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至丽江高速公路绿化美化设计思路

2020-07-16 01:05赵书学周惠荣
林业调查规划 2020年4期
关键词:楚雄树种绿化

赵书学,周惠荣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生态分院,云南 昆明 65003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积极贡献,“生态”、“美丽”成了时代的命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示云南要努力建成中国最美丽省份,谱写好中国梦云南篇章。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对云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云南省提出了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要精心装扮山、坝、河、湖、路、田,做美每一条道路、每一条河流、每一个湖泊,大力推进全域旅游,着力展现云南群山叠翠、四季飞花、水清岸绿的秀美山川;到2020年,以怒江美丽公路,昆明—丽江、昆明—西双版纳高速公路,昆明主城区—昆明长水国际机场道路等为重点建设一批最美公路,建设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美丽公路,打造最美丽省份靓丽风景线,通过大规模、高标准增绿,建设沿线高品质绿化带、景观带,提升服务区功能和品质,提高管理和运营水平,让人们在绿色长廊、鲜花大道、景点式服务区中时刻感到“路景交融、轻松舒畅”成了政府当前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探索美丽公路建设已成为云南的时代课题。

在“生态”和“美丽”成为时代命题的当下,笔者提出了一些昆丽高速绿化美化设计的思路,以期能为该公路路域环境的绿化美化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同时,抛砖引玉,让更多的专家、学者一起探讨美丽公路建设。

1 主要设计思路

通过现状调查,摸清路域环境本底情况,在对现状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运用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设计理念,进行合理的设计定位;遵循科学的设计原则,进行风貌控制、植物景观规划、景观层次规划、空间布局和植物规划。

2 公路基本情况

昆明至丽江高速公路(以下简称昆丽高速)从昆明碧鸡关隧道西口(K13+700)起,至丽江西(K195+500)止,全长484 km,涉及5个州(市),13个县(市、区)。由4段组成,依次为昆明至安宁段、安宁至楚雄段、楚雄至大理段和大理至丽江段。全线共有互通及立交 39座,隧道16座,服务区14个,管理处(站)4处。

3 路域环境概况

3.1 自然环境

昆丽高速地处云贵高原西部和青藏高原东部,沿线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海拔为1 400~3 000 m。路域范围气候类型多样,涉及“热带、亚热带、暖温带”3种不同的气候类型,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自然景象。涉及地带性土壤为红壤、黄壤、黄棕壤等。涉及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红河四大水系,滇池、洱海两大高原湖泊。

3.2 植被和植物资源

根据现地调查,结合《云南植被》,昆丽高速沿线植被有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硬叶常绿阔叶林、暖温性针叶林、温凉性针叶林、寒温性灌丛、暖性石灰岩灌丛、暖性灌丛、干热灌丛等12个天然植被亚型和人工乔木林、竹林、果树经济林 3个人工植被。主要植物有:云南松、华山松、滇油杉、高山松、杉木、柳杉、柏木、喜玛拉雅红豆杉、樟树、杨树、桤木、桉类、栎类、车桑子、悬钩子、小石积、金丝梅、苦刺、水红木、水锦树、清香木、柃木、野蔷薇、火棘、杭子梢、羊蹄甲、杜鹃、米饭花、三棵针、苹果、梨、桃、核桃、板栗、樱桃、茶叶、花椒、扭黄茅、黄背草、戟叶酸模、云南裂稃草、球米草等。丰富的植物资源,为公路绿化美化提供了丰富的植物选材。

3.3 周边旅游资源

昆丽高速是云南省重要的旅游通道之一,周边分布着众多的热门旅游景点。

昆明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滇池旅游度假区、西山风景区、云南民族村、金殿、世博园、笻竹寺、石林、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等著名景点。

楚雄是一个以彝族聚居神秘而又古老的地方,拥有彝人古镇、太阳厉公园、福塔、紫溪山森林公园、禄丰恐龙谷等景区景点。

大理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丰富,著名景点有苍山、洱海、大理古城、崇圣寺、蝴蝶泉、南诏风情岛、喜洲古镇、云南驿、大理地热国、剑川沙溪古镇、魏宝山等。

丽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集散地,代表性的景区景点有玉龙雪山、老君山、丽江古城、束河古镇、泸沽湖等。

