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职学生更好地掌握Photoshop的四种方法

2020-07-17 02:47林榕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24期
关键词:图层中职学生

林榕

[摘 要] 针对以往中职学生学习Photoshop速度慢,灵活运用工具能力不足,设计实践能力差等特点,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四种方法帮助中职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与运用Photoshop。从正确认识Photoshop、掌握图层、记录笔记及增加实例练习四个方面入手,经过实践与总结,能帮助学生更快掌握Photoshop,能灵活运用所需工具为设计实践服务,效果良好。

[关键词] Photoshop;中职学生;图层

一、权威的教材

Adobe公司有很多出名且使用率超高的软件,如AI\PS\PR\DW,但是其中图片编辑方面的权威就是PS也就是Photoshop,掌握Photoshop,几乎可以将图片进行“无所不能”的编辑。既然这么权威,那么只有学好Photoshop才可以成为平面设计师,目的性明确。

二、学习Photoshop的必要性及方法

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针对中职学生学习Photoshop不知道为什么学,学的时候盲目学习,学过以后就遗忘等常见的问题,现总结四种方法予以解决,帮助学生学习且掌握Photoshop。

(一)正确的认识Photoshop——不只是抄/搬素材

一些学生认为,现在的手机自带的P图效果丰富多样,还有学习Photoshop的必要吗?其实软件自带的Photoshop效果范围很小,而且千篇一律的滤镜效果是非常死板的,如果加强滤镜一试,所有的面孔都会变成同一副样子,没有任何特点与美感。而且P图只是Photoshop里的一小部分,Photoshop是非常全能的软件,还有很多强大的功能,掌握的技巧越多,设计的作品就越丰富且多样化。因此年轻有激情的学生们想要与众不同的设计与表达,绝对离不开Photoshop的使用。

很多学生包括已经参加工作的学生形成一些误区,认为Photoshop只是简单的“搬”素材。刚刚开始学生觉得这样很简单快捷,可以轻而易举直接“搬”一张插图、一个边框、一组文字,一个底纹,就成了一张完整的设计作品,但久而久之,觉得越来越无趣,没有个人思想的体现,认为平面设计就是“搬图”,失去了兴趣。其实这样的认知是错误的,因为乏味没有创意的复制粘贴,只是素材的搬运工。设计师是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设计与创意,找到合适的素材进行编辑与呈现,图片只是工具,核心是设计者的设计与构思。我常把Photoshop比作一个工具箱,各种各样的工具都有,了解每个工具的使用方法后,结合设计师本身的想法,能正确利用工具制作出类型丰富的作品。作品的好坏取决于设计师的构想,而不是Photoshop的工具。因此只要你是有想法的,作品就会是有火花的。让学生对Photoshop有正確的认识,会大大提高Photoshop学习效果。真正的设计是根据学生对设计对象的了解,经过思考与构思,融入自身的设计创意制作出有个性,突出对象特点的新作品,正是这样的“新”作品擦出的火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地进行新的设计尝试,设计与创新,从中获得巨大的快乐与成就感。这个过程学生会觉得很有趣,把运用Photoshop制作作品变成兴趣而学的更好[1]。

(二)掌握精华——图层

Photoshop有丰富多样、功能齐全的工具,构成了Photoshop强大的图片编辑功能,但如果要为中职学生归纳Photoshop的灵魂或者是核心,那就是Photoshop中的“图层”。学习图层的时候,学生常出现不理解或者理解不透彻,一旦出现这样的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后面所有工具的使用与图片的编辑,因此要告诉学生,“图层”是核心与灵魂,充分提示“图层”的重要作用,引起学生绝对的重视。

Photoshop强大的功能的要归功于“图层”功能,教学时候应该运用实物与实例为学生多次讲解与示范,让学生能全面了解透彻。图层就像是一层层透明且尺寸相等的膜,以十张的图层为例,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十张图层叠加起来就是一张透明的图,而当我们在每一张膜中任意位置随机画一个圆圈,最终就呈现出一副一张十个圆圈的图。而“图层”的奥秘是,编辑其中的圈,只需要找到这个圈所在的“膜”(即“图层”),编辑的时候,不会对其他九个“膜”(即“图层”)产生影响,这个就是Photoshop可以任意编辑功能强大的奥秘了。这是Photoshop的最灵魂的知识点,教师必须确认学生完全理解掌握,这样才能帮助后面学习的顺利进行。而对学生而言,这个不是死记硬背的内容,一旦了解透彻了,便不易遗忘,即使多年以后使用PS,图层仍第一印象。

