上,有3成左右的学生无理财观念,经济前松后紧,经常向同学借钱或信用卡透支。

(二)作息不规律,卫生习惯差

升入大学后,一部分大学生由于没有家长的监督变得很懒惰,不注重寝室卫生,晚睡晚起,三餐不定,生活混乱无序。有三成多的学生平常除体育课外基本不进行身体锻炼。有些学生不按时吃饭,有个别同学经常晚起赶不上吃早餐,学生宿舍里经常看到桌上及垃圾桶里摆放着方便面及外购食品袋。

(三)学习能力薄弱,不注重学业规划

大学生脱离高中“填鸭式”被动教育后,进入大学相对宽松的学业管理模式,部分同学对学习的要求有所放松,学习劲头有所松懈。调查发现:六成学生对自己大学生活有明确规划,三成学生打折完成或规划过于笼统,没有持之以恒,认真执行。有一成左右的学生没有对自已的大学学习生活做出规划,学习生活无目标无动力,浑浑噩噩。

(四)心理素质差,不懂得自我调适

心理健康,心智成熟,思想独立是生活独立的根本。笔者对大学生心理依赖程度、心理调节能力和爱情观等调查,发现在大学生中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人数呈上升趋势,实践工作中,笔者发现有很多的学生安全问题和同学之间的纠纷就是由心理问题引发的。2014年,学校心理调查中心对新生心理健康普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精神行为检出率为16%。其中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比男生低。除心理外,个性问题也是影响大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有些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高傲自大,个性自私,盛气凌人,生活中不能很好地调整自已的人际关系。

三、部分大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弱的原因

影响当代大学生独立生活能力的因素来自于家庭、学校和社会几方面。

首先,一个人独立生活能力的强弱与父母的教育有关。随着家庭成长环境的优越,学业竞争的激烈,迫使学生将精力都投入到了学习中去,很多父母觉得孩子完成学业已经很辛苦了,舍不得让孩子吃一点苦。加上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家人百般宠爱,父母包揽一切,孩子在家里只管念书,百事不管,不爱劳动,不会劳动,导致孩子生活依赖性强,不能独立担当责任。

目前,我国中小学阶段以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的评价体系,只注重学习成绩的提升,不重视对学生生活技能和独立生活能力的教育引导,学生课内课外学习时间安排得十分紧张,根本没有机会来锻炼提升生活能力。升入大学后,虽然高校里也开设一些生活类的选修课,但大多局限于课堂教学,以传输理论知识为主,缺少供学生实践锻炼的平臺和机会。

而就社会层面来说,随着服务业的发展,校园里立足为学生生活服务和打理各种事务的机构和商业越来越健全,很多生活事务再也不需学生亲历亲为,很多学生逐渐淡化“自已动手,丰衣足食”的生活认知。

四、提高大学生独立生活能力的途径和建议

(一)正确理解独立,学会自力更生

学会独立,首先要正确理解独立。“独立生活能力”既包括了日常学习生活的自我安排、心理状态的自我调整,也包括意志和毅力的自我锻炼。未来社会的竞争,光有知识是不行的,还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坚强的毅力、独立的思维能力等,而这些“软实力”的养成很大程度要靠自理、自立来磨砺。

(二)尽快确立新的学习生活目标,树立前进动力

大学生正处于富于理想、憧憬未来的时期。但一部分学生只把考上大学作为中学学习奋斗的目标,升入大学,中学阶段的目标已经实现,有的人认为,大功告成,可以松口气了。因而,这些学生感到生活茫然、空虚、枯燥、乏味。大学新生中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没有及时树立新的学习生活目标所致。因此,大学生需要尽快熟悉大学生活,树立新的奋斗目标。万丈高楼需要图纸造就,同样,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详细的规划,建议新同学要尽早规划。

(三)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

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碰到一个普遍问题,就是学习方法的不适应。他们习惯了教师天天陪伴、督促、被动接受知识的中学学习方式,对大学的学习特点和规律一无所知。据了解,我校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补考人数较多,一般占总人数的20%左右,有的甚至在30%以上。因而大学新生迫切需要通过向高年级同学或老师取经等各种渠道,尽快了解大学学习特点和规律,并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经验,迅速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特点和大学学习特点的学习方法。谁能最快地适应大学学习方法,谁就能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

(四)尽快找到新朋友

大学生刚刚离开昔日的中学好友、师长、亲人来到大学校园开始新的集体生活,许多学生缺乏独立生活和集体生活的能力,既不善于让别人了解自己,也不善于接近他人,缺少新的朋友,“寂寞感”和“孤独感”油然而生,陷入烦恼和痛苦之中。大学新生要摆脱这种烦恼,首先要树立自信,大胆热情地与他人进行交往;其次,主动参加集体活动,热情帮助他人,扩大自己的交往范围,从而结识新同学,结交新朋友,冲淡思乡之情,消除孤独之感。

(五)做好点滴小事,从中汲取生活经验

建议同学们从小事做起,如自已拆洗被褥、自已购生活用品、食品并学会讨价还价,生病时学着自己一个去看病,学会自己独立解决遇到的麻烦事,定时整理自已的床铺和物品,试着将自已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总结反思自已的行为得失,安排好自已的学习生活,试着靠自已去完成有挑战性的任务并从中培养自信,通过日积月累,渐渐养成一种好的行为习惯和独立思想意识。在此基础上学会理性思考一些问题,学习他人的生活经验,丰富阅历,拓展见识。建议同学们积极加入社团组织,多参加社会实践、课余兼职,社会上的历练将促使自己的思想更独立,能坦然面对各种困难,能沉着冷静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变化并在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自已的独立处事能力,使自己的内心丰富、强大起来。

(六)注重培养兴趣特长,树立生活自信

最好能专门制订一份休闲计划,对一些较重大的节假日和休闲项目做出妥当的安排,这样能使你的休闲和学习有条不紊地交叉进行,使身心得到有效地放松和调适。当然,体育锻炼是必不可少的,最好能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客观条件制订出一个体育锻炼计划,务必拥有一个健康强壮的身体。此外,大学新生要善于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一些有益的文娱活动,如唱歌、跳舞、下棋等;尽量培养自己有多种兴趣爱好,如集邮、剪贴、打球等,这样可以增添生活情趣,使生活充实丰富、生机勃勃。在大学期间,若能够培养一项或多项自己有兴趣而又擅长的爱好,对于当前学习生活乃至今后的职场生活、社会生活都有裨益。

(七)注重心理健康,保持健康心态

升入大学,外界环境和学生自己的内心环境都会发生很大变化,如果学生本身没有充分的准备,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呈现多米诺骨牌效应,出现心理冲突、情绪失控、人际矛盾等一系列问题。新同学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時,要学会调整控制自己的情绪。该释放的要释放,但是不该释放的就不要释放了,不要乱对别人发脾气。有时,暂时的情绪失衡状态就会造成心理危机,引发情感、认知和行为失控,导致心理疾病,严重时还会引发冲突和安全事故。所以,上大学后,当自己感到心理压力过大,难以自我调适时,多向辅导员和找学校心理咨询机构进行专业化的咨询是最明智的选择,别忘了时时给自己建一个心理“加油站”。

独立绝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能力,掌握必要的生活技能,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并给自己最好的照料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功课。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会独立生活的主要场所。除了专业学科知识外,希望新同学也要注重生活能力的自我培养,从最基本的事情做起,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积累灵活应变的经验,尽快适应美好的大学生活。

猜你喜欢
培养途径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