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法对生物质焚烧烟气脱硫脱硝的应用案例

2020-07-15 03:30郜青华田爱军杨新玉
环境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吸收塔除尘器湿法

郜青华,田爱军,杨新玉

(1.江苏省徐州环境监测中心,江苏 徐州 221018;2.江苏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公司,江苏 南京 210019)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剧增,可再生资源焚烧发电方法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应用。其中生物质能源也备受关注。然而,同燃煤一样,生物质发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SO2和NOx的焚烧烟气。目前,我国SO2和NOx的排放量高居世界前列,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已经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经济有效的SO2和NOx处理技术非常重要。

烟气脱硝技术主要有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SNCR)、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以及 SNCRSCR 联用技术[1]。SNCR 反应在炉膛内进行,温度为850~1 100 ℃[2],而生物质焚烧温度通常在 750 ℃左右,此技术对生物质焚烧烟气脱硝效果不佳[3]。SCR[4]需要贵金属作催化剂,反应温度为340~380 ℃,而生物质焚烧烟气出口温度一般低于290 ℃,需对烟气再加热,增加了运行费用。且生物质焚烧烟气中含有较多飞灰和钾、钠、钙等碱金属(高达8%),容易堵塞催化剂或产生催化剂中毒失活现象。SNCR-SCR 联用工艺[5]目前使用较多,但对于生物质焚烧烟气,仍然存在前面提到的问题,且前期投资和运行费用均较高。烟气脱硫技术主要包括湿法脱硫、干法脱硫、半干法脱硫[6-7]。其中湿法脱硫效率最高,而且可以去除少量NOx,常位于脱硝工艺之后,单独运行。

对于生物质焚烧烟气,传统的脱硫脱硝工艺存在一定的不足[8],因此开发一种更适用于生物质焚烧烟气脱硫脱硝协同处理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臭氧氧化-湿法吸收工艺是一种较为新型脱硫脱硝协同处理技术,目前已有学者对其开展研究[9-12]。路平等[10]在臭氧氧化过程中,以水作为吸收剂,通过优化实验参数,脱硫和脱硝效率最高可达92%和97.5%;仝明[11]对臭氧氧化-钙法吸收技术进行了研究,发现与单独脱硫和脱硝相比,该技术的SO2和NOx去除效率均有所提高。然而,目前臭氧氧化-湿法吸收工艺的研究多为实验室研究,在实际应用较少,尤其是生物质焚烧发电行业。本文将结合臭氧氧化-湿法吸收工艺技术理论和工程案例,探讨该工艺在生物质焚烧烟气脱硫脱硝应用中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1 工艺介绍

臭氧氧化-湿法吸收工艺是利用臭氧(O3)的强氧化性将烟气中的NOx和SO2氧化成高价态氧化物,然后通过湿法吸收塔,从而达到脱硫脱硝的目的。臭氧氧化-湿法吸收工艺由臭氧发生系统、臭氧深度氧化器、吸收塔3 部分组成。

1.1 臭氧发生系统

臭氧发生系统是通过高压电离将空气中的部分O2转换成O3。本工艺中,臭氧发生系统由3 部分组成:VPSA 制氧系统、臭氧发生室、臭氧空气混合器。

(1)VPSA 制氧系统

变压吸附制氧机 (简称VPSA 制氧机) 是利用VPSA 专用分子筛选择性吸附空气中的N2,CO2和水等杂质,制得纯度较高的O2(90%~95%),在抽真空的条件下对分子筛进行解吸,从而循环。

(2)臭氧发生室

臭氧发生室为臭氧发生系统主体,在臭氧发生室内的电场内,通过高频高压电源放电,将部分O2转换成O3,经温度、压力监测后、经出气调节阀后由O3出气口排出。臭氧发生室出气管路上设有臭氧浓度仪,实时监测O3出气浓度,并折算出O3产生量。

