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抗菌膜对宫颈环形电切术后治疗宫颈创面效果的影响

2020-07-15 02:12梁燕运
吉林医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壳聚糖宫颈创面

梁燕运,梁 瑜

(1.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禅城医院,广东 佛山 528061;2.信宜市中医院,广东 信宜 525300)

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是与子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宫颈病变,大部分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可自然消退,但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具有癌变潜能,SIL既往称为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分为三级,LSIL相当于CIN1,HSIL包括CIN3和大部分CIN2[1]。近年来,CIN发生率明显增多,宫颈癌发病率呈上升及年轻化趋势。CIN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通常会采用宫颈锥切手术(包括宫颈环形电切术和冷刀锥切术)予以治疗,手术治疗所耗用的时间相对较短,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是手术完成后绝大部分患者会伴随不同程度的创面流血及流液等现象(表现为阴道流血和阴道流液,排除子宫内流血、流液),甚至还有一小部分患者创面流血量大,超出了平时月经量[2]。而如何减少术后创面流血量,缩短创面流血及流液时间,尽快促进宫颈创面伤口愈合成为了临床上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选取了CIN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探讨宫颈手术后给予壳聚糖宫颈抗菌膜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禅城医院和信宜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CEN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术后予壳聚糖抗菌膜局部填塞宫颈创面)与对照组(常规局部止血)各3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年龄25~53岁,平均(37.27±10.34)岁,SIL Ⅰ级患者18例,Ⅱ级患者9例,Ⅲ级患者3例;对照组患者的年龄25~53岁,平均(38.12±9.45)岁,SIL Ⅰ级患者17例,Ⅱ级患者9例,Ⅲ级患者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及SIL分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后进行。

1.2方法:患者在月经干净3~7 d后接受手术治疗,取膀胱截石位,做好外阴部位的消毒清洗,放置窥视器充分暴露宫颈,实行碘实验以此来确定实际病变范围,采用LEEP刀在碘不着色区外0.5 cm的位置处实行宫颈锥形电切术,要求切除深度控制在1.5~2.0 cm,宽约2.5 cm,切除过程中若发现赘生物以及息肉等,应沿着根部位置进行完全切除,切除后采用球形电极予以止血,将切除组织及时送常规病理检查。两组患者手术完成后均口服抗生素,服药时间为3~5 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将壳聚糖抗菌膜放置到宫颈创面处予以干预治疗,观察组每放置一次药物,对照组则对宫颈创面进行一次消毒及使用止血药物(如口服云南白药胶囊、裸花紫珠颗粒等),直至创面完全愈合后停止用药或消毒。两组患者术后应禁止性生活,并且2个月内不得盆浴;根据医嘱定期复诊,尽可能避免从事重体力活动。

1.3观察指标:两组患者均在手术完成后第1周、第4周、第8周、第12周进行复诊,复诊时观察两组患者的阴道流血量、阴道流血时间、阴道流液时间以及创面愈合时间。①阴道流血量判断:多量:术后阴道出血量比平时月经量多,需予以止血药物干预或者电凝止血;少量:术后阴道出血量相比于平时月经量少,经一段时间的自然恢复后停止出血;极少量:术后阴道虽无明显流血现象,但是伴有咖啡色水样分泌物流出[3]。②创面愈合判断:宫颈表面逐渐恢复光滑状,颜色呈粉红色,未出现结痂,黏膜未出现充血现象[4]。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术后阴道流血量:观察组术后阴道流血量多量率为0,少量率为43.33%(13/30),极少量率为56.67%(17/30),对照组术后阴道流血量多量率为26.67%(8/30),少量率为60.00%(18/30),极少量率为13.33%(4/3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的阴道流血时间、阴道流液时间以及创面愈合时间:两组患者阴道流血时间、阴道流液时间以及创面愈合时间比较,观察组各项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术后阴道流血量对比[例(%)]

组别例数多量少量极少量观察组30013(43.33)17(56.67)对照组308(26.67)18(60.00)4(13.33)χ2值9.382 76.347 111.817 3P值<0.05<0.05<0.05