(三)笔记——发挥“烂笔头”的作用

在PS的教学中,我非常强调笔记的重要性,针对学生不喜欢记笔记的特点,我的笔记的内容精简,实操性强,是真正浓缩的精华。笔记里主要是非常容易混淆的知识点与操作工具常用的快捷键[2]。Photoshop功能强大,很多工具学生区分不清,需要用笔记区分于记忆,不会混淆。另一部分重要笔记是常用快捷键,要求学生掌握的原因是在使用Photoshop的时候运用菜单栏编辑不仅影响速度而且影响设计思路,快捷键则省去很多不必要浪费的时间,因此设计师都是运用快捷键,对快捷键熟练到不用眼睛看,就可以像“弹钢琴”一样灵活运用。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使用快捷键,原因有两点:(1)学生们会觉得操作起来很酷;(2)可以大大提高制作速度。针对这些特点,我整理出学生常用的快捷键相关笔记,都是在实例运用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在实例中很快就熟记了。当然,这些都必须依托“烂笔头”!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发现了很多很聪明的学生,一点就通,学的快,作业完成的又快又好,但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认为自己很厉害,不用记笔记,然而这些在一两次课上表现很突出的学生,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渐渐变的普通,原因就是当初的“老师,我觉得我不用记笔记!”到了后期综合运用的时候这个忘了,那个记不住,严重影响到设计的进行,没有了当初的“成就感”,就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而那些一开始有点懵懂,对着笔记琢磨,向老师同学寻求帮助的学生,反而渐渐崭露头角,因为笔记已经“吃透”,因为操作不正确的各种“弯路”也都走了,对工具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操作熟练做起设计游刃有余。因此发挥“烂笔头”的作用,是快速入门的重要途径。

(四)实例——加强多练,没有捷径

有的学生认为想学的时候通过网络教程学习Photoshop就好了,但实际上很难坚持,有两个主要原因:(1)网络教学内容是针对有基础的人,但初学者一个地方看不懂,没办法寻求答案,便无法继续下面的学习,马上就想放弃了。(2)网络教学实例使用范围窄。那些有很强学习能力的初学者即使学会了网络实例,如发光字、火焰字、霓虹字等操作,有短暂的成就感,但网络实例都是根据网上给的参数输入制作,一旦脱离视频根本无法独立制作,很快就遗忘了。并且这些看起来酷炫的实例在设计中运用的概率几乎是零,更不用说学生能通过实例来掌握工具了。多年的经验告诉我,实例不是目的,实例只是手段,是用来学习Photoshop工具的手段[3]。学生在实例中使用工具,形成了对工具的深刻认识,在遇到难题的时候,就思索用哪一个工具可以更好地达到需要的效果,真正做到了用软件为设计服务,而不是被软件牵制。

Photoshop实例的选择是教师们在备课中最注重的内容,有的实例针对单个工具的学习,有的实例则针对不同工具组合的专项练习,实例中不能牵涉到还未学习的工具,还需要有代表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得到一定的成就感。好的实例让学生得到趣味性、成就感以及对工具的深刻了解。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实践与总结,有一些很好的实例被保留,加上根据每一年学生的兴趣点,加入的新鲜实例,帮助学生在简单实例中体会工具的使用与设置,增加学习趣味性。实例中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效果,效果显著。

三、结语

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需要不断地思考与探索,如何针对学生的特点与需求,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与掌握知识。针对Photoshop的学习与掌握,笔者总结出四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快速地掌握Photoshop基本操作,经过总结与实践,笔者发现这些方法确实能帮助学生更好掌握及熟练PS,而且在后面的设计中学生使用Photoshop软件频率最高,学生真正做到把软件吸收透彻灵活运用,并且普遍认同Photoshop用起來更自如。

参考文献

[1]李金明,李金荣.好学好用好玩的Photoshop[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2]孟翔三,王韵,毕海龙.Photoshop快速入门——案例教程[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9.

[3]邓俐.案例教学法在Photoshop教学中的运用[J].信息系统工程,2019(2):173-174.

猜你喜欢
图层中职学生
巧用混合图层 制作抽象动感森林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图层法在地理区域图读图中的应用
跟我学添加真实的光照效果
浅析“递层优化法”在矿井制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