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教育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渗透

2020-07-17 02:47林凯欣李燕婷江宇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24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小学语文

林凯欣 李燕婷 江宇华

[摘 要] 小学语文课程存在着大量潜在的生态教育资源,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有关生态环境教育的可利用资源,并把生态文明知识有目的地融入语文课堂中。就小学语文课程中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以及相应的可行性优化策略作一探讨。

[关键词] 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小学语文

一、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

(一)生态文明教育: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教育活动

20世纪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沉浸于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难以弥补的伤害。因此,把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提上日程是迫在眉睫的。笔者认为,生态文明教育应是一种基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学校遵循教育规律,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教育教学体系中,同时鼓励教师充分挖掘有关生态环境教育的可利用资源,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恰当灵活的教学方法讲授生态文明知识,使学生将良好的生态素养内化于心、外显于行的教育活动。

(二)生态文明教育:全人类需要接受的教育

1.加强生态文明教育,顺应基础教育的潮流。近年来,全球变暖、生物多样化减少、沙尘暴、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明显,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我们的家园。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共赢的思想和和谐的向往都是以人类尊重大自然为前提。如今,对生态文明教育的探索与研究已成为世界各国的课题,一场关于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浪潮在全球各国掀起。美国联邦教育局专门设立了“环境教育科”,英国制定了以8—18岁学生为对象的《環境计划》,俄罗斯中小学教学计划中也把“生态学”和“生命活动安全基础”列为单独开设的课程。这些国家的举措均表明,开展生态环境教育已是大势所趋,不容忽视。教育无国界,我国也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借助国外典型的经验,积极分享交流,将生态文明教育落到实处,响应新时代生态建设思想。

2.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凸显语文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价值观应是包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以生态文明为价值取向的内容。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并存的基础学科,课堂具有灵活性、多样性和开放性等特点。语文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会对学生行为习惯、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且这种影响是深远持久的。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语文教师有必要担当起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任,教育学生利用所学的相关知识尽己所能保护环境。

3.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当代小学生的生态意识。受传统教育的桎梏,教师普遍重视课本内容的讲授,而相对忽视了学生思想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就目前来说,学生的生态观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校园内还存在诸多不文明的行为,例如,乱扔垃圾、踩踏草地、乱涂乱画、浪费纸张、浪费水电资源等,严重影响了校园环境和氛围。当今,生态文明素养已经成为衡量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指标之一,校园美德少年的评选以学生的品德素养为出发点,集中考察学生与他人、社会、自然的关系。因此,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让学生意识到不和谐的行为会衍生出各种各样的危害,引导学生树立生态危机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综上,生态文明教育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教育话题,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不管是出于对目前环境现状的考量,还是出于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和履行教育育人职责的需要,小学语文教师都有必要将学科知识与生态文明知识结合起来,使生态文明知识融入学科知识,教会学生融会贯通。

二、生态文明教育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开展现状调查

本次调查研究对象主要针对广东省小学语文教师和中高学段的小学生,经过调查分析的数据,目前生态环境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存在以下显著的问题:

(一)小学生生态常识欠缺

探究学生的生态文明知识,可以从生态理解、生态常识、生态举措等多个方面考察。通过收集的数据整理发现:部分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生态文明知识,但尚未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以桉树的种植和台风的影响了解程度为代表(见图1、图2)。明确知道桉树会破坏土地养分的人只有31.4%,高达68.6%的学生不知道种植桉树所带来的后果,即使生活在桉树种植区的学生也对此一知半解。桉树常见于广东地区,可用于造纸,因其生长速度惊人,可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因此深受桉树种植户喜爱。但桉树对环境的破坏远超于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学生不了解这种情况与学校家庭有一定的关联,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大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取得优异的成绩,因此一定程度上会轻视孩子的思想行为教育,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家长有必要转变教育观念,打破唯分数论的思想,并在平常的教育中,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修养。台风,广东地区的常客,但学生明确知道台风会破坏我们的家园的有89.6%,仍旧有10.4%的学生对台风的破坏力处于不了解状态。学生都知道随地扔垃圾随地吐痰是不良行为,却不了解桉树与台风所带来的影响。由此可知,学生的生态文明知识比较零散,要形成系统的生态文明知识体系仍然需要家庭与学校的帮助。

(二)教师思想意识薄弱

影响生态环境教育的开展涉及多方面的因素,教师的思想认识就是其中一点。目前大部分教师仍没有厘清生态文明教育与学科教学的联系,常将生态文明教育的职责推卸给班主任,认为这是班会课或思想品德课的内容,与自己的学科教学无关。根据分析所得的数据(见图3)可知,只有51.61%的教师了解生态环境教育,剩下的教师对生态文明教育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甚至还有的教师认为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浪费时间,是无用之举。这反映了教师的生态意识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未能达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所需要的高度思想认识,势必会影响到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意识反作用于行动,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要从改变教师的意识入手,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培养教师的生态价值观,逐渐形成并增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小学语文
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研究
将生态文明教育渗透于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