(3)臭氧空气混合器

O3从出气口排出进入臭氧空气混合器,同时通过锅炉的稀释风机将锅炉烟气导入混合器内进行混合。

1.2 臭氧深度氧化器

臭氧深度氧化器的本质为一个均匀喷O3装置,反应器内含有布风板,O3从气孔进入布气空间后,经过2 次均匀流通到达多孔层后均匀排出,起到了均匀布气的效果。在臭氧深度氧化器中,O3可将焚烧废气中大部分的NO 氧化成高价态的NOx,将少部分的SO2氧化成 SO3,其结构见图1。

图1 臭氧深度氧化器结构

生物质焚烧烟气中NOx主要由 NO 和NO2组成,其中NO 占绝大部分(约90%)。NO 不易溶于水和碱性溶液,而NO2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在臭氧深度氧化器中,O3将难溶于水的NO 氧化成易溶于水的 NO2,N2O5,主要反应方程式如下:

各种NOx随着价态升高,溶解度增大。根据林法伟[13]的研究,在 60~160 ℃时 O3会将几乎全部 NO 氧化,其中 N2O5的最佳生成温度为 60~80 ℃。温度为130 ℃,当 n(O3)/n(NO)小于 1 时,NO 浓度线性降低,NO2浓度线性升高,当 n(O3)/n(NO)大于 1 时,NO 几乎全部转换为NO2,且无多余O3产生。而当温度高于200 ℃时,O3自身分解速率显著增加,NO 氧化率显著降低。根据经验,生物质焚烧烟气经过除尘装置后,出口温度一般为100~200 ℃,在此温度下,同时考虑到转换率和运行成本,选择稍过量的O3便可将大部分NO 氧化。

此外,O3还可以将烟气中少部分SO2氧化为SO3,SO2在水中的溶解度为 220 g/L,而 SO3会与水直接反应,溶解度非常大。

1.3 吸收塔

吸收塔以Ca (OH)2溶剂作为吸收剂,O3氧化生成的高价氧化氮、NO2和SO2与Ca(OH)2溶剂反应,从而达到脱硫脱硝的目的,主要反应方程式如下:

2 案例研究

2.1 项目概况

某生物质发电项目,是将农作物秸秆、林木废弃物等作为燃料进行燃烧发电,建有1 台130 t/h 高温高压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配套30 MW 汽轮发电机组,项目基础参数见表1。

表1 项目基本参数

燃烧烟气中主要污染为SO2、颗粒物、NOx、二噁英、重金属等,如何实现烟气达标排放是该项目面临的主要难题。

2.2 烟气处理工艺

为了解决烟气低温、高碱、高灰等问题,保证烟气达标排放,本项目选用新型臭氧氧化-湿法脱硫技术,其工艺为“旋风除尘+布袋除尘+臭氧氧化脱硫脱硫一体化”,工艺流程见图2。

图2 烟气处理工艺流程

(1)“旋风除尘+布袋除尘”

采用前置旋风除尘和布袋除尘相结合的除尘方式,减小灰分增加引起的出力不足及磨损难题。高温含尘烟气首先进入旋风除尘器,其除尘效率最高可达80%。旋风除尘器的作用是除去部分粉尘,减少对滤袋的磨损,降低烟气温度,避免火星进入布袋除尘器而烧毁滤袋。烟气通过旋风除尘器后进入布袋除尘器,布袋除尘器的滤袋应具备耐高温的特点,需在进口烟道处设置温度测试和报警装置。当温度超过165 ℃时报警,超过175 ℃时以另一种方式再次报警,超过200 ℃时直接切断锅炉运行。

(2)“臭氧氧化-湿法吸收工艺”

臭氧氧化-湿法吸收工艺适用于低烟气温度;不使用氨水等还原剂,无氨逃逸;不需要使用催化剂。本项目处理工艺利用VPSA 制氧系统吸收空气中CO2、水蒸气、N2等杂质,制取纯度高于 92%的 O2,然后通过臭氧发生器产生O3,再经过布气装置,均匀的进入臭氧深度氧化器。