3.4 世居的主要少数民族及其特色文化资源

公路沿线分布着汉、彝、白、回、苗、纳西等少数民族,以楚雄彝族、大理白族、丽江纳西族人数最多、分布最广、最具代表性。以彝族、白族、纳西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在民居建筑、饮食起居、民族服饰、节日庆典、宗教信仰、婚丧嫁娶等方面均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呈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使昆丽高速成了一条展示少数民族文化的景观长廊。

4 现状分析评价

4.1 公路产权内绿化景观现状分析

公路产权内绿化景观缺乏色彩变化及分段主题设计,全线绿化景观较为单调。互通及立交区现状绿化体量单薄,绿化层次单一,植物品种和数量较少,色彩单调,植物配置缺乏美感,整体识别性较弱,植物生长不良,无法体现城市形象及地域特色。

4.2 公路产权外绿化现状分析

公路产权外100 m范围由于城镇建设、农业生产较集中,森林覆盖率仅为26%,破碎化程度高;100~ 1 000 m可视范围森林覆盖率为 49%,但仅有 1/4 的路段森林植被较完整,其余3/4路段森林植被较破碎,整体上未形成连续的绿色廊道。

4.3 全线景观风貌分析

经过对路域两侧 1 000 m景观基质进行分析,全线景观本底基本呈现5种特色风貌类型:

城市景观 67 km、占13.9%,位于昆明、楚雄城郊段,该风貌类型景观以道路、建筑为主。

山林景观163 km、占33.7%,在安宁、大理、楚雄、丽江等多有分布,该风貌类型景观以自然山地、森林为主,地形起伏较大。

田园村落景观166 km、占34.3%,以楚雄、祥云、大理、洱源、剑川为主,该风貌类型景观以农田水系、农田防护林网、农田大地艺术景观,以及乡村聚落建筑为主。

滨湖水域景观 57 km、占11.7%,以大理洱海等高原湖泊景观为主。

热谷景观31 km、占6.4%,位于禄丰恐龙谷。

4.4 自然景观分析

在生态功能上各区段特点明显,安宁段、楚雄段、大理段由于城市干扰,生态功能相对薄弱;禄丰至楚雄段,南华至祥云段,祥云至凤仪段、剑川段、丽江段原生植被较好,能发挥良好的生态功能,沿线自然山林层峦起伏、苍山挺拔、洱海宽广,极具形体美。在线的体现上,路域范围内的绿色未形成统一的线性韵律。整体颜色以绿为主,色彩表现较单一,未体现出四季变化的动态美。

4.5 人文景观分析

路域人文景观丰富,从涉及民族来说,沿线主要有楚雄彝族、大理白族、丽江纳西族,有彝族火把节、禄丰恐龙谷、大理南诏古国都、丽江古城等一系列全国乃至世界级的人文景观。

4.6 负面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对路域环境全面调查,发现存在许多影响视觉效果的因素,如:部分广告牌架设混乱;存在突兀的临时建筑和未拆除的破损建筑;部分道路沿线村庄,村容村貌不整洁,垃圾堆放在公路可视范围内;部分离公路较近的工厂未设置遮挡隔离带,厂内的凌乱状况一览无余;沿线有数量较多的采石场等。

4.7 总体评价

沿线景观的多样性。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多样,不但有不同的植被景观、高原湖泊景观、雪山景观,而且还有特色民居、多民族民俗风情等人文景观。

沿线景观的地域性。高速公路贯通滇中及滇西北,跨热带(海拔因素影响的局部地段)、亚热带、暖温带,有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硬叶常绿阔叶林、暖温性针叶林、温凉性针叶林、寒温性灌丛、暖性石灰岩灌丛、暖性灌丛、干热灌丛等天然植被和人工乔木林、竹林、果树经济林等人工植被,不同地域景观特点较突出。

沿线景观的融合性。沿线分布有森林、湖泊、雪山等自然景观,以及彝族、白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特色民居等人文景观,各类景观相辅相成,互为依托,呈现较高的融合度。

