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花卉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2020-07-23 16:40任海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20年5期
关键词:百合花卉辽宁省

辽宁省地处欧亚大陆东岸,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由于其地形地貌较为复杂,省内各市气候不尽相同。气候四季分明,寒冷期长,雨量集中,东湿西干,平原风大,日照丰富。各地年平均氣温在5~10℃,无霜期150~180天,年均降水量500~1000 mm,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8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60%~70%。年日照时数2600~3000 h。因冬季日照充足,尤其是辽宁西部地区,非常适合温室鲜切花生产。

辽宁省花卉产业发展概况

辽宁省是全国最大的球根花卉种球繁育基地和主要鲜切花生产基地之一。截至目前,全省花卉种植总面积18163 hm2,产品主要以鲜切花、种球、盆花和绿化苗木为主,主要销往东北三省及北京、上海、广东、福建、江苏、浙江等20多个省(市、区)。其中,鲜切花销售量8.14亿枝,鲜切花销售额15亿元,种球销售额1.5亿元。出口花卉以百合、玫瑰、菊花等鲜切花和君子兰盆花为主,主要出口到日本、韩国、俄罗斯、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目前生产的切花品种有百合、唐菖蒲、郁金香、玫瑰、菊花、洋桔梗、芍药、大丽花、康乃馨、石竹、水仙、大花葱、观赏向日葵等;盆花有君子兰、蝴蝶兰、大花蕙兰、建兰、彩色马蹄莲,丹东的杜鹃等。

目前辽宁省有花卉市场70多个,花卉企业800多个,花卉从业人员10多万人,花卉产业总产值占全省种植业总产值的8%左右,其中凌源市是全国最大的县级球根花卉种球繁育基地,也是北方最大的设施鲜切花生产基地,2012年被辽宁省政府授予全省“一县一业”生产示范县,被中国园艺学会球根分会命名为“中国百合第一县”,同年“凌源百合”还获得了国家地理标识认证,“凌馨”牌花卉被评为辽宁省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

凌源花卉生产(图1~2)始于20世纪80年代,2001年建设的占地150亩(10 hm2)的花卉交易市场是北方最大的产地球根类花卉交易市场,辐射带动了周边县区花卉产业的发展。经过30多年的发展壮大,到2019年全市花卉种植面积2.1万亩(1400 hm2),年产鲜切花2亿枝,产值突破6亿元;花卉生产形成了温室、冷棚与露地相结合,鲜切花生产与种球繁育配套发展的新格局,实现了周年生产、四季供应的目标,鲜切花日均交易量60多万枝。露地种球繁育面积2000多亩(130 hm2),年产优质种球4000多万粒。品种由最早的唐菖蒲、亚洲百合逐渐发展为东方百合、郁金香、玫瑰、菊花、龙胆花、荷兰菊、大丽花、芍药等十几个系列100多个品种。10多家国外球根花卉公司在凌源市设立了经销处,500多名花卉经纪人活跃在全国各地,把产品销往除西藏、新疆以外的全国各大中城市,部分产品出口到俄罗斯市场。通过与中国国际旅游航空公司签订花卉运输协议,凌源市生产的鲜切花通过快速便捷的运输方式当天即可到达全国各地。永生花生产加工、经济型花卉生产加工也发展迅猛,“十三五”期间计划发展永生花卉基地1000亩(67 hm2),沿青龙河流域打造万亩经济型花卉产业带。凌源参展的花卉产品在第六、七、八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上获得金奖、银奖、优秀奖30余个,在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获奖10余个。凌源市已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球根类鲜切花生产基地和种球繁育基地,东方百合种植量占全国的30%,被央视评选为“2015年十大最具魅力农产品”之一,在国内花卉界享有“南有云南,北有凌源”和“北方花都”的盛誉。

辽宁省花卉生产特点

花卉布局优势明显

辽北地区以观赏苗木为主,辽西地区以球根花卉和种球繁育为主,辽南地区以高档鲜切花生产及出口为主,中部地区主要以发展具有辽宁省特色的名、特、优、新花卉为主。

示范园区特色突出

从2011年开始,辽宁省开展了花卉标准园区创建工作,目前已创建花卉标准园区20多个,如朝阳、大连、抚顺的鲜切花生产区,沈阳、鞍山的君子兰标准示范区(图3)、丹东的杜鹃花生产示范区、铁岭市的观赏苗木生产示范区等。

新品种、新技术应用率高

多年来引进国内外优良玫瑰、百合、郁金香、菊花、唐菖蒲等新品种10多个,引进示范土壤改良、消毒,使用土壤调节剂、水肥一体化、自动温湿度调控技术,使花农基本掌握了花卉标准化生产技术,提升了花卉品质。

辽宁花卉未来发展趋势

加大新品种引进推广力度

丰富花色品种,不断扩大产业规模。过去辽宁地区种植的百合品种只有‘索邦‘西伯利亚‘木门‘耀眼和‘穿梭,近几年来每年都引进二三十个新品种,现在示范推广成功的品种有‘西诺红‘罗宾娜‘赞比西‘皇帝‘竞争‘科瓦多等;去年又引进了‘异国阳光‘伊莲娜‘伊莎贝拉‘滑雪板等重瓣百合新品种;同时还引进了‘香雪兰‘雀梅‘鲁丹鸟‘银叶菊‘雪柳‘飞燕草‘蓝星等草花新品种。

加强产学研合作

与科研院所联合,进行产学研合作,加大新技术、新设备,特别是温光水肥自动控制系统及远程监控系统的引进应用,减轻设施内生产过程中花农的劳动强度。同时通过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提高鲜切花品质,增加出口竞争力,提高生产效益。

建设市场流通体系

通过培育和招商引资,重点扶持发展与农民建立稳定产销协作关系的鲜切花流通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同时还要提高花卉产业市场化水平,积极打造电子商务平台,推广“电商+农户”的销售模式,实现多元化、多样化销售模式。

打造品牌效应

2012年“凌馨”牌花卉被评为辽宁省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对后来的鲜切花销售产生了积极影响。未来还要继续强化品牌建设与宣传,着力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品牌知名度高、产品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与合作社,从而提高凌源花卉的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形成品牌效应,建立全国花木之乡的优秀范本。

作者简介:任海(1966-),男,辽宁凌源人,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主要从事蔬菜花卉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的引进、试验和示范推广工作。

[引用信息]任海.辽宁省花卉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业工程技术,2020,40(13):26-28.

猜你喜欢
百合花卉辽宁省
图解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昆明斗南国际花卉批发市场最新花卉价格
百合:润肺止咳宜炒宜炖
《花卉之二》
《静物花卉》
百合,你买对了吗
吃百合,不得“百合病”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法兰克福“春天”花卉展
鸭蛋百合汤治慢性咽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