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全血孕激素受体膜成分1联合检测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2020-07-27 09:47吴菊梅姚利桦金小宁郭燕张淋榕淦永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年14期
关键词:全血癌症乳腺癌

吴菊梅 姚利桦 金小宁 郭燕 张淋榕 淦永平

(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甲乳外科,四川 广元 628017)

乳腺癌是世界范围内影响妇女健康的最常见癌症,预计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将在未来5~10年显著增加〔1〕。发展中国家乳腺癌的发生率预计会明显升高,估计在20年内将达到55%的发病率和58%的死亡率〔2〕。因此乳腺癌的早期筛查十分重要,通过“早诊断、早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死亡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生理功能是调节上皮组织的发育和体内平衡,病理情况下主要在肺癌、乳腺癌和胶质细胞瘤中表达,EGFR是肿瘤发生的驱动因素〔3〕。孕激素受体膜成分(PGRMC)1是一种多功能蛋白质,其血红素结合部分与假定的孕激素受体细胞色素b5有关〔4〕。PGRMC1是一种信号传导枢纽蛋白,可能与多种疾病过程有关〔4~7〕。

临床上乳腺癌诊断主要通过乳腺超声或X线进行乳腺癌初筛,再辅以病理组织学检测确诊,这些检测往往会错过早期诊断,失去早期治疗的良好时机。本研究评估血清EGFR和全血PGRMC1联合检测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2019年1~12月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或体检的女性患者135例作为研究对象。乳腺癌患者45例纳入乳腺癌组,平均年龄(57.50±4.50)岁;良性肿瘤患者45例纳入良性组,平均年龄(59.50±4.00)岁;健康体检者45例纳入对照组,平均年龄(58.00±6.50)岁。统计乳腺癌组临床病理情况〔肿瘤直径(<5 cm或≥5 cm)〕、肿瘤分化程度(低分化、中分化或高分化)、TNM分期(Ⅰ期、Ⅱ期、Ⅲ期或Ⅳ期)和癌细胞是否转移(无转移或有转移)。乳腺癌诊断标准及病理分期标准均根据美国肿瘤联合会乳腺癌分期系统(第8版)〔8~10〕。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乳腺癌组和良性组经初诊及病理组织学诊断确诊,对照组经临床体检和乳腺超声;②未接受过抗癌药物治疗、化疗或手术治疗;③临床病历资料完整,本地定居人员,且研究期间通讯通畅,无失联情况;④经相关医疗知识培训,并由研究者宣读知情同意书,最后由本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患有其他重大疾病;②意识不清,无法自主做出判断;③病历资料不完整,或无法保持通讯通畅,或短期内有离开本地计划者。

1.3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于入组当日早晨空腹采集静脉血10 ml,其中5 ml置于含抗凝剂的真空采集管,用于检测全血PGRMC1,另5 ml置于不含抗凝剂的真空采集管,并离心收集血清。

血清EGFR水平检测使用上海钰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购入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检测。全血PGRMC1水平使用R&D Systems®公司购入的抗人PGRMC1兔单抗,ELISA测定全血PGRMC1。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t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

2 结 果

2.13组血清EGFR和全血PGRMC1水平比较 对照组、良性组和乳腺癌组血清EGFR水平,全血PGRMC1水平依次显著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血清EGFR和全血PGRMC1水平比较

2.2不同临床特征乳腺癌患者血清EGFR和全血PGRMC1水平比较 乳腺癌患者血清EGFR水平和全血PGRMC1水平与肿瘤直径和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血清EGFR水平和全血PGRMC1水平随TNM分期的升高而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转移乳腺癌患者血清EGFR水平和全血PGRMC1水平均显著高于无转移乳腺癌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不同临床特征乳腺癌患者血清EGFR和全血PGRMC1水平比较

2.3血清EGFR和全血PGRMC1水平相关性分析 乳腺癌组血清EGFR和全血PGRMC1水平无显著相关性(R2=0.343 3,P>0.05),见图1。

图1 乳腺癌组血清EGFR和全血PGRMC1水平相关性

2.4血清EGFR和全血PGRMC1水平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血清EGFR检测对乳腺癌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7,全血PGRMC1检测对乳腺癌诊断的AUC为0.871,而联合检测对乳腺癌诊断的AUC为0.936,见图2。

图2 血清EGFR和全血PGRMC1水平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3 讨 论

乳腺癌是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难题,目前是全球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是威胁女性生命的疾病,也是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在所有恶性疾病中,乳腺癌被认为是绝经后妇女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占所有癌症死亡的23%〔2〕。对公众普及乳腺癌相关知识、乳腺癌诊断的进步对乳腺癌的识别和筛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过去的20年中,与乳腺癌有关的研究使我们对乳腺癌致病机制的理解取得了惊人的进步,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诊断和治疗水平。但由于女性对乳房的自我检查和临床检查的疏忽,仍有许多乳腺癌患者确诊时病情已发展为中晚期,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癌症的早期筛查十分重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提高生存质量和生存率,降低死亡率十分重要。本研究结果表示血清EGFR水平和全血PGRMC1水平是乳腺癌早期诊断的有效生物学指标。这一结果与之前在癌症患者癌症组织和血液中检测到的EGFR和PGRMC1水平上调的结果一致〔11~15〕。本研究结果表示血清EGFR水平和全血PGRMC1水平对于评估乳腺癌的临床分期有一定的价值,且二者联合检测能够有效提高乳腺癌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度。

猜你喜欢
全血癌症乳腺癌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BCAA代谢异常与癌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全血超量采集原因分析及返工制备可行性分析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FBP1在癌症中的研究进展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癌症“偏爱”那些人?