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心理问题形成及素质培养探索

2020-07-18 11:28韩松
科学大众 2020年5期
关键词:路径探索心理素质高职学生

韩松

摘 要:培养德能兼备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新时代高职院校教育的目标。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从注重规模到内涵提升的新阶段,高职院校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就要从心理上解决学生的厌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从而使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得以完善。

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素质;问题形成;路径探索

“心理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的公共必备课程,是学生全面素质教育构成中的重要组成。加强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对解决学生的厌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教育是日久年深的树人工程,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也需要在分析高职学生心理素质问题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高职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

高职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学校、教师、班主任全员参与。学校层面,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内容;教师层面,通过课堂教学关注学生心理;班主任层面,结合学生性格特点,在平时的接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

1    心理素质问题产生的原因

1.1  学生择校失利造成的自信缺失

多年来,职业院校在社会和家长中的认可度较低,很多人认为职高不如高中,高职不如本科,高职院校是学生在高考成绩不好时的无奈选择,并非学生的择校首选。因此,学生在社会上得不到家长和朋友的认可,在学校里没有成就感和学习积极性,慢慢就强化了其自卑心理。面对名目繁多的校园活动和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学生在自行处理时会产生一些问题,从而在心理上产生紧张情绪和焦虑心态[1]。

1.2  家庭教育失败造成的认识失正

父母是学生的启蒙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甚至深深影响着学生的心理素质发育。如果父母不重视教育,孩子就会错误地认为读书无用、金钱万能;如果父母三观不正,学生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父母的坏习惯,进了学校也很难改变;父母离婚或经常吵架,对孩子的心理产生消极影响,致使学生在长大后形成心理阴影;还有些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父母安排的高职学校,本身并不情愿。因此,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对专业缺乏兴趣,对职业缺少规划,世界观和人生观出现偏差[2]。

1.3  学习消极被动造成的自我否定

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很多,孩子的吃、穿、住、用、行往往被父母包办,缺乏独立锻炼的机会,自立能力薄弱。从家庭到学校,没有父母为其遮风挡雨,学习和生活的重担就要自己挑了。特别是在学习方面,高职院校以专业技能学习为主,对学生的应用能力要求较高,而学生更习惯依赖于教师的讲解,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成绩不好,就会造成自我否定[3]。

2    实施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

2.1  认知能力教育

心理问题是人们对社会认知与本人思考存在差异而产生的自我困惑。要解决心理问题,首先要教会学生正确、客观地认识世界和看待问题,能够用科学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内容上注重知识的认识和技巧,帮助学生克服自身见识局限造成的认识偏差。

2.2  抗压能力教育

高职学生经历了高考的失败,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也经历了不少学习上的挫折。实施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如何面对失败和挫折,使其学会全面、客观地辨析错误原因。挫折是不可避免的,教师所能做的就是通过这些挫折案例帮助学生变得坚强、谦逊,培养学生正视困难的意志和信心,使其养成良好的抗压能力。

2.3  情绪处理技巧教育

学生有了心理问题,少部分会求助老师,多数学生会自我调节。教师要教会学生处理负面情绪的技巧,培养其乐观精神;注重宣泄方式,不宜进行过激行为,尽量将不快情绪发泄出来,以免影响身心健康。学生则需要用积极而现实的态度看待自己,学会情绪管理,同时掌握释放压力和协同解决问题的技巧[4]。

3    提高高职学生心理素质的途径

3.1  恢复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高职学生经历了高考的失利,自信心不强,容易产生自卑感。进校以后,高职院校要通过关心、关爱、帮助学生,让学生重拾信心。

3.2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心理素质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当今社会,中西方文化冲突加剧,市场经济思潮泛滥,学生迷失自我、盲目追星、盲目拜金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作为新时代的高职学生,只有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明确职业发展的正确方向,才能激发内在潜力、增强奋斗动力。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应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在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引导下,实现自我理想。

3.3  積极开展心理疏导活动

心理疏导活动是教师开展学生心理干预工作的主要载体。高职教师开展心理素质疏导活动,主要通过面对面谈心谈话、网络平台沟通、群体活动实践等方式进行。鉴于每个高职学生的性格特点、抗压能力不尽相同,心理咨询指导老师有针对性、个性化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显得尤为必要。通过定期的心理测试、主动排查等形式,及时发现学生群体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展开对应的心理干预。互联网具有自由性、交互性、隐蔽性,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开辟一片属于学生的线上心理空间,使学生能以网友聊天的形式进行谈心。作为教师,应该通过网络,以倾听者的身份,加以正确的引导,提高学生自身的判断能力。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演讲、辩论赛、运动会、创新创业比赛、科技文化艺术节等,让学生的心理压力在无拘无束的校园活动中得以释放,达到减轻心理压力、自我调节的目的。

4    结语

当前,高职学生群体中有心理问题的比例越来越大,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缓解学生心理压力成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只有在学校、教师、班主任三方的共同配合努力下,才能尽快解决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培养出自信、勇敢、创新的当代大学生,为社会、企业培养、输送合格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敬敏.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2):23-24.

[2]唐艺琳.高职学生心理问题及其解决途径分析[J].职业时空,2016(4):58-59,62.

[3]赵霄.高职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73-75.

[4]李纯丽.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典型表现及教育对策[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S1):70-72.

猜你喜欢
路径探索心理素质高职学生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
地方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素质提升探析
高校语文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路径探析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试论标志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新路径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警务监督对警民关系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