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物治疗学课程思政的路径探究

2020-07-17 02:47吴迪魏继福韩峰江宁玉胡琴徐华娥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24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

吴迪 魏继福 韩峰 江宁玉 胡琴 徐华娥

[摘 要] 以临床药学专业“临床药物治疗学”课程为例,将“课程思政”贯穿于教育教学始终。从课程设置、理论课程教学、临床实践、创新教学模式、“互联网+”等多方面着手,探究“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临床药物治疗学;课程思政;路径

2016年的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升思政教育就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发展[1]。此后,教育部发文指出:大力推动“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梳理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及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实现思政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2]。“临床药物治疗学”作为临床药学专业的主干学科,融合了药学、临床医学及社会科学知识,同时强调理论联系实践、基础联系临床。对学生而言,是一门难度大、综合性强的课程。因此,临床药物治疗学与思政理论的同向同行尤为重要;在“课程思政”的大趋势下,利用好课堂教育“主渠道”优势,把课程思政落到实处,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还有助于思政教学的深入人心。现笔者以临床药物治疗学为例,探究临床药学专业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

一、医学院校思政教育现状

目前,国内高校的思政课程多以讲授为主,且带有浓郁的应试色彩,思政教育的实效性被淡化、其教育教学地位也存在边缘化趋势[3]。医学院校亦是如此,其教育教学侧重于专业主干课程,思政课作为高校公共基础课而不被重视。同时,思政教师团队相对较为匮乏[4],教师专业知识背景的差异导致讲课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加之学生学习目标不够明确、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往往各自为阵[5],使得医学院校的思政教育困难重重。

二、临床药物治疗学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

(一)课程设置:优化理论课、见习课、临床实践比例

临床药学专业以培养综合性、应用型的临床药学人才为目标,结合其专业就业方向、临床药物治疗学课程改革的需要,在课程设置时,新增临床实践,同时增加见习课与临床实践的学时,旨在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医院药学及临床药学的工作环境、工作流程、工作制度,在教学实践、实习工作中掌握《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中的相关规定,加强法制观念、培养法制素养。

(二)将思政元素融入理论课程教学

临床药物治疗学理论课程教学离不开疾病、药物与临床治疗方案。深挖临床药物治疗学知识点中蕴含的思政内涵,形成“大思政”格局。

1.穿插原研药物案例。在理论课程教学中穿插原研药物的案例,以激起学生的民族荣誉感与爱国主义精神,鼓励学生勤学多思、善于创新。例如在讲授恶性肿瘤章节的药物治疗方案时,可引入甲磺酸阿帕替尼、盐酸埃克替尼的介绍。阿帕替尼是我国自主研发、全球首个获批用于晚期胃癌治疗的小分子抗血管生成药,也是CFDA批准上市、CSCO推荐的胃癌三线用药,并在晚期胃癌的治疗上取得成功;而埃克替尼则是我国首个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领域打破了长期被进口药垄断的局面。在讲授神经系统疾病章节的药物治疗时,可引入甘露寡糖二酸(GV-971)的介绍。GV-971由我国自主研发的从海藻中提取的、抗阿尔茨海默病的寡糖药物,该药基于新颖的多靶点协同机制发挥作用,成为全球首个治疗阿尔茨海默病通过临床3期试验的新药。

2.抓住药物治疗方案选择的哲学内涵。从临床药物治疗学专业知识中梳理出哲学内涵,通过新旧知识点相互融通,加深学生对哲学内涵的认识,提高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感染性疾病章节的教学中,药物治疗方案均应通过分析临床症状、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等综合制定。例如判断痰培养结果与临床抗菌药物治疗方案选择的相关性。这样的问题可以从一个侧面分析检验指标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区分假阴性、假阳性结果,透过现象找准阳性本质;又可从另一个侧面分析痰培养中的细菌是否为致病菌,弄清污染、定植菌与致病菌的差异,在透过现象找准本质的同时还能在分析判断中加深对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理解。无论是轻症无需住院的、还是需住院的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教材的经验治疗方案中均有“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的推荐,不难发现β-内酰胺类属于繁殖期杀菌剂、而大环内酯类属于速效抑菌剂,按药理学知识,两者的联用可产生药理作用的拮抗。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上述两类药物的联用可扩大抗菌谱、降低耐药性,尤其对重症CAP的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6]。像此种抗感染治疗方案由“禁忌”到“合理”,揭示了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哲学内涵,同时也体现出临床药学专业、临床药物治疗学课程都是不断变化、发展、进步的,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要努力学习思政内容,今后从事药学相关专业时将哲学思想运用到临床药学实践中的重要性。

(三)人文教育与临床药学实践

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倡医疗工作者要有“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7]。因此,作为临床药学专业的学生,除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外,“十六字”职业精神至关重要。让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及早开展临床药学的药品调剂、药学问诊、查房、患者教育等临床药学实践,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临床药学进社区”等主题实践,在“言传”的同时加以潜移默化的“身教”,加强师生间的人文交流,加强学生与社会、患者的专业沟通、情感交流,可以使其更好地理解药物治疗,将掌握的专业知识活学活用,更好地感悟培养“医者仁心”“患者同理心”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对患者进行恰当的人文关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通过课程与教学活动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这也符合“大思政”的教育理念[8]。

(四)创新教学模式的试点

无论是在理论课教学还是见习课教学中引入“案例导向学习”“多维互动”的模式,都可通过对临床药物治疗案例的分析,加深对疾病、药物、临床药物治疗方案、用药监护的认识与理解。将传统“讲授式”教学,转变为“案例导向式”“多维互动”的共同学习,由被动听讲变为主动质疑、带着疑问主动学习,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融为一体,以达到自主学习、互动学习、互助学习的最终目的。

(五)引入“互联网+”元素,打造课程思政网络学习平台

充分发挥移动互联优势,在校园网学习平台中开设临床药物治疗学思政小天地,将完善的课程思政内容,以科普、小知识、思政案例的形式,上传至临床药物治疗学网络课程中,构建多元化、立体式的课程思政学习平台;同时还可以以年级为单位,建立微信临床药物治疗学课程思政交流微信群,不断优化课程思政内容,及时沟通、加深对课程思政内容的认识与理解,增进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

总之,在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工作大力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临床药学专业应与时俱进,紧抓课程思政的优势,将其发展成为药学思政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结合学生特点及临床药物治疗学课程特点,不断优化、探索、创新,将思政元素融入临床药物治疗学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以探索出更优质、更高效、更完善的临床药物治疗学课程思政路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有关情况[EB/OL].2017-12-06.

[3]李想.药学类高校“思政课堂”与“课堂思政”同向同行有效路径研究[J].现代交际,2019(2):170-171.

[4]代苑林.医学类高等院校从“思政课堂”到“课堂思政”的路径探索[J].德育研究,2017(2):33.

[5]李琦,吕一军.从课程思政视角谈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18,48(11):857-858,封三.

[6]欧阳山丹,朱诗塔,潘浩.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应用與监测,2010,7(5):312-314.

[7]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08-22(4).

[8]尹冬梅.构建同心圆式大思政教育新格局[J].中国高等教育,2015(10):7-9.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
高校思政课程的现状与改革措施研究
课程思政理念下英汉口译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