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实”奇特的拐枣

2020-07-18 16:25魏婷
科学24小时 2020年8期
关键词:果实枣树

有种野果,凭借着骨骼清奇的外表和清新脱俗的口感,让品尝过的人难以忘怀,而且它的名字听起来也很独特,叫拐枣。

关于拐枣,徐锴在《说文解字系传》中曾写道:“称作枳枸,皆屈曲不伸之意。此树多枝而曲,其子亦弯曲,故以此名之。”拐枣的外形像弯曲的鸡爪,呈“7”或“T”字形状。拐枣树是现存最古老的树种之一,经科学家证实,它在地球上已有1000万年的历史了。

拐枣在我国的栽培历史久远。早在《诗经·小雅·南山有台》中就有记载:“南山有枸,北山有楰。乐只君子,遐不黄耇。乐只君子,保艾尔后。”这里的“枸”是指枳枸、枳椇,即拐枣。唐代诗人颜真卿的《题杼山癸亭得暮字》一诗中就有“山僧狎猿狖,巢鸟来枳椇”的描述,想来鸟儿也很喜爱拐枣甜蜜的果序轴。《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载:“枳椇木高三四丈,叶圆大如桑拓,夏月开花,枝头结实,如鸡爪形,长寸许,扭曲,开作二三歧。俨若鸡之足距,嫩时青色,经霜乃黄,嚼之味甘如蜜。”

拐枣结出球形的果实(魏婷摄)

拐枣的别称有“金钩子”、“鸡距子”、“枸”等,书面语一般写作“枳椇”。 拐枣树为鼠李科枳椇属高大落叶乔木,高可达10~25米,小枝褐色或黑紫色,叶互生,厚纸质至纸质,宽卵形、椭圆状卵形或心形,常不对称,花小,黄绿色。浆果状核果近球形,成熟时呈黄褐色或棕褐色,果序轴明显膨大,种子暗褐色或黑紫色,花期5-7月,果期8-10月。果序轴其貌不扬,棕灰色,像弯弯曲曲的棒状物,形似万字符“卍”,故又称“万寿果”。其实我们吃的并非它的果实,而是它肥厚的果序轴。真正的果实是球形的,大如豌豆,坚硬而干燥,如果把果实剖开,可见里面有3个小室,每一室内镶着1枚种子。

每年6月间,在繁茂的树叶间,拐枣树就会新抽出一些黄绿色的小花序,像纵横的网络铺展开来。拐枣开花了,微风中飘浮着阵阵清香。入了秋,枝头的果实慢慢变黑了,连接果实和果枝的果序轴却逐渐膨胀了起来,将果实压迫得很小。果序轴外形卷曲,色彩比黑色的枝条和种子更为红润。

没打过霜的拐枣是涩的,不能直接食用,要放在火中爆一下,味道才会变甜。深秋霜降以后,进入拐枣成熟的季节,空气里总是飘浮着清甜的味道。这时,我们只要用力摇晃一下树枝,拐枣就会像雨滴一样随着树叶一起飘落下来。那一大串一大串的拐枣,或鲜嫩或被秋风晾干了一些水分。掐掉果序轴末梢上圆圆的果实,放进嘴里细细咀嚼后,便觉甘甜怡人,口中弥留着苹果味的清香。

拐枣浑身是宝,具有药用价值,可治疗多种疾病。树皮主治腓肠肌痉挛、小儿积食等;树叶是止渴解燥的佳品;果序轴含有多种葡萄糖和苹果酸钾,经霜后甜,可生食或酿酒;果实入药,有清热、利尿解酒毒之功效。拐枣酒甜软,入口柔,后劲却很足,容易喝醉。民间常用拐枣酒泡药,加上天麻等十多种中草药,就成为拐枣药酒了,可用来医治风湿麻木、瘫痪等病症,效果非常好。

土家有一种不传之方——“千杯不醉”,里面有一味药就是拐枣的种子。据说预服了“千杯不醉”后,喝酒如喝水,怎么喝也不醉。古书中也曾记载了许多拐枣解酒毒的趣闻。陆玑的《疏义》云:“昔有南人修舍用此木,误落一片入酒瓮中,酒化为水也。”

拐枣除鲜食外,还可以制糖、制醋、制作拐枣饮料等产品,深受人们的喜爱。拐枣含糖成分较多,以前人们经常用来熬糖。腊月里人们会先把拐棗糖制成糖稀,熬出来的糖呈金黄色,加上花生、芝麻、红豆、炒熟了的小米和爆米花,然后制做成切糕。

拐枣树分布比较广泛,在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都可以找到它的踪迹。它喜阳抗旱耐寒,又耐较瘠薄的土壤,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强。它多生长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沟谷、溪边、路旁或较潮湿的山坡丘陵,常与其他常绿、落叶阔叶树种混生,是大有发展前景的树种,更是一种具有开发价值的野生果类资源。此外,拐枣树生长快,树形优美,叶大荫浓,病虫害少,是理想的观赏绿化树种。它的木材坚固,纹理美观,收缩率小,不易反翘,材质坚硬,可用来做乐器、家具以及精致的木匣等工艺品。

拐枣开花(魏婷摄)

若你深秋野游有缘相见,别忘记顺便带一些拐枣回去哟。

猜你喜欢
果实枣树
在异乡
枣树皮煎水治疗腹泻
我家的枣树
有机肥对火龙果不同批次果实生长与品质的影响
天津蓟县软枣猕猴桃营养品质分析
枣树下的故事
梨树果实套袋技术
设施大樱桃果实发育过程中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变化的研究
死了一棵枣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