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飞船“上天”:火星殖民序曲

2020-07-23 06:57freelee
看世界 2020年12期
关键词:宇航服马斯克宇航员

freelee

5月30日,SpaceXDM-2“龙飞船”发射

美国东部时间5月31日上午10时16分,SpaceX DM-2“龙飞船”在经过19小时飞行后,成功与国际空间站对接,把两名美国宇航员送进国际空间站。一家私人商业机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完成了此前只有俄罗斯、美国和中国官方能够完成的载人航天任务。

SpaceX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人称“左手特斯拉,右手SpaceX”,志在同时颠覆“地上”与“天上”。龙飞船成功发射,揭开了人类历史上商业载人航天的序幕。马斯克疯狂的“火星殖民”梦想,也朝着实现的方向迈进一大步。

后航天飞机时代

2011年,“亚特兰蒂斯”号执行了美国太空总署的最后一次航天飞机任务。此后,美国宇航员“上天”需要借用老冤家俄罗斯的“联盟”号,而美国载人航天飞行器的开发则被“外包”给商业机构。

波音和SpaceX是其中两家备受期望的“供应商”。波音参与了众多太空项目,包括航天飞机和国际空间站太空舱的建造。2002年才成立的SpaceX则是后起之秀,主要开发较低成本的太空运输服务,为未来外太空殖民的超级目标铺路。

降低成本正是美国太空总署取消航天飞机计划的一大考量。航天飞机平均单次飞行的成本高达4.5亿美元,40年来整个项目投资超过2000亿美元。但航天飞机实际运力相对有限—因为运载火箭首先要承受航天飞机自身超过70吨的重量。

傳统模式“性价比”低的缺点愈发明显,美国太空总署遂以“商业载人计划”(Commercial Crew)的名义,分别向波音及SpaceX提供了48亿美元和31亿美元资金,支持两家公司开发载人航天服务。美国太空总署每次派宇航员上太空时,向执飞企业支付数千万美元的“座位费”。从前期研发到单次任务,外包的成本远低于美国太空总署自己“挽起袖子干”。

按照原计划,波音和SpaceX要在2017年底将宇航员运送到国际空间站。但两家公司都未能按时履约,美国太空总署不得不被俄罗斯人“宰了几刀”,“联盟”号的“船票”从起初的3000多万美元增加到8000多万美元。

如今SpaceX的龙飞船项目,终于比波音的星际客机飞船项目,早一步进入载人“上天”阶段。龙飞船原计划于当地时间5月27日下午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另外安排了5月30日和5月31日作为备用发射日期。5月27日当天,果然因为天气条件问题,飞船发射延期;最终,龙飞船在第一个备用日期起飞,19小时后与国际空间站完成对接。

之后,两位宇航员鲍勃·贝肯以及道格·赫尔利将在国际空间站驻守30~119天—按照美国太空总署的要求,龙飞船至少可在轨道上逗留210天。完成国际空间站工作后,宇航员顺利返航、龙飞船成功回收,这次任务才叫完全成功。

任务代号“DM-2”的意思是“Demo-2”,“Demo”是“测试”的意思,即本次飞行依然是测试任务。此前龙飞船的“DM-1”任务在2019年初执行,飞船内有一个假人模型,用于记录航天员在飞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DM-1”任务实现了对接国际空间站并返回,为真正执行载人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假如“DM-2”任务也取得成功,龙飞船将被认证为载人飞船,并最快在一个月内执行首次操作任务“Crew-1”。

科技商人营销经

对于美国人来说,过去接近十年以“委身”俄罗斯人的方式派遣宇航员,滋味并不好受。但按照计划,这只是改革的“阵痛”。

支持本国企业参与太空项目,对象除了波音和SpaceX,还有洛克达因、蓝色起源、内华达山脉、轨道超越等等企业。这些企业可以承接运送货物到国际空间站、发射商业卫星等业务。

对于拿下载人航天开发项目的波音和SpaceX,美国太空总署鼓励其开发盈利丰厚的“商业性”载人航天业务。SpaceX在这方面跃跃欲试。

在拥有“钢铁侠”美誉之前,马斯克首先是一名成功的“科技商人”。而龙飞船这个项目,也体现了其营销能力。

譬如,龙飞船的操作台使用了触摸屏。传统太空载具的操作台布满开关和按钮。2013年阿方索·卡隆执导的科幻片《地心引力》,正是因为高度还原机械按钮的太空舱操作布局风格,而被视为当代“硬科幻”电影的代表。不过,许多太空科幻电影有着更浪漫主义的想象,以简练的大块屏幕布局取代了机械按钮,指尖轻触屏幕便能完成各项指令,甚至可以通过“增强现实投影”来监视飞船运作情况。

龙飞船的操作台,由三块触摸屏组成。尽管龙飞船是以自动驾驶的方式将宇航员送到国际空间站,但当宇航员需要手动操作时,触摸屏就是他们的“方向舵”“油门”以及其他功能的集成操作空间。触摸屏应用于载人飞船,让科幻作品中的想象距离现实又近了一些。

