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亮:人才输出是产业进步的标志

2020-07-18 16:23张静
汽车观察 2020年6期
关键词:造车势力洛杉矶

张静

在周亮身上发生过很多有关中国汽车人才的“第一次”。

从地处一隅的柳州到首都北京,到南京,再到美国洛杉矶;从重卡到轻卡,到乘用车,到新能源和新势力;从国有企业到上市公司,到合资公司,到外资公司,再到境外企业;从东风柳汽到北汽福田,到南京依维柯,到戴姆勒,再到Karma汽车;从国内一个普通的销售主管到菲亚特汽车最高华人高管,到戴姆勒集团全球副总裁中的Level 1同时也是唯一华人高管,再到Karma汽车第一位中国籍高管和第一个在海外汽车公司担任全球CEO的中国人……完成这一次次的角色转变,周亮正好用了15年左右的时间。

周亮经历了汽车全产业价值链上的大多数环节,主导过几乎所有汽车细分市场,驾驭过众多不同类型的汽车公司。《汽车观察》创刊15年来,曾多次听其畅谈“移动人生”的得与失、苦与乐。

很明显,周亮是一个极具故事性的汽车人。在他身上,可以看到中国汽车走向世界的六大阶段性变化缩影:一是买卖贸易阶段,二是组装/SKD/CKD阶段,三是海外建厂生产制造阶段,四是技术输出阶段,五是资本输出阶段,六是人才输出阶段。而周亮正是第六阶段的先行者,因为在此之前,大家似乎很难想象在一家美国汽车公司里竟然会有一个中国人当其全球CEO,統领其全球业务。

“我想走出去看看外面更大的世界。当你看到外面的世界,有了新的追求后,就会希望自己更上一个新台阶,追求更遥远的梦想。”2018年8月31日,远在美国洛杉矶的周亮在接受《汽车观察》杂志独家越洋电话专访时说道,以前是从柳州看广西,从北京看全国,现在是从洛杉矶看全球。“从新技术角度上来说,我看到了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所以必须做出新的选择。”

或许对于中国汽车消费者来说,Karma汽车可能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品牌,但实际上其比特斯拉还有“料”。更重要的是,Karma汽车的主战场不在中国,而在欧美国家,并以美国为原点辐射全球。仅凭这一点,周亮所执掌的Karma汽车就已经做到了国内众多车企“连做梦都无法完成”的事情。

现已在世界创新高地洛杉矶工作的周亮,对于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看得更为透彻。在由《汽车观察》杂志主办的2018中美汽车产业高峰论坛上,他的一番言论再次引发行业热议。

周亮强调,未来能够真正存活下来的车企一定是新势力与传统势力的结合体。“如果不依靠或不与传统势力结合,新势力造车未来一个也活不了,因为做概念车很容易、做小批量生产也很容易,但当做规模生产和市场化时,新势力就有可能会死掉一大半,待到产品上市销售后又会灰飞烟灭掉一大批。”

如今,周亮的这一预测已经发生在国内很多造车新势力身上了。他对此表示:“新势力车企的创新意识和对高精尖科技的消化,是传统车企所要学习的;但传统车企那种兢兢业业的工匠精神以及对汽车性能的理解与把握,则是新势力车企短期内无法学会的。所以,新势力造车如果只靠自己的力量,而不去像传统车企那样脚踏实地做技术沉淀,就不会有存活的机会。”

猜你喜欢
造车势力洛杉矶
UP!00后新势力
天生骄傲的大疆为何“造车”?
史上最大山火来势凶猛 洛杉矶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这些车你会买吗
三十六计之顺手牵羊
哗;英雄
互联网造车热炒之下的空中楼阁
楚汉争霸
冬日“水润”新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