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 多元化“三全育人”学风体系构建探索

2020-07-17 02:47赵基钢丛梅郭旭虹孙辉高艺霞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24期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运行机制三全育人

赵基钢 丛梅 郭旭虹 孙辉 高艺霞

[摘 要] 创新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以人为本”贯彻教育过程的始终,国家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同时也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紧扣“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多方角色对人才培养机制的创建提出了构想;以“学风班风建设”为根本目标,对“三全育人”的学风体系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 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创新人才培养;运行机制

当前,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的新经济发展模式纷呈出现,动能转换,质效提升,创新型经济正如高速列车般呼啸向前;科创中心、军民融合、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1];“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信息化与智能化使技术革新加速[2]。

面对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迫切需求,面对时代变革、未来发展带来的巨大挑战,面对知识获取和传授方式的革命性变化,如何落实好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并带来教学模式的变化。学校、专业、教师、家庭以及学生自身在教育过程中如何发挥自己的协同作用。同时,进校后,进行专业大类分流带来的信息不对称和专业发展不平衡,以及由此带来的学生内驱力与自信问题[3]应引起重视。

本文以学生为中心,针对学生内驱力与学习自信问题,创建多元参与的培养目标持续改进机制。建立了涉及教师、学生、家长、校友、用人单位、第三方社会机构等校内校外多角色全员参与的持续改进机制,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和根本标准。

一、全员育人方式构建

班导师、辅导员通过谈心等方式,依托班团等学生组织,了解掌握班级总体动态,为分类指导提供基础,用对学生的关爱和责任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强凝聚力的班集体[4]。另外,班导师、辅导员等作为学生学习路上的引导者,应重视学生的特殊化,从生活出发,深入到学习,避免任何一个学生在前进路上掉队。

授课教师与院系教学管理人员为困难的同学给予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是重点帮扶的对象,通过成绩反馈、学习情况排查,掌握这些同学的学习动向、学习进度。授课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应有意识地照顾到较为吃力的同学,在课后安排答疑,鼓励学生多提问、多思考,老师答疑解惑之余也要带动学生自我思考、自我总结。

采用科研课题组与班级结对子、专业教授下班级,树立专业与行业自信,增强学生内驱力[5]。安排学生在课余时间参观重点实验室、了解目前行业领先的工艺与技术,无疑激发同学们创新意识与培养同学们科研兴趣的大好机会。学生对未来科研的憧憬,是完成好现阶段学习任务的内在驱动力,是加快我国向创新型国家转变的根本保证。

二、全过程育人方式构建

优秀学长经验交流座谈会。同样是学生身份的学长学姐,与较低年级的学生之间距离更小,关系更加紧密,沟通起来的障碍相对也是更小的。通过学长学姐的经验交流,学生们可以从前辈的身上发现自己的影子,消除一定的迷茫与困惑,为今后的工作与学习找到方向,同样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与生活的热情,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行业校友亲身交流会。行业校友们已经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职场上的工作经验,可以从在校生活和职场生活两方面给同学们提供经验和帮助,可使同学对未来工作生活也会具有初步的认识和期待。

学生自律组织、家国情怀教育,借助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平台,爱国主义教育可以更加生动、更加广泛地在全体学生间进行。各式各样的艺术品鉴、影视欣赏等形式,不仅可以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热情,也能鼓舞同学们用奋斗的青春献礼祖国。

三、全方位育人方式构建

行业专家畅谈行业过去、现在与未来。邀请行业专家参与学生各种教育活动。如邀请行业专家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讲解应聘技巧和要求;邀请用人单位专家和领导参加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等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增强学生对行业的认可度,特别是当邀请学院优秀毕业生作为行业专家返校时,这些优秀的学长为在校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大的激励作用。企业行业中石化炼油事业部长期以来一直重视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希望通过企业与高校之间的技术交流,为我国亟需的前沿技术以及国际国内领先技术提供支持,共同实现产业化,提高企业竞争力。

家校共享共商,家校合作是指学校与家庭基于统一目标,经过充分沟通后,相互配合,在学生教育问题上达成统一的意见,步调一致。家长作为学校教育理念的执行者,参与到学校教育的管理中,为学校教育的合理性提出建议,与学校一起,帮助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以及生活习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等,使得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统一,帮助实现对学生更好的管理。随着时代需求的变化,学生教育不是家庭或学校可以单独完成的,学校各项措施的实施已经得到家庭的认可,減少政策推行的阻碍力量。此外,家校合作让学生的教育不再依靠单一学校教育或家庭教育,学校以及家庭基于充分交流基础上的合作,相互配合,以达到产生“1+1>2”的结果。

四、方案实施探究

本项目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多元化“三全育人”班级学风建设实施方案,如下图,通过学校(辅导员、班导师、授课教师、院系教学管理人员、教授、科研课题组等)、家庭、行业、校友与学生等共同作为班风学风的建设者,增强班级凝聚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育人融合来激发学生内驱力。通过对班风学风建设机制的探索、评估与反馈,以学研互动、家校互动等方式建立具有持续改进理念的适用新时期人才培养形势要求的方法,以期形成可复制可参考的经验。

五、结语

“三全育人”学风体系,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基于持续改进的理念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开展班级学风建设,打造多位一体的立体化育人模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借鉴经验。

参考文献

[1]刘开兵.新时期高校开展校友工作的六条成熟路径[J].高教学刊,2018(22):192-193,196.

[2]陈有利.高校优秀校友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研究——以武汉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智库时代,2017(15):292,294.

[3]韩炬,董威.校友资源的校内建设探索[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3):89-94.

[4]沈本贤,徐心茹,赵基钢,凌昊,欧阳福生.树立品牌意识,建设高水平的油气储运工程专业[J].化工高等教育,2006(6):27-30.

[5]徐心茹,凌昊,欧阳福生,赵基钢,沈本贤.坚持石油化工特色 传承拓展 培养石油化工高素质人才——石油加工系59年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J].化工高等教育,2017,34(5):1-5,47.

猜你喜欢
创新人才培养运行机制三全育人
网上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机制评析
减刑、假释工作运行机制之重构
供给侧改革下营销创新人才培养思考与实践
创新性科研人才的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检察权透明运行机制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