臭氧发生器设置1 套封闭内循环冷却水系统,通过板式换热器与外循环冷却水换热,为臭氧发生器提供冷却水。考虑到中国气候特点以及成本因素,臭氧发生器的技术指标及考核指标按照外冷却水入口温度28 ℃条件下来执行。臭氧发生器额定技术指标检测的环境条件要求:环境温度20±2 ℃,相对湿度不高于60%;冷却水出水温度22±2 ℃。臭氧发生器正常工作条件要求:环境温度不高于45 ℃,相对湿度不高于85%;内冷却水出水温度不大于35 ℃。

充分氧化后的烟气进入吸收塔内,反应生成的高价氧化氮和SO2溶于水与Ca(OH)2反应从而达到脱硫脱硝的目的。材质采用碳钢和玻璃鳞片进行防腐。

2.3 主要设备及规格

本项目烟气治理主要设备见表2。

表2 烟气治理主要设备一览

2.4 效果分析

在工况负荷均达到75%以上时,在布袋除尘器进口和锅炉总排口处,对生物质焚烧烟气中SO2和NOx排放浓度及速率进行检测。对稳定运行的焚烧锅炉烟气进行连续6 d 监测,结果见图4 和图5。由图4和图5 可知,经过臭氧氧化-湿法吸收工艺处理后,烟气中NOx排放质量浓度由173~202 mg/m3降为37~45 mg/m3,排放速率由 39~46 kg/h 降为 5~7.3 kg/h,平均去除率为83%;SO2排放质量浓度由60~70 mg/m3降为2~5mg/m3左右,排放速率由 5.28~6.57 kg/h 降为 0.37~0.46 kg/h,平均去除率为 93%。

检测结果表明“臭氧氧化+湿式吸收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可以较好的应对生物质焚烧烟气中低温、高碱、高灰的特点,对生物质焚烧烟气中SO2和NOx均有较高的去除效率,最终排放浓度远低于GB 13223—20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

图4 NOx 处理情况

图5 SO2 处理情况

3 结论

臭氧氧化-湿法吸收工艺可以有效应对生物质焚烧烟气低温、高碱、高灰的特点,实现高效脱硫脱硝一体化。且工艺简单,设备布置灵活,容易在原有脱硫塔基础上进行改造并实现脱硫脱硝协同处理,占地面积小;烟气温度适应性好,可实现低温脱硝处理;不使用氨水等还原剂,无氨逃逸;不需要使用催化剂。实际应用案例表明,臭氧氧化-湿法吸收工艺可以稳定高效的去除生物质焚烧烟气中的SO2和NOx,经过处理后,烟气中NOx排放质量浓度由173~202 mg/m3降为 37~45 mg/m3,排放速率由 39~46 kg/h 降为 5~7.3 kg/h,平均去除率为 83%;SO2排放质量浓度由 60~70 mg/m3降为2~5mg/m3左右,排放速率由 5.28~6.57 kg/h 降为 0.37~0.46 kg/h,平均去除率为93%,均可实现达标排放。

猜你喜欢
吸收塔除尘器湿法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湿法预处理研究
《工作场所粉尘危害防控检查要点
——工会参与尘肺病预防实用指南》—— 检查要点17 将含尘气体除尘后排放(连载三)
新型旋风除尘器在秸秆热解气化设备上的应用
浅论硫酸装置干吸工序串酸流程对尾气和成品酸的影响
湿法脱硫除尘在流化床锅炉中的工程应用研究
水泥工业电除尘器改袋式除尘器的几个技术问题
关于布袋除尘器气密性试验新方法的研讨
湿法脱硫二级吸收塔除雾器堵塞研究
湿法脱硫除雾器性能及堵塞原因分析
一种炼厂富气吸收稳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