组别例数阴道流血时间(d)阴道流液时间(d)创面愈合时间(周)观察组308.26±3.237.53±2.823.69±0.71对照组3014.91±3.5416.63±3.335.91±1.21t值7.238 28.381 711.918 3P值<0.05<0.05<0.05

3 讨论

SIL临床上一般无特殊症状,偶有阴道流液增多及性生活后出血,多数通过宫颈筛查发现。SIL反映了子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连续过程,筛查发现SIL,及时治疗高级别病变,可有效预防子宫颈癌。根据诊疗原则,约60%CINⅠ会自然消退,若细胞学检查为LSIL及以下,可仅观察随访。若在随访过程中病变发展或持续存在2年,宜进行治疗。若细胞学检查为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应予治疗,阴道镜检查满意者可采用冷光和激光治疗等,阴道镜检查不满意或ECC阳性者,推荐子宫颈锥切术。

近几年来,LEEP刀在临床上的使用率高,治疗效果明显,LEEP刀主要采用了高频电刀,利用电极尖端所产生的电弧波,使得身体组织在接触到电弧波后瞬间产生高热,从而将细胞当中的水分转变成蒸汽波,以此来起到切割止血的目的[5]。在治疗过程中,只要切割宽度及深度掌握合理,功率及模式选择适中,则治疗效果通常都会比较理想。该手术方法造成的疼痛感相对较轻,不会出现瘢痕,但是术后宫颈仍然需要经历脱痂、阴道出血、组织液渗出以及创伤愈合的过程,因此术后出血时间、排液时间以及愈合时间相对较长,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壳聚糖是一种脱乙酰甲壳素,属于天然多糖当中一种碱性多糖,具有生物相容性好、成膜性优以及毒性小等特点,由于该物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因此还具有获取较易的特征。有研究显示,壳聚糖属于一种非蛋白基质,不仅可以促进组织生长,还可以提高机体免疫活性,可以有效缩短创面愈合的时间,尽可能地减少瘢痕的形成[6]。目前,壳聚糖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以及化工等行业领域当中,包括壳聚糖的衍生物也在医药领域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应用,成为制备医用敷料膜的一种重要材料[7]。

壳聚糖宫颈抗菌膜中是一种新型的生物材料,其中含有大量壳碘成分,而壳碘是碘和壳聚糖的一种重要络合物,药理作用显著。首先,壳聚糖经过与碘成分合络后,能够以壳聚糖作为载体,充分发挥其具有的高效光谱杀菌作用,有助于促进纳米级碘分子在长时间内稳定释放有效浓度次碘酸以及游离碘等成分,而其中游离碘可以充分穿透细胞壁,在次碘酸所具有的强氧化作用下,确保药物在与病原体进行接触的过程中,完全破坏蛋白生物活性,从而达到杀死微生物的目的[8]。其次,壳聚糖宫颈抗菌膜的吸收作用明显,可长时间保持创面的干爽、洁净,有助于加快创面结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软化痂皮,有效地避免了脱痂过程中大量出血。再次,壳聚糖宫颈抗菌膜还可以黏附聚集血小板和红细胞,从而起到有效的止血作用,对于宫颈创面止血效果显著,加快了宫颈组织的快速恢复。最后,在将壳聚糖宫颈抗菌膜应用于伤口部位时,甲壳素可以充分诱导巨噬细胞等炎性细胞分泌大量的胶原酶,起到降解多余胶原的作用,从而实现淡化瘢痕的目的。

本组资料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阴道流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阴道流血时间(8.26±3.23)d、阴道流液时间(7.53±2.82)d以及创面愈合时间(3.69±0.71)周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壳聚糖抗菌膜应用于宫颈LEEP刀治疗后宫颈创面,有助于减少术后阴道流血量及阴道流血时间,可尽快促进宫颈创面伤口愈合,极大地改善了宫颈修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壳聚糖宫颈创面
氧化石墨烯-壳聚糖复合材料对水体中农药的吸附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三种不同分子量6-羧基壳聚糖的制备、表征及其溶解性
怀孕后宫颈管短怎么办
这几种“宫颈糜烂”需要治疗
HPV感染——“宫颈的感冒”
美洲大蠊药渣制备壳聚糖工艺的优化
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残余创面35例
球状壳聚糖树脂对NO2-吸附特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