沿线景观生态性。沿线有约1/3的路段分布有天然森林植被,群落结构较完整,此外还有高原湖泊、人工水库等水体,以及森林、湿地等多种自然生态系统类型,保存较完好。

通过现场调查和对资料的分析得出,道路沿线自然景观虽丰富,但缺乏形式美,色彩不够艳丽;虽然人文景观多样且独特,但未有效整合;虽已实施绿化,但缺乏总体规划,分段主题不明显,绿化景观效果不佳;路域环境缺乏整治,脏、乱、差现象较突出。

5 设计思路

为打造出一条能“领略四季”、“走进异域”、“探寻秘境”、“畅游山水”、“穿越历史”、“追根溯源”和“体验民俗”的美丽公路,充分展示云南山川魅力和民族风情、促进全域旅游发展、提升公路沿线城乡人居环境,昆丽高速路域环境绿化美化设计重点对以下内容进行了研究。

5.1 设计理念

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共生关系原则,按照山上植树、坡地种草、森林涵水、水聚成湖、湖养田地的可持续发展思路,统一规划、统筹治理;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以高速公路绿化带连接城乡、村庄、风景区、湖泊水库等景观斑块,形成集功能性、实用性、欣赏性为一体的绿色生态景观长廊;融合彝、白、纳西等不同民族文化特色;动态展示沿线山地森林、田园村落、特色民居、高原湖泊、巍峨雪山等不同景观,达到改善路域景观及生态环境,推动全域旅游的目的。

5.2 设计定位

昆丽高速绿化美化定位为:绿色廊道;景观大道;文化之路;智慧之路。

绿色廊道:绿色廊道是构筑绿色生态屏障和生态网络空间的重要基础支撑。结合现状森林、湖泊、田园、村落、雪山等自然景观本底,对路域可视范围内可实施绿化的林地、农地及其他土地进行景观提升改造、绿色廊道修补及面山增绿复绿,提升公路沿线绿化品质,打造一条独具特色的绿色生态长廊。

景观大道:在原有森林、湖泊、田园、村落、雪山等自然景观的基础上,通过景观风貌控制和不同主题的植物景观营造,打造一条各路段主题鲜明,具有季相色彩变化的景观大道,实现“车在路上行,人在景中游”的效果。

文化之路:充分挖掘公路沿线彝族、白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形成展示地域民族文化特色的纽带。

智慧之路:充分利用现有的一部手机游云南APP,结合道路运营及维护信息系统,采用5G等信息技术,让驾乘人员在行进过程中根据手机定位自动轻松获取沿途有关景点、民俗风情、特色产品等信息。

5.3 设计原则

明确主题、融入文化、强化特色:结合交通出行、旅游发展、生态建设、文化展示等,明确公路景观营造的主题特色,并围绕主题进行景观空间布局和分段设计。强化不同路段主题特色,结合地域特色、气候类型、景观本底、景观风貌类型、历史人文及民俗文化等因素,确定不同路段的主题,进行植物选择和绿化配置,融入地方文化元素,营造特色鲜明、变化丰富的道路景观空间。

强化节点景观:在路域绿色生态廊道建设的基础上,强化大型互通立交、出入口立交、重要隧道口等节点的景观打造。节点景观设计要强化色叶树、开花乔灌木等观赏植物的运用,适当点缀具有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元素的景观小品,形成特色和亮点。

注重内外衔接:公路产权内的景观改造提升应注重与公路产权外的绿色廊道及增绿复绿的协调统一,围绕主题段落,在边坡绿化植物选择上应相互衔接,内外形成较为统一的绿化景观风貌。强化内外衔接节点设计,对重要服务区延伸区域、旅游节点、特色自然景观、特色民俗村落过境区域、田园风光、重要湖滨景观、特色桥梁水库等区域进行重点打造,通过公路产权外植物的合理配置形成视线引导,优化公路产权内外视觉空间的关系。

以问题为导向:根据详尽的现地调查,找出现状景观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因地制宜提出公路绿化美化的策略、措施和方案。

5.4 总体风貌呈现及分段控制

“一条玉带衔明珠·一路青山探秘境”,昆丽高速如同一条绿色长廊贯穿东西,串起一个个城市乡村,一处处风景名胜,一个个少数民族村落,沿路而下探访云南的绿水青山、秘境人家。根据区域自然风貌,整条道路分昆明至楚雄、楚雄至大理、大理至丽江3段进行风貌控制(表1)。

