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情景的探究

2020-07-17 02:47叶雷春李晓冬李亚敏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24期
关键词:教学情景学习兴趣核心素养

叶雷春 李晓冬 李亚敏

[摘 要] 课堂是知识传递的交接地,为了让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在化学课堂中,教师应该发挥其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在教学过程设计中创新教学情景,发掘本节课的兴趣点和采取多元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以达到核心素养的要求。

[关键词] 核心素养;教学情景;学习兴趣

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为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而提出来的。是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化学核心素养作为核心素养的一个分支,为化学的学习指明了方向。其主要内容有实验探究和创新意识,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等。

一、创新教学情境,趣味先行

兴趣是学习知识的第一生产力,由于呆板单调的教学导入,长久的接受单一的刺激,降低了神经活动的兴奋性,因而不能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对本节课感兴趣,就显得比较重要,可以应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合理地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安排到教学情境中,生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精神振奋,提高学生积极性[2]。作为教师要以启发式教学为指导思想,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以直观的例子表达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案例一。在初中化学下册《金属的化学性质》中,本节课金属的化学性质包含与酸的反应、氧气反应、盐溶液反应。联系生活实际可以将本节课设计为“金属兄弟历险记”故事性趣味情景。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选择金属时选择比较典型的如镁、锌、铁、铜、金组成金属五兄弟。

第一站:火焰山。金属五兄弟组成一个战队来到西游记中的火焰山,刚到山脚下金属兄弟镁锌一下子就融化了,到了山腰金属铁铜也慢慢地开始融化了,但只有金在那屹立不动。这真是真金不怕火炼啊!分析原因得出,金属镁和锌在常温下就和氧气发生了反应,高温的时候与氧气反应速率会加快。根据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快慢,引导学生得出镁锌最活泼,金最不活泼。核心素养中提到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告诉学生要学习金的坚忍不拔精神,终会闪闪发光,同时也要为社会做出贡献。

第二站:酸液池。金属五兄弟下站来到了酸液池,经过上次的火焰山之旅,金属五兄弟变得更加团结,一起走进了无色透明的酸液池。金属兄弟金和铜却毫发无损,兄弟铁皱眉微痛,金属锌咬牙抖动,金属镁大哭跳动。根据金属五兄弟的神情状态见下图[3],再次得出镁最活泼,紧接着是锌、铁、铜和金。最后引导学生根据现有的镁、铜、锌三种金属和稀硫酸溶液,小组合作,设计方案通过实验再次验证金属活泼性顺序。金属兄弟跋山涉水,勇过火焰山,酸液池。欲知后续如何,请看下回分解。设计留有悬疑,吸引学生兴趣。该案例意图旨在提升核心素养中所要求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创新教学情境,感受化学正能量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化学课程要求每个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去学习生动有趣的化学,激励学生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好化学的信心,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发挥的重大作用,并相信化学必将为创造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做出重大的贡献[4]。随着时代的发展,化学在社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农业、工业、服务业中都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总有一些商家为了寻求更大的利益,在所生产的商品中添加一些国家明确禁止的添加剂。如:奶粉中添加有三聚氰胺、猪肉中含有的瘦肉精等。通过媒体的宣传,尽管批判了商家的不正当获取利益的行为,却也造成了社会对于化学的误解,认为含有化学的物质都对身体有害。

(一)联系时事热点问题

案例二:在“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这一节课上,情景可以这样设计,“同学们,春节期间上映的《流浪地球》讲述的是在2075年,太阳发生氦闪而爆炸,面对绝境,人类制造出上万台地球发动机,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用2500年的时间奔往新家园——4.2亿光年外的比邻星的故事[5]。据悉该火箭发动机采用的推进剂是液氧和液氢,那么推进剂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呢?化学方程式怎么正确书写呢?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找出答案。”通过引入《流浪地球》的电影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情怀。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情境中液氧和液氢的反应,与本节课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样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教学过程的下个环节。

(二)发挥榜样的作用

案例三: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与科学家艰苦奋斗、永不放弃的科学精神分不开的,邓稼先隐姓埋名数十年,坚守核试验的岗位。袁隆平数以千计的杂交试验,最终解决数亿人的温饱问题等都体现着他们的伟大。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把科学家的事迹融入于课堂之中,发挥他们的榜样作用。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动机、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增强热爱科学的意识。

如在人教版初中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课题4《化学式与化学价》的有关相对分子质量计算中,可以设计为:“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我国科学家屠呦呦,以此表彰她为患疟疾的人减轻痛苦。她也是第一个获诺贝尔自然学奖的中国人,我们应该为此感到骄傲。希望同学们学习他们身上的科学探索的精神,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值得注意的是屠呦呦研制出的青蒿素对疟原虫有100%的抑制率,那么青蒿素是什么呢?上节课已经学习了化学式,那么我们可以写出青蒿素的化学式吗?查阅资料后,青蒿素的化学式是C15H22O5,经过预习我们知道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就是相对分子质量。你能计算出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吗?”科学家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任何困难都是暂时的,只要你肯坚持终会有所收获。

三、创新教学情境,疑问中寻真知

利用设置疑问,巧妙创设教学情景的方式。不仅有利于教学的展开,而且更能激发学生对实验探究的欲望。设计意图旨在提升核心素养中所要求的科学探究和证据推理能力。

案例四:在人教版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二“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中,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鹽酸来制取二氧化碳。在课堂中将稀盐酸和大理石反应的实验为学生展示后,这时可以抛出一个问题,实验室为什么要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呢?为什么不用硫酸、碳酸钠等呢?学生对于这个问题产生了探究兴趣,带着这些疑问,开始下一部分的学习,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为他们提供实验药品,在小组中进行交流讨论,制定出本组的实验方案。

四、结语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我们应该凸显化学学科特色,创新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内在动机,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制定出有效的教学情景,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3-4.

[2]赵国祥.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40-41.

[3]王晶,郑长龙.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下册(2012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10.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3.

[5]张明,张文东.传承与突破——《流浪地球》小说改编电影研究[J].出版广角,2019(8):91-93.

猜你喜欢
教学情景学习兴趣核心素养
例谈教学情景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灵活运用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