马斯克庆祝飞船发射成功

宇航员顺利返航、龙飞船成功回收,这次任务才叫完全成功。

宇航服同样也与科幻电影的风格接壤。传统宇航服向来设计得“鼓鼓囊囊”,而《星际迷航》《异形》等作品中的宇航服则以紧身设计强调干练感和未来感。SpaceX的宇航服设计,追随了后一种设计旨趣,其白色底色与灰色条纹的外观设计,与《复仇者联盟4》中的量子战衣颇为神似。事实上,这款宇航服的外观设计者何塞·费尔南德斯,就是著名的电影服装设计师,参与的大片早至《异形3》《蝙蝠侠归来》,晚至《复仇者联盟》《超凡蜘蛛侠2》《雷神3》。

早在2017年,马斯克就在社交网络上公布过自己穿着宇航服的图片,引发网民一番惊叹。当时马斯克已表示,宇航服并非概念产品,而是可以投产应用的商品。最终,龙飞船宇航员的制服果然与3年前的设计基本一致,足见马斯克又一次将过去夸下的“海口”实现。

马斯克还不忘利用这次发射机会,宣传其他产品。两位宇航员乘坐特斯拉Model X汽车,抵达火箭发射平台。车牌上印着“ISSBND”六个字母,这是“国际空间站之旅”(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Bound)的缩写。特斯拉向来以“定义未来汽车”自居。运送宇航员执行太空任务,令特斯拉仿佛也成为一道人类开辟技术新纪元的注脚。

SpaceX还积极引导大众增强对这场探索的体验。例如5月27日,它上线了一个龙飞船对接国际空间站的模拟器。模拟器完全模拟龙飞船的操作界面,网友可尝试扮演两名宇航员,“亲手”将龙飞船与国际空间站对接,体验宇航员执行任务时的感受。

从“星链”到“星舰”

马斯克在科技领域成就卓著,包括早期创业开发出贝宝(PayPal)数字支付工具的前身X.com,以及如今带领特斯拉和SpaceX在新能源和自动驾驶、太空探索等前沿领域屡创奇迹。不过,他所高歌的“科技狂想曲”,并非总是得到外界认可。

SpaceX起源于马斯克“火星绿洲”的念头。当初他计划向火星发射一个小型实验室并种植植物,由于找不到执行这计划的火箭,马斯克干脆自主创业研发火箭,还豪言登陆火星。

在成立后短短10年内,SpaceX接连创造历史:2008年成功发射轨道级液体燃料火箭“猎鹰1号”;2009年使用液体燃料火箭将商业卫星运送至轨道;2010年将飞船送入低地球轨道并回收;2012年成功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货物……这都是首次由私人企业达成的航天成就。而2015年“猎鹰9号”运载火箭第一级成功着陆,更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成功回收轨道级运载火箭。

其中不少成就,不仅标志着SpaceX过硬的技术力,更开始改变商业航天的格局。例如当运载火箭可以回收时,火箭就能重复利用,从而降低发射成本。“猎鹰9号”每次近地轨道发射标价5650万美元,号称业界最便宜火箭。凭借价格优势,SpaceX签下大量订单,从送货上国际空间站,到发射军用或商用飞行器,业务颇为繁忙。像“猎鹰9号”火箭,自2010年至今已经执行过85次发射任务。其中本次龙飞船发射升空后9分钟,SpaceX又一次完成“猎鹰9号”火箭回收。

DM-2“龙飞船”发射期间的监控画面

回收运载火箭降低了发射成本

宇航服的外观设计者何塞·費尔南德斯,就是著名的电影服装设计师。

SpaceX的宇航服,其白色底色与灰色条纹的外观设计,与《复仇者联盟4》中的量子战衣颇为神似

马斯克同时开展了很多雄心勃勃的太空探索计划。“星链”计划预计发射约4000枚卫星,打造出一个卫星互联网通讯系统,让不同地方(例如飞机上)接入互联网变得更加便捷。目前“星链”已发射了422颗卫星入轨。这是一个偏重于商业利益考量的项目,假如成功,可以为火星探索提供更充裕的资金。不过,该项目被天文学界质疑大量卫星会造成光污染,影响天文观测。

而“星舰”则直指登陆火星的目标,这款新一代超重型运载火箭,不但用于执行地月运输和星际运输等太空任务,甚至可用于地球上的洲际飞行。“星舰”计划的前身为“BFR”计划,“BFR”是“大猎鹰火箭”(Big Falcon Rocket)的缩写。马斯克宣传该计划时又一次发挥营销天分,说服了日本富翁前泽友作在2023年乘坐该型火箭来一次登陆月球之旅。

根据前特斯拉和SpaceX投资人史蒂夫·尤尔维森的说法,马斯克的预期是截至2035年,将会有数千枚火箭飞向火星,搭载过百万人到火星建立殖民地。SpaceX不同阶段的成就已证明,马斯克的狂想并非纯粹痴人说梦。也许2035年的目标时间还得推迟,但马斯克真有可能在有生之年,目睹探索火星的行动大规模开展,甚至如他所愿,以殖民者身份“死在火星”。

猜你喜欢
宇航服马斯克宇航员
画宇航员
马斯克的“魔鬼慈善”
马斯克入主推特引轰动
秦刚与马斯克驾车交流
宇航服为什么是白色的
宇航员的一天是什么样的体验
了不起的宇航员
宇航服为什么是白色的?
喜庆的春节
我是宇航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