昆明至楚雄段:自然景观包括城市延伸、工业文明,展现的人文景观为都市休闲风情,本段景观风貌为“春城无处不飞花,寻芳漫步入彝家”。

楚雄至大理段:自然景观包括山地森林、热谷和彝族图腾特色民居,呈现的人文景观是彝州秘境、远古的呼唤,本段景观风貌为“彝山灿然处处红,苍山洱海墨春秋”。

大理至丽江段:自然景观包括湖光山色、白族民居、田园风光,人文景观为乡愁白族人家,本段景观风貌为“晨步南原春尽艳,午登北岭雪无瑕”。

5.5 植物景观规划

要充分考虑驾乘人员的实际景观体验,根据注视5秒时间才能获取景物清晰印象及与车速关系,合理利用景观特色带和景观过渡带,形成有张有弛的动态景观序列,既要有变化又要有统一,既要有平缓又要有波折起伏等特点,避免景观过于复杂或过于单调。沿线景观采用“大尺度、大组团、大色块”为主要组景手法,突出粗线条、多层次的造景特点,每段景观单元长度不少于30 km,保证高速度下景观的连续性及与地域特色相融合。

5.6 景观层次规划

植物景观层次:利用常绿、落叶乔木树种与灌木的形态、个性参差群植,合理搭配,使局部景观层次分明,而景深赋予变化,形成林冠线,林缘线起伏多变,借以打破景观的单一性,给人以强烈的节奏感和视觉冲击,同时开辟景观深远的视觉走廊。

表1 昆丽高速绿化美化植物景观规划表

景观空间层次:在空间的开合上,结合周边自然景观,以低矮灌木与高大乔木之间错落形成起伏,在空间上以打开透景线,让视线有远近开合的变化,加强空间的透视效果,又远借佳景,把沿线山、水、林、田、湖、村落融入高速公路景观,平衡高速公路因实行封闭而带来的隔绝感。

5.7 空间布局

根据绿化美化理念及景观风貌要求,将昆丽高速路域绿化美化空间布局为“一廊三段多点”。

一廊:即一条绿色生态景观廊道,通过整合可实施绿化的林地、其他土地空间,串联各区域版块,形成一条绿色生态景观长廊。

三段:按州市级行政区域分为昆明至楚雄(含玉溪)、楚雄至大理、大理至丽江三段,依次展现“春城无处不飞花,寻芳漫步入彝家”、“彝山灿然处处红,苍山洱海墨春秋”、“晨步南原春尽艳,午登北岭雪无瑕”的景观风貌。三段中,又划分12个不同的植物景观单元。

多点:在大型立交互通、出入口、重要城镇设置景观节点,全线共设计碧鸡关隧道、恐龙谷收费站、大理东互通、拉市海湖滨等4个景观节点。

5.8 植物规划

植物规划遵循乡土性原则、景观性原则、特色性原则、自然群落原则、原真性原则、抗逆性原则和苗木繁育本地化原则进行。根据道路分段各区间立地条件、自然植被,结合“三段”景观风貌要求、植物景观单元及主题,分为12个区间(段)共12个植物景观主题进行规划,主要展现不同植物的花期、叶色、季相变化,达到“四季常绿、季相分明、四季有花、各具特色的立体、复合绿色生态景观廊道”目标。各区间(段)植物规划如下(表1):

昆明西—安宁西—安丰营(K13+700~K53+500):植物景观主题“木兰探春”,主选树种为广玉兰、深山含笑,备选树种有白玉兰、紫玉兰、二乔玉兰、望春玉兰、毛果含笑、翠柏、枫香、元宝枫等。所选树种均为春季开花,春的气息扑面而来。

安丰营—安宁—长田(K53+500~K70+500):植物景观主题“林海徜徉”,在原有森林植被的基础上,以景观改造和提升为主。主选树种为山玉兰、深山含笑、元宝枫,山玉兰、深山含笑是对前段主题的适当延伸,元宝枫可增添色彩。备选树种有蓝花楹、冬樱花、清香木、复羽叶栾树、翠柏、三角枫,林海苍翠之中不时闪现一抹颜色。

长田—恐龙谷—彩云(K70+500~K94+500):植物景观主题“侏罗世纪”,主选树种为加拿利海枣、棕榈,备选树种有老人葵、董棕、叶子花、清香木、滇朴、球花石楠等,以棕榈科树种为主,意在重现侏罗世纪、恐龙时代植物景观。

彩云—程家坝(K94+500~K146+400):植物景观主题“凤羽蓝花”,主选树种为蓝花楹、攀枝花和翠柏,备选树种有复羽叶栾树、刺桐、枫香、云南拟单性木兰等,热谷风貌中呈现蓝色幻境、热情火红,与楚雄火的民族一样热烈奔放。

程家坝—楚雄西—南华(K146+400~K158+000,K0+000~K22+100):植物景观主题“暮春含芳”,主选树种为宫粉紫荆、云南樟,备选树种有红花紫荆、球花石楠、紫薇等,以展现“楚雄四月满芳菲”的景色。

南华—下庄(K22+100~K58+500):植物景观主题“水岸竹韵”,主选树种为慈竹,备选树种绵竹、大叶慈、椅子竹,远见江水缓缓、竹影婆娑。

南华—下庄(K58+500~K85+500):植物景观主题“翠屏迎客”,原有优势树种主要为云南松、滇油杉,主选三角枫、头状四照花、滇朴进行景观改造,备选树种有雪松、球花石楠、翠柏、紫薇、云南樟等,驶入林海听阵阵松涛,漫游青山看峰峦叠嶂。

下庄—祥云(K85+250~K114+250):植物景观主题“花红百日”,主选树种为紫薇、云南樟,备选树种为红花紫荆、刺桐、滇润楠、香樟。“盛夏绿遮眼,此花满堂红”是对紫薇的最好诠释,本区间路段取紫薇的花期长、花色红,借红花紫荆的花朵繁盛,以营造花红百日之盛景。

祥云—凤仪(K114+250~K142+250):植物景观主题“彩绣云岭”,在原有森林植被的基础上,选用球花石楠、冬樱花绿化造林或景观改造,备选树种有鹤庆冬樱花、云南樱花、云南樟、滇楸、雪松等,冬樱花花期较早,开启下段“樱花长廊”景观主题。才过繁花盛景,又入苍莽云岭;揽尽青山苍翠,步入云上芳华。

凤仪—海东—邓川(K0+000~K9+900~K66+500):植物景观主题“樱花长廊”,主景树种云南樱花、台湾牡丹樱,备选树种为垂丝海棠、鹤庆冬樱花、冬樱花、雪松,布局在大理海东前后,营造数十里花海,为大理的“花”再添一色,远看海西苍山如黛、海东花深似海,近览洱海水空濛、古镇风情浓。

邓川—剑川(K66+500~K140+500):植物景观主题“楸梓蓊蔚”,主选树种为滇楸、头状四照花、雪松,备用树种有球花石楠、冬樱花、垂丝海棠、滇朴、滇杨等。《说文·木部》中曰:“楸,梓也”,楸梓二木相类。楸木树形高大、是为良木,花色淡红至淡紫,蒴果细圆柱形、长而下垂,观赏性极佳,很好地展现出“楸梓夹道,蓊蔚成林”景观。“梓”还含有故里之意,与本段“乡愁白族人家”的人文景观高度契合。

剑川—丽江西(K140+500 ~K148+500):植物景观主题“苍松傲雪”,借用远处雪山胜景和沿线几十公里的云南松林,青翠连绵。主选树种为红豆杉、雪松、香花槐,备选树种有染用卫矛、全缘石楠、球花石楠等,可作为景观改造、景观(遮挡)林带造林树种。

6 建议

1)美丽公路打造仅靠一两个部门是难以实现的,必须相关部门联合行动,根据负面问题清单,按归口管理各司其职,各行其事,共同发力,久久为功,方能成效显著。

2)有了清晰的思路,还必须科学编制实施方案和施工作业设计,作为将蓝图变为现实的重要依据。

3)美丽公路打造耗资十分巨大,在资金筹集方面需创新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

猜你喜欢
楚雄树种绿化
我的家乡美如画
名家与楚雄
名家与楚雄
穿越“四大走廊” 品味古今楚雄
基于GC-MS流苏树种子挥发性成分分析
树种的志向
树种的志向
常绿树种在新疆的应用现状
绿化用女贞树上的果实,可以采来入药吗?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